课堂实录|《我们都来演一演》(二)
四、改编文本
1.发现课文和表演的区别
师:那么我们选好了故事,接下来干嘛?
生:改编。
师:怎么改编呢?咱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课本剧:西门豹救下小姑娘
师:对于这个故事,课文是这么写的。你们觉得刚才同学们演得怎么样?他们为什么演得这么好呢?来,我们看他们的剧本。
请你比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许多的表情动作
师:在什么地方?
生:在每个括号中
师:括号后面是什么呢?
生:人物的语言
师:语言。在戏剧中也叫人物的台词。台词前面有表示神态的提示,还有表示动作的提示。
生:他们把句子改成通俗易懂,自己说起来能让人听懂。不像课文那样,让人看了之后有些词还不懂。
师: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你是这个班里最聪明的吗?【这样的表扬是不是在树敌呢?】
生:不是。
师:很谦虚。我们看,剧本当中还有这描述性的语言吗?有作者的旁白吗?那原来课文中描述性的语言都改成了什么?
生:对话
师:对,对话。都改成了人物的台词。(板书)我们要改编人物的台词。还有什么呢?
生:表情、动作(板书)
2.学习例文,发现改编的方法
师:那么在表演课本剧的时候,这几项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物的台词是关键。那么台词从哪儿来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话。
生:他的语气很威严。他好像是穿破(识破)了他们的计谋,然后说把新娘带来给我瞧瞧。然后由此找到理由把女巫扔进河里,然后什么什么的都是从这句话开头的。
师:你刚才是从王老师的话语当中感受到威严,还有就是从表演当中感受到威严。那我们现在来看这句话的内容。【面对着回答偏题的学生,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听他说完。学生说完之后,问一句:这句台词,是改编过程中加上去的吗?】这句话和课文中的那句话是?
生: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一样的,但是没有提示语。
师:这句话和原文中一样。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原文中的语言来作为人物的台词。PPT借用语言
生读
师:我们来看第二句话,原文中有吗?这是同学们?
生:添加的语言。
师:这也是设计台词的方法。还有吗?来看第三句
生:改编了语言
师:你很会思考。是改编了,就是变换了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在改编课本剧的时候,对原文中的一些语言,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照着他说呢?
生:不一定
师:其实无论是借用、添加、变换语言还是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一定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特征。
3.尝试改编
PPT草船借箭片段。
怎么样来改编?
生:诸葛亮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说道“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师:他加的是人物的表情。你很会思考。
生:诸葛亮皱起眉头说,我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生:诸葛亮皱起眉头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呢?”
师:好,有没有不同的?刚才都是加了表情,有没有加上动作的?
生:诸葛亮端起一杯酒,皱起眉头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呢?”
师:这时候开始端起酒了。我们通过读课文,看看这时候有没有酒?没有。你这酒怎么出来的?请看课文。后面才摆酒席呢。诸葛亮还有什么动作?
生:诸葛亮扇着鹅毛扇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呢?”
师:扇着鹅毛扇是诸葛亮标志性的动作。那我们来想一想,他这时候是微笑着说,还是皱着眉头说,还是扇着扇子说?【前面提出的问题不就是表情?动作?吗,怎么这里却把这三个整成选择题】
生:扇子
师:对,同意这个观点的请举手。【老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问题整成封闭问题,每个问题必须对应一个标准答案。如果非要确定这个答案的话,就应该给出上文,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诸葛亮当时到底是什么动作和表情。再说了,诸葛亮对这件事情是很有把握的,那么扇着扇子,微笑着说,又有什么问题呢?】看,英雄所见略同。当我们一讨论就发现,有一个是最符合人性特点的改编。这就是听取最合理的意见。
师: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表情和动作,再看看周瑜,周瑜很高兴。我们怎么加周瑜的表情和动作呢?
