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什么叫「本质」
这几天写系统思考的文章,谈到本质,我搜了下笔记中关于「本质」词条竟然有上百条。其实,每看到或想到「本质」这个词,我脑中总会浮现出姜文的一句台词:
我会自动将「惊喜」换成「本质」,在脑子里对话:
我想叫你翻译翻译,什么叫本质!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本质!
下面是我整理的笔记。
本质是根本属性
《红楼梦》第八六回,提到贾元春时有这样一句:「譬如好木,太要做得太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意思是说,如果非把好木雕刻的玲珑剔透,虽然好看但就不结实了。好木的本质是「坚」,非要搞得玲珑剔透就违背了本质。
《大学》中有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和末相对,本是木字下面加一横,表示植物的根,末是上面加一横,表示植物的枝叶。本质就是更深层次的部分,就像植物的根一样埋在土中看不见,但却对事物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叶子被虫咬了,还可以再长,而根腐烂了,就会枯萎。
词典中对本质的解释如下:
本质是事物中常在的不变的形体,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属性。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综上,本质就是事物原有的,稳定的根本属性。
四因说
对哲学了解的,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其中:
质料因:可以理解成物质,是构成事物的材质或者基本元素。比如水杯有陶瓷的,有不锈钢的,这个陶瓷和不锈钢就是杯子的质料。
形式因:可以理解为信息,它决定了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常说的结构,模型都是指的形式。比如一个水杯中间必须留空。形式因最重要,决定着一个事物,往往可以包含其他三因。这跟系统论中的「结构决定行为是一致的」。
动力因 :可以理解为能量,是维持其形式的能量,是让一件事发生的动力。比如汽车的动力因就是烧油或者用电。
目的因 :是事物追求的目的。汽车的目的可以是追求安全或追求性能。
四因说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内在的性质和外在的形式,质料是内在的性质,形式是最终的结构。
第二个维度是目的和手段,动力因代表了手段,目的因代表了目的。
我们以一辆普通家用汽车为例来分析,它的形式因要求它能乘人还能放东西,同时还要考虑外观,风阻,耗油,价格等,当形式确定了后,其他三因服务于形式因。
一个方头的汽车,它的目的因就不会是追求性能。一个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的汽车(形式因)就会选择电力驱动。一个很低矮的跑车,为了追求性能,就会选用更轻的材料(质料因)。
两个维度跟系统动力学中模型和动力机制是一样的。
本质=模型×动力机制
本质=模型 × 动力机制
模型包含了质料因和形式因
动力机制包含了动力因和目的因
模型是一种结构(质料和形式),而动力机制就是维持这个结构的目的和能量(动力因和目的因)。
那么洞见本质就是要看清是怎样的结构(秩序),以及这个结构的目的,什么能量(机制)在维持(改变)这个结构(秩序)。
前几年很多人看不懂拼多多,说是五环外的,认为只有贪便宜的人才上拼多多。黄铮说「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
「占便宜的感觉」是人亘古不变的本性,这个深层的动力机制在推动拼多多的增长飞轮不停转动。
总结
当我们认清结构,解读动力机制后,如果我们能改变或者影响结构,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事物(根本解)。如果无法影响系统,洞见本质后,顺势而为,也能找到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