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之敬畏

北京教育学院立人字课工作室,最近研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海淀实验小学程润老师亦是研读成员之一,关于“晷”字考证,求索古今文献,求证名物,连续数日深思不辍,终得此文,发表于此,表达对程老师钻研的敬意。


晷,是个令人敬畏的字。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我对“晷”字有了印象,但不知道读什么,认字读一半是小时常用的办法,张嘴闭嘴的管“晷”叫“咎”。

后来去故宫,看到了斜立的圆盘上穿过一根粗粗的指针,于是知道这就叫“日晷”,大概就是用太阳影子计时的工具。

然而,当我读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关于“晷”字的解释时,却产生了疑问。《图说》中说:晷,以表度日謂之晷。其法望高處為體。立長短二竿為用。二竿與高齊等。度三物兩間修短。句股而求之。寒暑短長。瞭然自見。

《图说》中引用的是明代张自烈《正字通》的解释:晷者,歷數所自出。其法望高處爲體,立長短二竿爲用,二竿與高齊等,度三物兩閒修短若干,句股而求之,寒暑短長暸然自見。从咎何也,日景有差也,天行有常,不能不小有贏縮,歲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測之,卽《周禮·考工記》置槷眡景之法也。

那么问题来了:

1.图片日晷的晷针是一根贯穿,而《图说》却说“立长短两竿为用”,何解?

2.“三物两间”又是指哪“三物”?

3.日晷晷面不仅有时刻而且可以区分节气,何必“句股而求之”?

更重要的是:歷數所自出……日景有差也,天行有常,不能不小有贏縮,歲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測之,卽《周禮·考工記》置槷眡景之法也。

由“歷數所自出”“岁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测之”,可以看出《图说》所说的“晷”,是制定历法的依据,更为关键的是“卽《周禮·考工記》置槷眡景之法也”。

“置槷眂景之法”又是怎样的呢?

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篇有云: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眂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该段文字意思是说,匠人建造君王都城,以带“悬锤”的水地测量地面,树立木杆,观察日影,画圆,辨认日出与日落时的日影。白昼参照日中之影,夜晚考察北极之星,以正东、西方位。

《周礼注疏》中记:“玄谓槷,古文臬假借字”者,今之槷,从木、执声之省者也。古之槷,为臬法字,故《尚书·康诰》云“女陈时臬”,臬法字,亦得为槷柱之字,故云假借字也。云“於其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者,《天文志》云“夏日至,立八尺之表”,《通卦验》亦云“立八神,树八尺之表”,故知树八尺之臬,臬即表也。

“置槷眂景之法”主要是为正方位,测时间,建造宫室。槷即臬,即表。《诗经·大雅·公刘》(《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袁愈荌、唐莫尧译注)中有句:“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根据译文:“诚实忠厚的公刘,土地既广又很长,测定日影在山冈,勘察南北和阴阳,又看流泉的方向。……测量西山夕照处,豳地真好又广大。笃公刘,在豳要建这宫室。……”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公刘测定日影以建宫室,和“置槷眂景之法”相通。《诗经·墉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亦同此理。

无独有偶,《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这里的“土圭之法”不仅可以定方位,更可以测寒暑,定节气。

由此可见,“晷”原意并不是指器物,而是日影,即“日景也”,这也就不难理解马叙伦先生在《说文解字六书证疏》中所说:“伦按玉篇。晷,以表度日也。……晷。规也。如规画也。皆似谓今测日之圆规。然晷从日不得为器名。此作日景。”

而《图说》进一步解释中“以表度日”的方法似乎是我国最古老的“圭表测日之法”。

圭表由一根标竿加一个土圭组成。圭身长条形,初用土制,后改用玉制、石制,圭身平面中线刻有长槽,用以注水。圭身横躺着,标杆直立着,构成直角,让日影正好落在圭板上,圭板上有刻度,用来标示日影的长度。使用时,在圭槽中注上水,以保证圭板放置的绝对水平。一天之中,日影最短时为正午,正午时日影所在的方向为正北,反向为正南;南北连线直角交叉线则指向正东与正西,以此定出了四面、八方。