生:周瑜发自心底高兴,很高兴地说:很好,很好。
师:我听出来了,这是皮笑肉不笑
生:周瑜非常地高兴
师:现在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这里有描述语言吗?【“用什么动作或者表情让我们直接就看出他很高兴呢?”是不是更有引导性?】
生:周瑜微笑着说:“谢谢诸葛先生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师:现在诸葛孔明,诸葛亮就在你的面前,你看着我说。看着我说。
生:谢谢你。
师:你请我去商议军事,是不是应该尊称我一声,诸葛——对了,聪明,诸葛先生。
生:多谢诸葛先生,所以请你来参加我们的酒席。
师:大致表达了意思。我们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意见。(生黯然地坐下。)
生:周瑜满脸堆笑地说:“那太好了,赶紧立下军令状吧!”
师:最后一句呢?
生: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师:这还是描述性语言,
生:快摆酒席招待他。
师:对,快摆酒席。
【用这样问答的方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理解,思维转换都存在着障碍。如果直接请两个同学上去,然后下面的同学当导演,指挥谁该怎么演。会不会好一些呢?】
生:我想说最后一句:“来人,上酒。”
师:很大气。来人,上酒。这是很威严?还是很高兴?
生:来人,快给诸葛先生摆上酒。
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周瑜一脸坏笑,对着诸葛亮说:“很好,很好!诸葛先生,那就劳烦您三天造十万支箭,那就当面立下军令状吧”又转身对侍卫说:“来人,快上酒招待贵客。”
师:对了,大家自发鼓掌。(对着刚才学生)聪明。找到周瑜的感觉了。
生:周瑜对着诸葛亮说:“诸葛先生就是干脆!来人,给诸葛先生上满酒。”
师:还没立军令状呢!
生:快拿军令状来。诸葛先生,签个军令状再喝吧。
师:还得有条件的。
生:周瑜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说:诸葛先生,既然您说了三天造十万支箭就请您当面立下军令状吧!又转身对身后的侍卫说:给诸葛先生上酒吧。
师:好的,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面无论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表情或者是动作,咱们都得表现出周瑜当时心情的高兴。周瑜的这个高兴,仅仅是诸葛亮能帮他完成造箭的任务吗?
生:不是
师:而是因为他觉得诸葛亮已经进入了他的圈套。
五、小组讨论,改编文本
师:好,现在请你们刚才推选的主持人,组织小组同学讨论。讨论什么呢?就是讨论刚才这个故事怎么改编,怎么排练。请注意讨论的要求。
PPT出示要求
生读:适当改编故事,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2.分好角色,说记台词,商量该怎么演。3.选用简单的道具,与同学一起排练。
师:老师还有两点提醒,主持人在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当意见不同时,要听取最合理的意见。
学生讨论。(7分钟)
六、排练表演
师:现在我们来边排边演。请注意(PPT出示)表演前请主持人介绍课本剧名称和人物角色;表演结束后,请小演员面向观众鞠躬谢幕。观看表演时,请同学们保持安静,演出结束后,可对剧本和演员的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组上台表演《草船借箭》。(除了道具准备不充分,其余的都做得非常棒!?)。
生评:我觉得王XX就是特别自然,就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诸葛亮。他演得特别好。还有赖子明,像周瑜的那种感觉,想害诸葛亮。当立下军令状的时候,他笑的时候演得也特别像。就是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他才会笑得那么痛快。
师:掌声送给他们四位,也送给你,会评论。
师: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经典名著,其中包含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希望你们课下,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同学读一读演一演。
【这个口语交际的完成不容易。因为这个口语交际的需要达成两个方面的目标才能算是成功。一个是内容方面的目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懂得如何把课本改编成剧本,而且能够表演出来。二是能力方面的目标,学生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懂得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就是借助内容目标来达成能力目标,这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在内容目标这个版块,老师设计的非常棒。降低学生改编的难度,把课文内容进行分解,比如课堂练习的片段《草船借箭》就只给出了两个镜头,诸葛亮、周瑜。把课文和剧本进行对比阅读,发现改编的方法。
在能力目标这个版块,存在着学情把握不准的情况。另外一个,这个是口语交际,重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这些内容目标。所以,在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有内容目标的考量,还应该有小组讨论过程的考量。
当然评价讨论过程是很难的,老师在课堂中也有关注一次。这个评价最理想的状态,是把某一个小组讨论的过程录下来,然后课堂现场回放,学生评价。在研究课中,真可以这样做。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制作评价表,小组内自评每个同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