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黑水”补考,兼论“昆仑”地望------《山海经》系列研究

《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里面没有四渎之一的济水,却有赤水和黑水,故赤水、黑水肯定是上古重要的大河。赤水和黑水的重要性还在于其与昆仑相关,而昆仑作为上古海内的重要地标,对落实上古地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人《<山海经>中记载的若水在哪里?》一文中,认为赤水当是如今河南省新密的溱水,而且更进一步认为,“赤水”还有可能就是我人文初祖炎帝据以所成的“姜水”。今天看来,无论赤水地望,还是姜水的结论都过于大胆,尚需要更多的考察。

《海内西经》有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这一段话是海经地理研究中最为著名又最为烧脑的一节,其所述各水流向本身相互矛盾,其中存在着缺漏错讹是肯定的。更糟糕的是后世多据此节,以河为黄河,昆仑为河源,这直接把整个山海经区域的研究导向了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早有前贤指出,经中河流所“出”,皆为流经的涵义,并不为发源之地,但积非成是,直至今日,仍有大量的研究以昆仑为河源,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谬以千里。 昆仑地望本人以前的研究已确认其位置大致在今天新密浮戏山附近(详见本人文章《解读上古中国的一把钥匙------关于<山海经>所载地域及其史料价值的讨论》),其具体位置的确定仍要依赖于周边地理的确认,本文主要据赤水、黑水作一考察。

依前述昆仑所引文记载,赤水、黑水皆出昆仑,其流域也应在周边。但阅完整个海经,我们发现,赤水、黑水最令人疑惑之处在于其地望歧出,且赤水、黑水常相互混淆。《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不死之山。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有一黑水北过幽都,南过流沙,经都广之野,最后到南海之外,遥望青水。可以确定其为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区域西部的大河,但尚不能明其起源之地。这个流向区域与《海内西经》所载黑水殊无相合之处,按《海内西经》所载,过东南方向的应当是赤水,其流向东北也正相反。《海外南经》记载:“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这一赤水南过三苗之西,与《淮南子.地形训》所载相合:“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这证明确实存在一条赤水,其自昆仑东南出后一段流向与前述黑水较为相合,“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青水按《海内西经》所载出昆仑西隅,在《海内经》中与黑水间为若水,并不存在赤水这条河,这让人不由怀疑,是否这赤水与黑水是同一条河?因“赤”字与“黑”字形似易讹。而我们还应当注意到《淮南子.地形训》中若水在赤水之东,则此赤水又当为《海内经》之青水?!

《大荒西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这段内容似乎可以说明,赤水、黑水为两条不同的河流。但此处的“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却不好理解其方位,在上古时“前”、“后”如何定义无法骤下定论。《大荒西经》还有另一些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这段记载的赤水、黑水很明确,在西北海外,与西海之南的赤水显然不是同一条河流?到了这一步,我们好象发现了三条赤水:一是《海内西经》所载出于昆仑东南隅,流向东北;二是《海外南经》所载起源不明,南流过三苗和三珠树;三是《大荒西经》所载西北海外的赤水,其流向不明。还有黑水也可能存在两条:其一是《海内经》从幽都到南海,自北向南的河流;其二是《大荒西经》在昆仑之后的黑水,这一条也可能与前一条是同条,黑水其一与赤水其二也有可能是同一条。如何理清这些混乱的记载,我们要寻找更多的材料和线索。

