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杂谈 027:谁是泉州人的上帝?

泉州是一座号称“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古城,有诸多老街巷因宗教信仰而得名,比如天后路、二郎巷、裴巷、祖师公巷等。其中,有一条巷子叫做上帝宫巷,这个名称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在蕃商云集的泉州,宋元时期就建有许多基督教堂,巷名中的“上帝”是不是指的基督教的上帝呢?该巷得名于原有的一座上帝宫,供奉玄天上帝,是泉州的第二代海神。

上帝宫巷

玄天上帝即玄武帝,北宋时因避讳,改玄为真,故亦称真武大帝,泉州一带俗称上帝公。神话传说,真武大帝既是天宫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神,又是水神、海神兼冥王(死神),后被道教所崇祀,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云:“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的成神,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起源于泉州。《闽杂录》载:“上帝公,五代时泉州人,姓张,杀猪为业,事母至孝。母嗜猪肾,虽高价亦不售,留归奉母。母死后一日,顿悔杀生过多,罪恶深重,乃走至洛阳桥畔,以屠刀剖腹,投肠肚于江中,遂成佛。后其肠化为蛇,胃化为龟,每兴风作浪,又显灵收之。故民间庙祀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执剑,一脚踏龟,一脚踏蛇,其状降伏二妖也。”

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

生活于泉州沿海地区的人们,自古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以鱼盐为业,或转贸四方。行于风浪中,风险大,“平安”则成为一种强烈的诉求,于是人们对于海神的崇拜愈加热烈。而早在妈祖成为祈祷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的海神之前,玄天上帝已是泉州地区重要祭拜的海神之一。在古代泉州,真武庙是供奉玄天上帝的一个主要场所。
真武庙是本次泉州22个申遗点之一,位于今天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的石头山上,依山而建。虽为寻常石头山,真武庙山门牌匾上的“武当山”倒是醒目。玄天上帝修真得道之处即是湖北的武当山,而法石真武庙从武当分灵而来,是福建最早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故有“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之称,也有“小武当”之誉。

真武庙

真武庙始建于后唐年间(923-936年),传说宋末幼主曾驻跸圣殿,为龙脉所系。现存大殿系清道光壬寅年(1842年)重建。主体建筑除山门之外,还有大殿、四角亭等。庙里千年古榕参天,“三蟹龙井”泉水清冽,特别的是,有块阴刻楷书“吞海”的石碑。
“吞海”二字刻于一块天然巨石上,石拱如龟背,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晋江县令韩岳所立。“吞海”二字甚是生动,一来,它是玄天上帝气凌江海之威的描绘;二来,它是一种行船人势可吞海的气概,一种以海为生的生活写照,当然,它也是一种对人驾驭海洋,而非被海所吞噬的希冀。

“吞海”石碑

当然,真武庙的重要性,除了与玄天上帝的神性相关之外,还与其地理位置有关系。真武庙所处之地,左指大海,右招泉州,东与后渚港相接,南与晋江相望。除此之外,山下有法石港,是晋江流域的出海口。法石港在宋元时期航海业、造船业发达,码头众多,货物运输,商旅往来,川流不息。1974年在法石港发掘的宋代古沉船曾经轰动世界,其领先当时世界的水密隔舱技术,以及货舱中琳琅满目的香料、药物、瓷器等货物,便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的最佳见证。

宋代,泉州海外交通发达,当时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被利用来祭海。为祈求海航顺利,当时的地方官每年进行两次分别举行祈风和祭海仪式。祈风的地点在九日山,而祭海之地则选择在可望到海的真武庙,所以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起点”。

直至今日,还留有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合称“江口码头”。另外,从元至清,这里还形成一条三里长的街市——法石街,店肆民居鳞集,百业兴旺,成为水路交通、货物中转的重地。在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繁盛的海外贸易之下,人们对于玄天上帝的祭祀更为兴盛。

真武庙

走入真武圣殿,上方挂着一块醒目的“闽台祖庭”牌匾。正如上文提及,泉州真武庙是福建省最早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是“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而在台湾方面,则得益于郑成功在当地的大力推崇和传播。
明代,玄天上帝信仰达到鼎盛。朱棣为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他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变”,推翻建文帝,夺取了皇位。传说他在造反誓师时,满天乌云翻滚,按理说这是不祥之兆。可明成祖非常机灵,反而附会是玄天上帝显灵来相助,自己披发仗剑装神,俨然玄天上帝下凡。朱棣称帝后,是为明成祖永乐皇帝,就加封玄天上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在武当山建造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大力推崇玄天上帝。随着玄天上帝的神格迅速提高,其原形龟蛇也屈尊足下,成为其部将。
由于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玄天上帝为明代正神,他在收复台湾时,把玄天上帝供奉在船上,视之为航海和军队保护神。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大力推崇玄天上帝,修建了许多玄天上帝庙。在台湾,自清初以来,玄天上帝庙的数量一直居于前五到六名。1981 年统计,台湾玄天上帝庙达397座,居第5位。

真武圣殿

泉州的第二代海神玄天上帝和第一代海神通远王,一个负责祭海,一个负责祈风,各司其职,充分体现了古时候泉州人善于利用自然规律,驾驭海洋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泉州人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海洋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