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与河北省区划调整,3个县换5个县,当年为何换地?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河北省当年的区划调整,从当年的11个专区,逐步改变为11个地级市。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与河北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在50年代,河南省曾经与河北省,出现了涉及八个县的区划调整。河北省的这几个县,后来奠定了河南省濮阳市的框架基础。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黄河的问题。黄河是我国北方各省的母亲河,从西北地区一直延伸到了华东地区,很多城市都是依靠黄河水生活。但是,“一条黄河,千古泛滥。”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建国之初,历朝历代都在与黄河打交道。黄河经常决口和改道,淹没了大片的村庄和耕地,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口损失。例如商朝几次迁都,就是因为黄河水灾的问题。
根据统计,每隔10多年,黄河就会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决口或者改道。因此,历朝历代的历史上,都出现了关于治理黄河的记载,而且篇幅很大。例如清朝咸丰皇帝在位时期,黄河大规模改道,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份,几千万群众受灾。
在抗战时期,1938年,为了阻挡日本军队的进攻,黄河被人为决口,滚滚黄河水奔流而出,阻挡日本军队推进的同时,也淹没了大片的村庄和耕地,造成了河南、安徽等省份,2000多万群众受灾。并且形成了大片的黄泛区,由于战争不断,黄泛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这是一个大问题,直接关乎了沿岸各地的群众生活和经济建设。
一转眼到了1949年,在北方地区已经基本解放的情况下,我国迅速转入了战后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工作,并且开始腾出手来,治理各地的河道湖泊。我们需要看一下河南、河北、山东三个省份当时的区划,当时,三个省的区划与现在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三省交界地区。
从明朝确立各个省份的框架之后,很多省份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了,尤其是北方各省。当时,当时,河南省最北部的彰德府,下辖林县、武安县、涉县、临漳县等地,河北省最南部的大名府,下辖大名县、清丰县、南乐县、东明县等地。大名府就像一把锥子,插在了河南省与山东省之间。这样的区划模式,从明朝一直延续到了建国之初。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河北、河南、山东都需要承担一部分工作。由于隶属于3个省份,很多工作很难统筹和协调。此外,当时在三省交界地区,一直存在土匪盘踞的问题,滋扰群众,严重影响了地方生产。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1949年,一个崭新的省份,平原省建立了。
平原省由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河北省最南部地区和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湖西等地组成,总计分为了菏泽专区、聊城专区、湖西专区、濮阳专区、新乡专区和安阳专区。大名地区已经下辖了6个县,由于5个县划入了平原省,大名地区被撤销,大名县被划入了邯郸专区管理。
认真地说,治理黄河非常不容易,为了治理黄河,平原省抽调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大量的青壮年流血流汗,肩扛人背,巩固河堤。与此同时,对于土匪的围剿工作也在进行。各地群众对于土匪们非常痛恨,积极举报巨匪的匪穴和藏身之地,大大加快了围剿土匪的进度。截至1952年春节,平原省境内的土匪问题,已经基本被肃清。
与此同时,黄河治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大规模决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平原省存在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毕竟,平原省是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省份,平原省建立的初衷就是过渡性质的。1952年,成立了3年多的平原省被撤销。当时,平原省的省会在新乡。截止现在,新乡市仍有很多平原省的印记,例如平原大道、平原新区、平原博物馆等等。
随着平原省的撤销,原来下辖的6个专区,立刻面临划分的问题。最终,聊城专区、湖西专区和菏泽专区,重新划入了山东省。新乡专区、濮阳专区和安阳专区,划入了河南省。这就很有意思了,新乡、安阳等地区,原本就隶属于河南省,这无可厚非。但原本有5个县,是河北省划入平原省的,跟随濮阳专区也划入了河南省。
换而言之,等于河北省损失了5个县。为了弥补河北省的损失,河南省与河北省出现了换地。东明县、清丰县、南乐县、濮阳县、长垣县等5个县,划入了河南省以后。河南省把自己最北部的临漳县、涉县和武安县,划入了河北省,隶属于邯郸专区管理。
从面积来说,双方换地的面积基本相当。但是两个省换地以后,却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邺城就在漳河水旁边,由于临漳县划入了河北省,古邺城到底是河南省的,还是河北省的,就出现了争议。第二,3个县刚刚划入河北省以后,涉县、武安县等地,就发现了规模非常大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河北省为此还专门建立了矿区。
河南省与河北省出现了3个县换5个县的换地,在换地以后,河南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区的区划,基本上稳定下来。不过,河南省、河北省与邻居山东省的区划调整,一直持续到了60年代,才彻底稳定下来。关于我国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与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