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脚,学会这两招即可

左重则左虚

右重则右杳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张三丰对太极拳的这段论述,明确提出了修炼好太极的方法论,着重阐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其根在脚”是讲练拳的根基在脚,脚连着地,所以,练拳要打好根基。

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人老腿先老”。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使人养生延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腿脚的练习,腿脚健康有力, 下盘稳固,就能减缓衰老,同时呼吸深长,增加肺活量和气血循环。

其次,太极养生注重内气内劲的修炼, “其根在脚”道出了气与劲的修炼过程及其走向。

“脚”是足三阳经的终点和足三阴经的起点, 内气大周天的运行线路是:从涌泉穴开始,沿着冲脉下肢端上行至会阴,再经中脉上达头顶,冲出头顶后,循三阴经、三阳经、奇经八脉,徐徐下降至足跟。

从发劲的角度来说,劲力的根在脚上,即脚蹬地面,地面产生反作用力于脚,传导至腿、腰,再经过腰的主宰分配后体现在手上。

须注意:虽然说气与劲的根在脚, 但是腰是主宰,即腰是整合,分配身体各部位各关节力的机关、枢纽。

太极拳的劲力或内气,通过“腰”这个枢纽,向上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成。

向下分配的劲力或内气回到脚上后,利用地球引力蹬地反弹,产生力源:向上分配的劲力或内气达到手指,形成了力点。力源与力点节节贯穿,一气呵成,形成太极拳特有的弹抖劲、爆发劲。

太极脚的修炼和太极拳的总体要求一样要“松”,即脚的每个关节,乃至脚上的每条经络都要放松柔和,这样才能上通四肢百骸,内联心脏肺腑,下达重心底盘。

吴式太极拳杨禹庭先生所说: 脚平松落地,不踩地,脚与大地融为一体,周身不要挂力。

吴图南先生也说: 5个脚趾要松开。

武当三丰太极拳则要求“五趾抓地”,就是5个脚趾弯曲、趾头着地之形状就像是抓地面上的东西。

只有五趾抓地,脚下才能分出阴阳,也才能有阴阳之“变”。

五趾抓地足心空,此为阴。脚后根是实的,此为阳。这时候,足心和脚后根像极了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只有五趾抓地,脚的力量才能“实”在脚后根,也才有后脑勺坐满脚后根的可能。

这其实是修炼太极功夫的方法。

太极养生练法应双足平铺,达到“力合五趾与涌泉”,这样才能周身放松,气才能真正下通于足与地气相接,周身之气才能贯通。

修炼脚下功夫关键是一个“松”字。所谓太极脚,就是脚掌、脚背、脚心、脚跟、脚趾乃至脚经络等无处不放松柔和,故能上通四肢百骸,内联心意脏腑,下达重心底盘,稳定如根,又富于变化。

简言之,太极脚就是上下、前后、内外完全放松了的柔和之脚。无论站立,动步,活步,还是转身,始终是放松的柔和之脚。

修炼脚下功夫,对促进生命活动的健壮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根在脚,即长青之路始于足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