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吃饭?看懂了就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6—人类能否被驯化
1. 驯化动物与自我驯化
现代人(human),也叫智人(homo sapiens),归属于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人科 人属 现存的唯一种。
在生命科学上,有一个假说叫“自我驯化假说”(Self-Domestication Hypothesis),也有人称为“家畜化假说”(非贬义)。这种假说认为:由于体能上不如北京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等直立人强壮,无法随意获得很多猎物,智人在20-30万年前,开始对动植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化培育;之后当人类驯化家畜家禽时,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地用这种能力来驯化自己。
在犬科动物的驯化过程中,一部分“狼”由于对人类攻击性低,亲近人类逐渐被驯化成了人类的伙伴——狗狗。这一驯化的目的,从养狗看家开始、到帮助工作的牧羊犬、到纯玩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2000年,人类已经繁衍了400-500个品种,分布于全世界。犬科动物的驯化中可以看出,它们的牙齿,头型,奔跑速度以及攻击力,无不与饮食类型相关。
人类的自我驯化也倾向于攻击性更低、亲和性更强和更善于合作等促进群体共生的特质。这种自我驯化使得人类可以密集地生活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从而产生和促进了城市及文明的出现与发展。人以食为天,这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让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人群不断在饮食利益链上相互捆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更多由于粮食和水资源的原因,远不是政治和军事目的。
科学家发现:与野生动物相比,驯化(家畜化)动物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被称为驯化综合征(Domestication Syndrome,简称DS),主要包括幼态延迟(长期保留一些幼年的外表和行为特征)、大脑体积变小以及亲社会的情绪情感变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低、压力激素水平低、大脑五羟色胺/5-HT和催产素含量升高,从而对群体内其他个体容忍性高、攻击性低,亲社会行为更多)。
目前自我驯化假说的研究不断增加,生命科学家更多支持这种假说,理由也比较简单。当然,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少人否认人类存在自我驯化。社会学者对自我驯化假设的质疑主要有三点:
与驯养动物相比,人类(智人)有自己完整的社会结构,没有驯养者的干预;
人类的大脑体积并没有减小,反而随着语言、音乐和文化的影响功能更加复杂。
人类情感行为的进化发展更接近于群体生活的动物(比如倭黑猩猩、狼群、猫鼬)而非驯养动物(比如马、牛、羊、猪等)。
关于自我驯化假说,如果单纯考虑人体自身基因的一成不变,确实可以断然否定驯化假说。但如果从超级生命体的角度,综合第一基因组和第二基因组的叠加和与微生物共进化的角度看,其中的理念并非无稽之谈。
日本人类学学者在“人间家畜化”研究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他们注意到在当今经济和饮食生活的高度趋同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人们开始依赖饮食公司提供的午餐,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两餐的情况。越来越多的饮食多样性在不断消失,人类真的在像家畜一样被喂养的情况下,生命和思想的多样性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是他们30年前就担忧的事情。有意思的是,那时候还没有人发现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会与第二基因组有关,而现在看来,这种发现或者担心还真的不是捕风捉影,他们显然在这方面是有直感。
2. 通过饮食改变第二基因组在驯化中的关键作用
饮食在动物的驯化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给被驯养动物提供安全的圈栏和充足的食物,几乎任何动物都可以驯养成功,包括毒蛇猛兽。正如我们前面几篇中不断介绍过,饮食是决定肠道微生物组/第二基因组的最主要因素,通过饮食改变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后,动物的行为也必然发生明显改变,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受伦理学限制,无法在实验室模拟人类驯化动物的过程,但是一些整体改变第二基因组的动物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借鉴,这就是粪便菌群移植。
当科学家把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饮食障碍、物质滥用、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患者的粪便菌群移植给无菌或缺菌老鼠时,老鼠也会表现出供体相似的心理、行为或认知异常,乃至疾病症状。
需要说明的是,过去我们认为这些“症状”是疾病,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患糖尿病,麸质过敏,高血压,肥胖症等等等等,慢性炎症积累的结果让人的疾病常态化,而且又有合适的药物一直控制血压和血糖,以及体重;切断过敏食物就可以让人无忧无虑生活而不会受到任何过敏原的骚扰,这些伴随着驯化程序而来的“症状”开始被更多地描述为征候而非疾病(syndorme instead of disease)。
生命科学家认定这些征候为水平传递的感染性状而非垂直传递遗传性状,并且将健康人的粪便菌群移植给自闭症、抽动症、秽语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时,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会迅速明显改善。
作为一种高等哺乳动物,人无法脱离动物界一员的范畴。现代化以来,人类的生活和饮食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生活;还越来越多的家庭连饭都懒得做了,外卖便利还便宜,不用家里多浪费水电煤气。整齐划一的加工食品在人类饮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各个国家和机构都建立了严格的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类似FDA,同样的食物加工,南粮北调,北粮南运的便利淡化了以往天经地义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老传统。伴随着这种生活和饮食变化同时发生的,是人类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量的研究发现:
现代发达国家居民的肠道菌群明显不同于非洲狩猎采集人群,城市居民的肠道微生物明显不同于不同于乡村居民,亚欧生活好的国家肠道菌群类型的分布与非洲原始类型的肠道菌群有了极其显著的差别; 伴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社会发展的,是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下降。
本实验室养殖动物的研究发现,食用了含有添加剂饲料的动物压力激素水平更高、攻击性也更强;
近年来心理疾病和神经疾病研究也发现,伴随着食品工业化程度提高的是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和患病人数迅速增加;
本实验室的肠脑心理学问卷表明,各种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有行为问题的人群,往往具有长期的不健康饮食(加工食品比重高)史。
而调节肠道微生物,不管是通过粪菌移植、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元、还是通过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都能显著改善情绪、行为、认知和记忆功能。
现代文化不再像从前那样可以促进大脑功能复杂化。从前的音乐和文化需要人长期学习和思考,甚至联想加工,手眼高度协调;现代广告、肥皂剧、洗脑式教育和快餐文化并不促进人们思考,反而鼓励更多人简单地接受;现代人更推崇“萌萌哒”、“可爱”这种偏幼态的特点。就连很多设计家,研究学者都更多依赖数据库的集成而不去做个性化的开拓,这些都与驯化的偏向一致。
动物第二基因组简单化相伴随的动物抗感染抗病能力的下降。研究发现:野生老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高于实验室老鼠,其抗感染(如病毒感染)能力明显高于实验室老鼠。野生动物的抗病能力也明显高于家养动物和宠物。
过去理所当然的群体免疫理念在今天以人为本的世界上成了个晦涩的话题,每个人都有生命权,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生命价值,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作为代价,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让谁去做代价。所以当有人提出群体免疫的理念时,群起而攻之的人不在少数。这的确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保护好你的第二基因组,让自己不在来势汹涌的病毒面前暴露自己的任何防线上的缺点,显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被医生、被社区、被政府保证自己不会感染,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自己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第二基因组防线,对付任何随时来访的病毒。
为谁吃饭这一系列的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朋友们有相关疑问的话,欢迎留言,食与心会不定期更新答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