《穆天子传.卷二》记载:“戊午,□之人居虑(古畴字,居虑名),献酒百□于天子(百下脱盛酒器名)。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此卷二穆天子自河水之阳、故殷人地西南行,则所述“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在昆仑之北,正与《海内西经》所载相合:“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黑水之西河的“长肱”即《大荒西经》的“长股”,经中其西有赤水。“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天子□昆仑(此以上似说封人于昆仑山旁),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珤。”此舂山即《山海经》中钟山(或称为章山、章尾,在上博简《容成氏》中又称为鬲山),从荥阳地形图上我们按上述描述来看,“赤水”应当为今日的“贾鲁河”,钟山应为北邙山东段区域,具体位置尚无法确定。“庚辰,济于洋水(洋水,出昆仑山西北隅而东流。洋,音详)。”此洋水按地形图对照应为须水河。“壬午,天子北征,东还。甲申,至于黑水,西膜之所谓鸿鹭,于是降雨七日,天子留骨六师之属。天子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河,是惟昆仑鸿鹭之上,以为周室主。是曰留胥之邦。”此“黑水”应当是今日的“索河”,《水经注》记载:“济水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今日索河发源于崔庙镇石岭寨,正在浮戏山与少陉山之间。前述须水汇入索河,其发源于少陉山下,与《海内西经》记载:“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也是符合的。“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即《山海经》:玉山,西王母所居者),容成氏之所守。“而按照《大荒西经》的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两相对照也大致相符。 至此,已经可以确实地提出我们的结论:上古重要河流“赤水”为今日的贾鲁河,“黑水”为索河,皆位于今日郑州荥阳地区。昆仑位于新密和荥阳分界的少陉山、浮戏山间。

提出这个结论后,我们还要解释一些令人疑惑的问题。《海内西经》中所载昆仑周边为六水,而本文只确认了赤水、黑水和洋水,这样的说服力是很令人诟病的。确实如此,昆仑四隅六水中最令人疑惑的首先是河水,作为如此一条著名地标,如不能合理解释,则本文的立论就丧失了基础。实际上,本人对《海内西经》关于昆仑的这段记载很是怀疑非其本来面目,而是由后人篡改增加了内容。业内公认“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皆经刘歆校注,而“大荒四经”、“海内经”则未经修改,面貌最为原始,保留上古资料最多。在《大荒西经》中“昆仑”一节只提及赤水、黑水、弱水和西王母,并未提及其他三水,尤其是河水,就河水在中国重要地位,断无遗漏之理。《海内经》也是如此,经中未见河水,固可主张经文缺漏,但保留上古资料最为原始的两处记载同时缺漏,而且恰是最重要地标?有一个较为简单而合理的解释,我们都知道山经河在河南武涉向北,经新乡尚太行东麓北上,并未过荥阳、郑州区域。窃以为,在海经所载上古一段时间,黄河流向与山经河相同,因此,经中当然不会记载河。此河水的记载与禹贡同,颇疑是后世所增加,至于何人所为,已无法追究,存疑即可。同样的青水虽在经中有记载,衡以地望,距昆仑稍远,都难以指实。我们仔细对比,可以发现,青水过毕方出自《海外南经》、黑水过羽民来自于《大荒南经》,在《非为“天书”!》一文中,我已指出大荒经为七种以上材料汇总,而黑水与羽民经中本不属于同一种材料,把两者在地望上联系起来,明显是后人不明白文本的本来面目,如非据此篡改,绝不能如此。《海外南经》所载与荒经文本汇编顺序相符,但与其实际地理所示完全不同,可见,也为编造无疑。因此,前文中所述赤水、黑水混乱之处皆出于《海外西经》和《海内四经》中后人篡改所致。

即使大荒经中提到的弱水、赤水、黑水,《海内西经》中的描述也是经过篡改的。比如赤水出于东南、黑水出于西北,大荒经中所载却非方位,经中在“西海之南”后,用了前、后来表示方位,这就提示我们可能这两条河流的关系应当是东西,从实际地形图来看,确是如此,赤水所出很难讲是在东南隅。还有弱水,在大荒经中明明是弱水之渊,而《海内西经》中却变成了西南隅的河流,这样的篡改也是很明显的。如果昆仑记载有如此多的篡改之处,那么赤水、黑水的记载又有多少是原文呢,我们看经中所述河流流向,完全与实际地理相符合,如篡改而来,决不能如此准确。原来我们被昆仑周边河流流向搞得混乱不堪,各种曲解、穿附之说泛滥,可都不能使人满意。实际上回到大荒经的原始面貌来解读,非常合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