同时,中国古代先民发现在南北不同地点,正午时间测出的日影并不一样长。在反复测量中发现,在某一个地方的正午时分,放置圭表观看,标竿下“无日影”,这样就把放置标杆的地点视为“地中”,而这个时间点被命名为“天中”,以“地中”为坐标,可推演其他地点的“经纬度”。日影刻度记下了,据此可测定一昼夜十二时的起止点、推算出一日一百刻、一月三十天、一季三个月、一年十二个月的起止点;进而确定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天,以及十二年一周天,三十年一世、六十年一甲子的时间演变;由此衍生出天文、历算、农事安排、动植生死的一系列知识来。

这符合《正字通》中“歷數所自出。……日景有差也,天行有常,不能不小有贏縮,歲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測之,卽《周禮·考工記》置槷眡景之法也。”的说法。

但还没有解决“其法望高處爲體,立長短二竿爲用,二竿與高齊等,度三物兩閒修短若干,句股而求之,寒暑短長暸然自見。”的问题。

查阅了相关资料,无论是“圭表”还是前图中的“日晷”,均无“立二竿”的说法。那“立二竿”之说在明代以前是否成立呢?

宋代沈括《景表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凡景表景薄不可辨,即以小表副之,则景墨而易度。”这里的副表、小表,都是为了取得测量数值的精准。下图是一张宋代测量仪器图,以资参考。

《元史》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是这样描述的:

也提到了“以小表求实影”。

万历二十三年,郑世子载堉进《圣寿万年历》、《律历融通》二书。疏略曰:其议晷景也,曰:“……盖前人所测,或未密耳。夫冬至之景一丈有余,表高晷长,则景虚而淡,或设望筒、副表、景符之类以求实景。然望筒或一低昂,副表、景符或一前却,所据之表或稍有倾欹,圭面或稍有斜侧,二至前后数日之景,进退只在毫厘之间,耍亦难辨。……”也提到了“设副表以求实景”。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格致镜原》中提到了“测日表”云:“隋书梁天监中祖暅造八尺铜表其下与土圭相连圭上为沟置水以取平正揆测日景先立表于准平之地名曰南表更立一表于南表影末名曰中表以望北极枢而立北表令参相”。

至此,可以看到,《说文》中对于“晷”,采用的是“圭表测日”的解释,那么,最开始图中斜面的“日晷”又和“圭表”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古典天文测时工具——日晷(sundial)溯源、结构装置及运用》(莫海明,周继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一文中指出:

(4)我国日晷起源于圭表。日晷的前身是古代的圭表,但圭表始创的年代无从查考。从公元前后成书的《周髀算经》中记载,立杆测影为“表”,通过表影投射地面的尺子上叫做“圭”或“晷”,合称为“圭表”。

(5)日圭也叫日晷,流行于明朝末年。中国日晷起源于圭表的说法是公认的。大约元、明以后才把测天体方位以定时刻的仪器称为“晷”,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日晷”才流行于世。所以“日晷”又称“日圭”或“日规”。如果说“圭表”是古代作为测定回归年长度和24节气的工具的话,日晷则是测影定位和定时刻的工具。圭表是较大型设施,日晷则是小型设施,前者以圭和表结合而成,后者以晷盘和晷针构成。

《宋代天文测时、守时仪器的最大观测误差的分析》(全和钧,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2.04)一文中说:我国古代在何时开始使用日晷,至今尚末考证清楚。现在见到的最早应用日晷测时的资料是隋开皇十四年(596)鄜州司马袁充给出的晷影漏刻中地平式日晷的测时数据。另一记载是南宋曾南仲制作的用来测时的赤道日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中国计时仪器史年表解说》(周志远 孙言博)一文中说:日暑又称晷仪,也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它与圭表的区别是:圭表是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应在的日子,推算历法等;日晷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漏使用的计时仪器,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存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无内容。

在台湾1960年代所编的大型辞书《中文大辞典》“日”字条目下就有“日晷”“日晷仪”两个词条,

【日晷】1.日影也。《宋书·历志》冬至南极,日晷最长。《隋书·天文志》祖暅造八尺铜表,其下与土圭相连,圭上为沟,置水以取平正,揆测日晷,求其盈缩。《文选·左思·魏都赋》揆日晷,考星耀。2.凡依日影测日之高度以定时刻之仪器,谓之日晷,或称日晷仪,通常亦称日规。

【日晷仪】因日影以定时刻之器。立针于盘,盘上详记时刻针影随时之进行而移动,视影所在,即知某时。

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发现:

