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好奇,他们怎么做到的?

中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最信任的是基于血缘形成的关系:父母兄弟姐妹和各种亲戚,然后是那些经历过岁月洗礼的同学朋友战友街坊。

但你的生活和工作注定要与熟人之外的交换与合作,与陌生人建立信任的成本很高,人们通过货币去形成这种信任:通过钱,你可以住陌生人开的酒店吃陌生人做的饭、做陌生人开的火车汽车和飞机。

除了熟人和货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信任机制,即专家信任

当熟人中没有能够帮你解决特定问题的人时,就需要求助于被各种形式认定的“专家”:

家里有个视如珍宝的古董但不知道真假,自己朋友圈里面没有人搞这一行,就报名参加电视台的鉴宝类节目,现场请专家给做个判断,心里就踏实了;

更常见的例子是,当你生病的时候大部分人自己或家人朋友都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就只能找大医院挂号,最好找个大牌医生(院士、教授、主治),听听他们的诊断。

这就是专家信任。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个社会的信任主要是三种方式:人格、货币和专家,通俗点就是人们信任自己的熟人(家人朋友)、钱和专家。

因为这份信任,各领域的专家在自己的领域或社会上通常有较高的地位、不错的收入,得到人们的尊重并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所以,大部分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一个领域或者方面的专家,从而赢得更多的利益实现更大价值。即便是骗子,也千方百计将自己包装成专家,这样更容易赢得信任,施展骗术。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的改变社会的运转机制,同时也在改变职场里面的主要工作模式和员工提升自我的方式。

如果说在传统方式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代表着对于卓越的追求,现在某一个点上做到顶尖水平则成为必须的要求:普通工作者时代已经终结,他们会被各类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如果你不具备较高的独特性,将来可能连岗位也会失去。

许多教育专家建议,应该让小孩们练习一项爱好并争取达到专业水平,并不是为了未来让他们以这个为业,而是让他们知道专业和业余的差别,等将来他们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的时候,知道干到什么水平才算入门、什么才算顶尖。如果他从来没有达到过专业的水平,可能这辈子在任何领域都是一个“爱好者”的角色。

以上就是,为什么普通人也要去追求卓越成为专家的原因。

在1951年的一次狩猎聚会上,英国的休·比佛爵士与人发生了争论:欧洲飞得最快的鸟是哪种?是松鸡还是金鸻?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却没有答案,因为没有权威的说法,没有一本书或者期刊上有这样的数据。

休·比佛爵士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如果有一本书能为这类争论提供答案的话,一定会大受欢迎,尤其是人们在酒吧喝酒吹牛谁也无法说服别人的时刻。

休·比佛爵士的本职工作是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执行董事,但因为这个机缘他决定要出版一本“世界之最”的书,这就是后来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本书连同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经成为当今记录世界上各个领域之最最全面和权威的来源。

对于厉害的人、事、物感兴趣是人的天性,小朋友也最爱问这样的问题:最高的山多高是什么山、跑的最快的人有多快、记忆力最好的人是谁等等。

之前写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是用来帮助知识工作者提升自我,而我们的主业是组织的知识管理咨询,在这个工作中需要调研不同机构里各种水平的人:既包括机构里的专家、骨干也包括新入职的菜鸟。许多时候调研完了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调研的某个专家不仅是他们公司的专家,在国内这个领域都是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跟他们的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

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中国很多领域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原来借鉴模式的路子不灵了,无论什么样的机构,对于高手和顶尖人才的需求都极为迫切,那些新入职的菜鸟们既雄心勃勃又心中忐忑:如何快速的成长、如何才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成为管理的、技术的、工艺的、销售的顶尖高手,举重若轻的完成各种复杂困难的任务和项目。

跟《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类似,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听过、见过很多顶尖高手们的传说和故事,但这里面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只知道某个人很厉害,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厉害?

换句话说,我们只看到专家们的结果(他们已经成为专家),但对于如何他们是成为专家的,即便是专家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如果说不清楚,就没办法学习和复制。

因为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就想探究这个为什么:那些最后成为专家的人是做对了什么成为的专家,这里面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是否有普遍性,他们的方法和经验能否复制到更多人?

好奇害死猫!在对这个规律的探索中发现,这真是一个坑:学术上虽然有一些研究,但大多仍然是分析结果而非过程,并且他们分析最多的也是棋类、体育这种技能型工作,与我们关注的复杂知识工作差异很大。

而非严肃的分析和研究文章虽然很多,但通常是强调一点而忽略其他,譬如说有的内容强调要成为专家需要深度学习和建立知识体系,有的说专家关键在于直觉和思维方式提升等等,这样的各种说法可能都没有错,但都不够全面和不足以复制。

经过四五年的煎熬和纠结,关于如何成为专家这个主题的探索,我们认为初步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就是你拿到的这本书《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建立了一个成为专家的框架,确定了成为专家的三个支柱两个核心点。当然,专家还要学会赢得社会的认可。

许多人问为什么写这本书,其实,就是因为好奇而已!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