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肥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看这里(下篇)
编者按
2016年,化肥行业继续延续上年低迷态势。在产能过剩大环境下,行业亟待突围、肥企转型升级呼声高。多项肥料行业标准实施、新型肥料不断发力;随着汽运限载、化肥电价优惠取消等,国家对化肥市场化推进加快;企业更名、并购潮出现,在业内掀起一阵波澜。本期,本报将继续盘点2016农资行业看点,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农资行业现并购潮
事件:
4月7日,金正大集团发布公告,以不超过1.1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卢森堡康朴公司旗下康朴公司园艺业务100%股份;7月18日,新洋丰公告收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8月3日,世纪阳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公司签约,受让俄罗斯阿康持有的红日阿康公司全部股权。完成后,世纪阳光世纪阳光拥有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并间接拥有红日阿康以及山东中富、临沂罗庄及临沂鼎瑞各自约50.5%股权;9月8日,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安徽恒基种业35%股权……
点评:
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期,农资行业经过近年发展,也面临产能过剩困境,并购、资源整合是行业发展中的必然。
企业成长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内部积累持续发展,二是兼并收购外部扩张。成功并购可以有效把外部资源内部化,使企业得到跨越式发展。行业经过一轮发展后,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在转型过程中,农资行业并购潮掀起,且农资行业并购并不盲目,眼界更宽广。无论是同业并购的互补,还是延伸产业链的跨行业并购,企业都在立足农资,跳出农资,立足化肥,跳出化肥,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中做大做强。
肥企更名打造新核心竞争力 事件:
7月6日,史丹利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更名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史丹利的全称是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8月11日,新都化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更名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点评:
企业进入一定发展阶段,更改企业名称或品牌标识,预示着企业要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更名动机包括企业并购拆分、多元化战略需要、定位改变、主营业务转型、摆脱地域性特征限制、迎合消费者价值观、文化、习俗及审美情趣等。
史丹利和新都化工更名出于定位调整和多元化战略需要。史丹利更名是要由单一的化肥产销向农业服务延伸;新都化工更名是在传统肥料制造基础上,希望通过互联网打通农业生产资料与生活消费品、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实现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良性互动。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史丹利和新都化工改名,不仅会在资本市场激发一定“更名效应”;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内激起反响。
农地“三权分置”是又一制度创新 事件: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点评:
土地承包权人对承包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土地经营权人对流转土地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占有、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权利。“三权分置”顺应广大农民特别是大量进城务工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意愿和继续务农家庭及下乡工商资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要求,从而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根据“意见”要求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农地“三权分置”实施及由此引发系列改革,应在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已赋予农民承包经营权各项权能基础上向前推进,赋予农民承包经营权更完整的用益物权能,促进农地产权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大程度上流转,加速构建城乡统一、竞争有序土地市场,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新型肥料寻突破 事件:
目前,全球肥料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受肥料市场竞争压力和环保压力影响,肥料产品不断创新。一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符合“高效环保,低碳节能”现代发展需求的新型肥料产品市场欢迎度剧增,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有机肥、液体肥料、增值肥料成为目前发展较好的品种。
点评:
2015年,全球缓/控释肥产能达到940万吨,与2010年的491万吨相比,年均增长率达到13.9%。2015年,全球缓/控释肥的产量大约为570万吨,与2010年的367万吨相比,年均增长率达到9.2%。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缓/控释肥产能可达到约1200万吨,产量达到760万吨,2015-2020年年均产能和产量的增长率分别为5.0%和7.6%。2008年,我国缓/控释肥市场进入迅猛发展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消费市场,占到全球消费量的1/3。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世界水溶肥产能大约934.0万吨,开工率30%,2015年产能增加至2750.0万吨,产量大约1227.0万吨,2009-2015年产能年均增长率12.7%。水溶性肥料生产越来越被重视,2016-2020年间,水溶肥产能预计增至3800.0万吨,年均增长率7.9%,水溶肥产量预计增至1900万吨,年均增长率8.8%。
此外,微量元素肥料、生物刺激素等产品随着市场需求增大不断兴起。
智能制造领跑磷复肥会 事件:
11月4-6日,2016中国磷复肥工业展览会暨第十七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产销会在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通过产品展销、主题论坛等形式,展示出化肥行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契机。
点评:
2016年,化肥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明显不足;效益日渐下滑,利润不断缩水;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取消,安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现状,化肥行业发展步履维艰。中国磷复肥工业展览会作为化肥行业的专业展览会,通过深入了解化肥市场,剖析化肥市场发展现状,成为交流先进技术、展示最新产品、沟通市场信息、探讨行业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平台。
在第十七届磷复肥产销会期间,召开第一届中国国际特种肥料展览会,以更大规模、更强的国际性和影响力,全面展示肥料企业形象和产品特点。参展企业重心逐渐转移,从关注生产技术和产品种类深入到施肥技术推广、终端用户开发及新型肥料的开发等;除肥料产品种类多样外,不少企业将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科学、合理施肥、便捷购肥上。
农业部推进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事件:
农业部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全面总结2016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及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会议强调,大力推进种养循环,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对于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工作统筹,从投资、技术、装备、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项目要将推进行动作为资金安排的重点,向示范县倾斜。要研发推广一批有机肥沼肥生产配送施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要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考核办法,加强宣传引导。
点评:
实行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将为种、养双方带来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首先,在种养循环模式中,养殖场的牲畜粪便可以生产有机肥,种植场户利用有机肥生产的有机蔬菜和水果更具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将部分产物作为饲料使用,双方都可以将原有的废物转化成经济效益;其次,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面源污染,而且有机肥的使用,还可提高土壤肥力,获得环境效益;第三,推进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将养殖业变为不再破坏环境的行业,有利于养殖业长远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但种养循环的推进还需要相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研发和使用,需要让种养结合更便利,这样才能让种养双方自主的去推行种养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