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呢
家长能够想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独立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过于依赖,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当孩子独立面对自己的事情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可以寻求方法;但主要不知道该怎么树立目标,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头雾水。针对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是跟随家长一起做事。在做事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表达,怎么和别人完成沟通。当面对判断和选择的时候,家长会有自己的个性。就是为了使得孩子,能够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只有明白了这些,才不会随波逐流。每个家庭呢,都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进步的快乐,至少不会留下遗憾。
培养孩子独立性,一定要建立在跟随的基础上。比如,我可以认同你的观点,但是不一定按你的做。有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都很乖巧,什么都听从父母的话。在启蒙初期,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听从,家长也会担心的。老师安排的作业,家长安排的任务,都是需要孩子来完成的。但是呢,小孩子在具体做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以创新和发展。学习就是这样,从外在的环境,来感知获得内在的体会,从而有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乐于和家长分享;家长也要耐心和孩子沟通,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此,孩子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快乐。
当孩子随着家长行为和表达的时候,是非常顺利的。是因为,家长给孩子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引导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孩子自己做的时候,往往是一筹莫展了。在引导孩子主动性的时候,一定要力所能及,才不会有遗憾。陪伴是为了交流中,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想法。家长教育孩子,也随机应变的。比如,到了暑假的时候;是不仅是为了避暑,还是为了能学以致用,能帮助别人做有意义的事情。平时活动机会少,可以参与活动,掌握一些技能,培养一些兴趣,增加一些见识,为家庭做点事情。可见,培养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如果孩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不用家长吩咐,自己都会去做了。如果自己不会,就会找家长来帮助。可见,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来源于感觉。独立性呢,也在于自觉行为。比如,早上能自觉起床,按家长教的方法和步骤,穿衣洗脸,刷牙吃饭等。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不会丢三落四,惶恐不安。心情愉悦,才会镇定自若;能够思考周全,就不会丢失主见。
学会帮助别人,为大家着想,才会得到大家的帮助。有了大家的帮助,家长怎么能不放心呢。过于自主,就容易被孤立。在学校没有朋友,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没有教过孩子怎么交际和沟通。在家庭环境中,没有给孩子做好乐于奉献的榜样。在表达上,没有考虑到沟通;在沟通中,无法完成事物。语言感到无力的时候,情绪就会出现了。作为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情感。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孩子,在做事和表达的时候,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令人羡慕。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