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豆腐店

从仲景路沿医圣祠向东,过七孔桥,路南为安庄,路北即为豆腐店。

豆腐店,望文生义,与豆腐有关。做豆腐?抑或卖豆腐?应该是。这里濒临温凉河,有水,位居城门口,有人。但逛遍村中巷道旮旯,却没见磨也不见锅,更没有村史馆展览一些石磨或豆腐制作工艺等,也没有几代的豆腐传人出来宣传,有的只是几个方块字做成的村名,横竖撇点,金光闪闪的竖在村口。

难道说,豆腐店如豆腐街一样,是为了纪念那个在南阳大兴水利被后世称为“杜父”的司马懿的女婿杜预,因而将此村起名“杜父”店,喊串了成为豆腐店?倘若如此,那么此村与杜预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有哪些传说留存呢?

再或者,豆腐店本身就有一个姓杜的员外,因乐善好施而备受敬重,因长袖善舞深得士绅的拥戴,将其家名为“杜府”店?

就像弄不清名字的由来一样,豆腐店,普通得恰如南阳大地上一颗颗小小的黄豆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被不断地浸泡、打磨、熬煮、点化、重压,然后变质为一块儿柔中带刚的方方正正的豆腐,通体洁白,供人品味

豆腐店躬身垂立于温凉河畔,七孔桥头,如一位温良谦恭的书生,闲散优雅。向北200米,温凉河与汉城河交汇处的沙洲上,矗立着一座红色工厂。那是1948年迁来的南阳酒精厂,原名芳林酒精厂,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为我党立下赫赫战功;向南200米,为1954年成立的南阳卷烟厂;而河对岸安然而卧的,则是享誉世界的医圣张仲景。

所以我说,豆腐店幸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村子能像豆腐店一样,坐拥人生两大幸事:左手夹烟,右手端酒,旁有医圣陪护,俯视四季不冻的温凉河水,笑看城楼上变幻不定的猎猎旗帜。,体味着人世间的世情冷暖。

因为酒精厂、烟厂挨村庄而建,所以,豆腐店在俩厂的占地工也多,在俩厂上班的子弟众多;所以,几十年来,豆腐店一直是周围村庄艳羡的对象;甚至,几十年来,豆腐店只有姑娘嫁进来,没有姑娘嫁出去,招来的女婿可不少;所以,几十年来,豆腐店的人口一点点增长,从沿河而居的横横仄仄的几十户人家,到如今,盖满菜地的几百户楼房,已经再觅不到村庄的味道了。

厂里的工人,则有许多的便利。酒厂有酒喝,而且接的大多是酒头,浓烈,几杯就能撂倒人。烟厂有烟吸,内部烟,白包,品质却不赖,青烟袅袅,香气醉人。更有那蓝的、白的工装,左胸上印着某某厂,就像现在身上的阿迪脚上的耐克一样,一天到晚舍不得脱。那是身份,是高贵,是显摆,穿着它敢到文化宫、宛运跳舞,敢与红裙子、白裙子相挽河边,更敢在厂里的联谊会上唱一首歌,吹几支曲子,小号儿也罢长笛也罢,总能露一鼻子,且心情愉悦不怵场。

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酒精厂烟厂,给村子带来了效益,带来了身份,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河里的水渐渐黑了,水里的鱼啊虾呀,渐渐没了,人们不敢下河洗澡了。暴雨时,那满河的污水竟然能倒灌而入,到桥头到路面,淹没了桥头流花酒楼低低的台阶。

七孔桥头,北边为流花酒楼,两层,却透着幽深古雅。门朝西,门口有柳树,飘飘摇摇,却不成荫。酒楼主人姓勇,善钻研,喜琢磨,对菜品有种天然的敏感,与姐姐、姐夫合伙经营。勇主外,研究菜品,长袖善舞,与人结缘,喜与人谈,尤善调研:

“这段儿发现哪儿有得劲菜?”

“咱店里啥菜吃着美?”

你如实相告,过不几天,他准能鼓捣出一模一样的菜品,甚至更好。所以那几年,善缘广结,菜品常新,生意奇好。

路南为幼儿园,曰七巧板,为两进院落,与七孔桥相映成趣。大门古朴,石趣盎然。幼儿园主蒙氏强管理,短短几年,生源爆满,成为品牌园。更令人艳羡的是园内小桥流水,蔷薇满墙,引得蜜蜂嗡嗡而来,蝴蝶上下翻飞。园外绿荫如盖,沿河成林荫小道,算命的看相的打卦的挤满巷道,美其名曰:中国式心理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