1.广义上,凡测影定时的仪器均可称为日晷。狭义上的日晷除指日影外,更多的是指赤道式日晷、地平式日晷等天文仪器,它们均起源于圭表。最早最有说服力的文献记录是隋开皇年间应用地平式日晷测时的数据。

2.随着人们对于“观象授时”的不断认识,圭表和日晷的功用有所分化。

3.圭表是测定季节、推算历法的主要工具,是大型仪器;日晷则主要用于计时刻,是小型仪器。

4.随着元明清三代和西方文化的融汇交流,天文仪器也不断在加以改进。而古代的大型圭表不复存,仅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具明代圭表(清代复修,有长短二竿)。

晷,是个神奇的文字。传说当年伏羲从甘陇出发,迎着阳光升起的方向,来到了万里无垠的中原,他放开眼光,打量这莽莽乾坤,他仰观长天、俯测大地,凭的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圭表。以表度日,通过“测量”,测出了“天”“地”的运行规律,找到了时空转换的法则。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从周人的置槷眂景到历法的确定,从祖暅的嵩山测日到隋代的地平日晷,从沈括的暗室测影、郭守敬的量天巨尺到清初汤若望的新法地平日晷以及天算案,以及后世的钟表起源。晷,这太阳赐予人类最为质朴的礼物,被人类的智慧与辛勤不断演绎,不断创新着。

晷,让我深深地充满敬畏。

(0)

相关推荐

  • 圭皋与圭臬区别

    2019-04-10 百科达人  最佳答案读音不同:圭皋读guigao,圭臬读 guī niè.圭皋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是在石座上平放着的一个尺(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 ...

  • No.151 时间为啥被称作“光阴”,还能以长度单位“寸”来衡量?

    平时在表达珍惜时间时,经常会说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为什么称作"光阴",为什么时间能以"寸"论?--圭表 其实,这和我们中国古代的一种计 ...

  • 穿越时空的记忆——日晷之认识误区

    日晷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在钟表普及使用之前,日晷曾是古人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 在宇宙观上,在对生存空间的认识方面,日晷推动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向以太阳为中 ...

  • 豫·登封:周公祠、测影台、观星台,一“中”三观!

    < NewScientist>即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普周刊之一.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天文联合会为了向四百年前,伽利略将望远镜举向太空的这一创举 ...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赵晓东:投资越久,越看重人,越敬畏常识

    股神巴菲特在投资一家公司时,对公司管理层极为看重,多次表示"我们只愿意与我们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赵晓东对此深以为然.在他看来,在买入一家上市公司时,短期看估值,中期看业务,长 ...

  • 养儿育女是一场令人敬畏的成长

    那天看美国最著名的心灵成长机构奥米茄学院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莱瑟的代表作--<破碎重生>,其中一章开头的那段文字,读了之后却让我久久沉浸在我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中,感慨万千!也真是太有同感了, ...

  •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任性,只因没有“一顿打出十年太平”,他对父母缺乏敬畏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高质靠谱,您可先 ...

  • 敬畏之心 | 李敖是漂泊的七桃人

    敬畏之心不可无--- 二战中的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缺乏对传统者的敬畏之心,导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被一封战报出卖了,最终被飞得又慢又低的鱼雷机击沉了. 很Q的<七桃人> ...

  • 有所敬畏, 无所畏惧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都需要我们勇敢面对,从小的时候父母老师给我们的教育理念里就是要坚强,要努力,因为生活真的不容易,越是长大,越能体会到艰辛,体会到不得不坚强是啥滋味. 点击加载图片 但很多时候,我 ...

  • 知耻,敬畏,自律(深度好文)

    知耻,敬畏,自律(深度好文)

  • 高考作文押题,让我们失去了对语文的敬畏和诚意

    歌手毛不易在<消愁>中唱道: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这"八杯酒",从日月星辰到他乡故土.从过去 ...

  • 人有敬畏之心,做人、做事才有尺度?

    日常生活中常听身旁的老人们说:人啊,做人做事要有敬畏之心,要有良知.要有底线.要有尺度.凡事不可太过,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年轻时总觉得:此话语太过荒谬,是一种束缚,是一种逃避 ...

  • ​ 做人当诚信,谦恭有敬畏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2期 主编:雪漠 做人当诚信,谦恭有敬畏 有言有行为,无信当戒制.言过其实者,无诚人厌恶. 谨行当笃敬,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