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十三堂课:摆脱昨天
阅读: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管理者总是在摆脱过去。这是无法回避的事。所谓今天,乃是昨天所做决策和所采取行动的结果。人总是人,无论什么职务或级别,都无法预知未来。昨天的决策和行动,不论当时看起来如何勇敢,如何睿智,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今天的问题和危机,甚至被证明是愚蠢。尽管如此,不管是在政府、企业、还是其他机构中,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就是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7年,第5章,要事第一)
心得:
但凡过去,皆为序曲,张瑞敏先生那句“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至今听起来仍然是简洁有力。
以柯达公司为例。就在十几年前,这个黄色巨人曾占据全球胶卷市场2/3的份额,在中国一度整合了全部胶卷产业,风光一时无二。这种压倒性优势,来源于柯达在上世纪数十年里几乎每一轮胶卷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当时很多人,包括柯达自己的员工都认为:“我们是卖胶卷的”,“我们是一家胶卷公司”。
事实上,早在1975年,柯达就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管理层们知道胶卷总有一天会消失,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胶卷一直都是柯达的摇钱树,胶卷的制作成本只有40-50美分,但是能卖4美元,所以柯达当然很难抛弃高利润的胶卷业务。
然而十几年后,影像行业出现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向,柯达作为全球最大的影像公司,却未能赶上潮流,反而一步步陷入生死存亡的绝境。最近10年来,柯达的经营业绩一降再降,这家百年企业的市值蒸发超过9成,不得不于2012年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巨型企业在变革时代被颠覆的典型案例。面对这样的失败,柯达后悔不已,最后一任CEO彭安东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总结的:“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古代帝国、公司和个人都是如此,一旦创造出一件美好的事物,机制或者身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免疫功能,自动保护它免遭破坏。”
难怪德鲁克关于创造未来有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原则——“关注未来而非过去”,未来不会凭空到来,需要资源的注入,需要主动思考未来。经过破产保护,柯达得以摆脱各种债务,实现了业务和债务的多重切割,迅速变身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现在柯达专注于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功能印刷与专业服务市场,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美元,微有盈利。
“管理者专心一致,第一项原则就是摆脱不再具有价值的过去,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他们和同事的工作计划,他们会问:“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们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如果不是非办不可,他们就会放弃这项工作,或者会将它搁置起来,至少他们不会再把资源投入到不再产生价值的过去。而对于已经投入的最佳资源,尤其是非常匮乏的人力资源,他们会立即抽调出来,转而投入未来的新机会。”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7年,第5章,要事第一
时间回到1981年,刚刚开始担任通用电气公司CEO的杰克.韦尔奇来到了德鲁克的家中,德鲁克提出两个问题让韦尔奇思考:“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如果有一项过去没有开展,你今天会开展吗?”“如果答案是不,那你打算怎么处理它呢?”
韦尔奇说,这两个问题促使他舍弃了一些虽有利可图却表现欠佳的业务,他决定,如果一项业务不能在行业内处于第一名或第二名,那么就要将其卖掉或取消,数一数二原则就此树立,在杰克.韦尔奇离开GE时,原来的上百个事业部只余12个,其中9个进入世界五百强,整个公司的市值从120亿达到了4800亿。这个创举就是从一个问题的思考开始的。
因受数码影像技术冲击而转型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柯达老对手日本富士胶片公司身上,只不过富士胶片选择了与柯达不同的转型道路。10多年前,因柯达压倒性的“九八协议”,富士胶片几乎被排挤出中国市场,但恰恰是在传统胶卷领域的失利,反而让富士胶片加大在数码影像等新领域的投入,并基于在胶卷时代积累的高端技术,延伸进入医疗生命科学、印刷等领域,转型成为一家跨行业的、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多元化公司,富士胶片在全球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不降反升,创造了新的增长奇迹。
比较这对胶片时代全球双雄的变革起落,一个主动转型,一个被动转型;一个做加法,走多元化道路,日益风生水起;一个做减法,变身小而精,不惜摒弃一些短期的高利润业务。它们看似迥异的路径选择,本质上却有着相似的基因:两者都看到数码行业利润微薄,都对技术执着迷恋,转型也都是从各自技术优势出发,重新定位,同时坚持技术领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思考:
对于我所在的行业来说,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多的了解到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比如更新已有的报告系统。
未来10年整个行业最大的机会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