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变迁是怎样的?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曾经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这些建都的国家政权涵盖了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下的古代政权。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梳理,一同跟着小编的脚步来看下吧。
洛阳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就有人在此地居住,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遗存已经被我们发现。夏王太康曾将斟鄩部赶走将都城迁到了洛阳,我们知道夏朝政权最初的都城是在阳城,伴随着国家局势的变化,它的都城也在晋南豫西变化。夏都斟鄩标着着洛阳作为都城的开始。商朝推翻夏朝统治后,都城也定在了洛阳,那时叫西亳,位置是洛阳偃师尸乡沟。建于洛河北岸的西亳有大城和小城之说。小城的布局是偏南有宫城,西南是府库建筑区。大城是在小城基础上建立的,其宫城东北部也建有府库建筑区。
西周建立后,除了镐京作为都城外,周公还在洛阳建立成周城。在周人看来,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建立成周城的目的在于管理东部的广大地区。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成周”改为了“王城”。到了汉代,河南县城则是在原来周王城的基础上建立的。到底周朝的洛阳有多大呢?《逸周书》中这样描述: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正是因为洛阳的地理位置重要,让统治者有一种居天下之中的感觉,统治者都想把都城选在了洛阳。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虽然被选为都城,但洛阳也同样建有大量宫殿建筑、武库,以此作为监视全国的重要哨点,洛阳此刻不失一个大都会的地位。东汉刘秀在此定都洛阳后,看到长安的破败境况对洛阳成周城进行再扩建,此刻洛阳继承长安建筑规制,也对后来的邺城有参考作用。曹魏篡夺汉代国祚后依然把都城选在洛阳,汉代故址上建造园林芳林园。西晋也对前朝的建筑加以改建新建外,便因遭遇永嘉之乱而再度破败。
北魏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实现了洛阳的再度重建,其特点是宫城处在中轴线偏北位置,南门的铜驼街直通南门,御道周围则是官署区和社稷宗庙。此外以御道为中心建立端直的街道,街道两旁是方三百步的里。整个城市规划整齐,方便了商业的有序进行。隋唐洛阳没有沿革汉魏洛阳城,而是沿革在西周王城旧址上。洛水从城市中间流过,城墙达到南北约六七公里,东西宽约四五公里,建造规模要远胜于西周,达到洛阳都城历史的巅峰。可以说隋唐洛阳城奠定今天古都洛阳的基础。
唐朝自建立到武则天时期,洛阳城的规制是这样的:洛水把城市分为南北两块儿,南宽北窄略成方形。宫城在城西北隅,东宫则在宫城东南向。唐灭亡后,后梁、后晋、后唐都将都城定在洛阳,它也是后周、金朝、北宋的陪都。宋元以后洛阳的地位下降,从国家都城变成了一座地方性城市,这种状况在宋金之后最为突出。近现代时洛阳成为了民国河洛道的首府,辖19个县。20世纪20年代后,民国时期洛阳还作为陪都直到新中国建立。
以上就是洛阳千年以来的历史沿革,正是这些让洛阳入选八大古都。它的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有目共睹的。看官的家乡是哪里的?你们的家乡有怎样的历史?请你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