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攻占一座防守严密的城城池到底有多难?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是如何打的?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会感到好奇。在影视剧产业已经成熟的今天,很多人是通过看电影,或者电视了解的: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冲啊”“杀啊”之类的喊声中,扛着梯子冲向城墙,然后把梯子搭到城头,冒着箭雨、滚木、礌石等杀伤性武器,冒死攀登梯子,在这种情况下,攻城的士兵一般是活靶子,非死即伤,能登上城头的寥寥无几。
▲《大明劫》中的攻城画像(远景)
▲《大明劫》中的攻城画像(近景)
如果冷兵器时代的将军们穿越到现代,看到影视剧中这种送人头的攻城方法,一定会充满鄙夷地吐槽:“白痴才会这样攻城!”早在春秋时期,孙子就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在孙子眼里,攻城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折损兵力,打击士气,是不得已的战争手段。
因此,历代名将对攻城都十分慎重,通常采用“诱敌出城”,“围而后攻”,“围三缺一”等策略,或把敌军主力引诱到城外歼灭,以打击守军的士气;或把敌军围困在城中,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总之,攻城一方采用的种种策略只有一个目的: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不做无谓的牺牲,以最小的代价攻占城池。
实际上,冷兵器时代的城池绝不像影视剧中那样简单。这些城池往往建立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它们既是当地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地的军事堡垒。春秋时代的城防建制已让孙子这样的军事家感到棘手,更不用说春秋以后军事技术更加进步的时代了。北宋处在冷兵器技术走向成熟和完善,而热兵器技术开始投入战场的时代,通过编著于这个时期的《武经总要》一书,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到城防建制、守城武器等知识,也可进而明白孙子为什么说攻城是不得已之法了。
▲苏州古城墙
《武经总要》对城防建制是这样描述的:“古法曰:三里之城,万家守之,足矣。今若遇敌逼近,人力不暇者,即且约容一军人马,如筑于闲时,须稍宽阔,作四门,二开二闭。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约三十步,上施钓桥。壕之内岸筑羊马城,去大城约十步。凡城上皆有女墙,每十步及马面,皆上设敌棚、敌团、敌楼。瓮城有战棚,棚楼之上有曰露屋。城门重门、闸版、凿扇,城之外四面有弩台。自敌棚至城门,常设兵守,以观候敌人。”
以上这段话的专业军事术语较多,容笔者一一介绍。所谓“翁城”,即在城门外再修建一座拱卫城门的城墙。所谓“壕”,即在城外挖掘壕沟。所谓“羊马城”,即在壕沟内侧修筑一圈城墙。主城和瓮城、壕沟、羊马城互为一体,成为城市的基本建制。“重门、闸版、凿扇”是城门的配套建制,“弩台”是城墙外的配套建制,“女墙、马面、敌棚、敌团、敌楼、露屋”是城墙上的配套建制。此外,主城的城门和瓮城的城门是偏开的,瓮城的城门和羊马城的城门也是偏开的, 举例来说,主城的城门若朝北开,瓮城的城门就朝西北(东北)开,羊马城的城门则朝东北(西北)开,使主城、瓮城、羊马城的城门各自独立,又互为犄角,不给敌军直线进攻各个城门的机会。
▲《武经总要》里的城墙建制:①是壕沟,②是羊马墙,③是马面,④是瓮城,⑤是敌楼
守军除了配备刀、剑、枪、矛、戟、弓、弩、滚木、礌石等常规武器外,还会在城外布置陷阱和障碍。若机桥,机桥“用一梁仍为转轴,两端施横栝,置沟壕上,贼至,即去栝,人马践之则翻”——看着是木头,其实是陷阱。若鹿角木,鹿角木“择坚木,如鹿角形者,断之,长数尺,埋入地,深尺余,以阂马足”——制造障碍,阻碍骑兵前进。若锉手斧,锉手斧“用于敌楼、战棚蹈空版下,钩刺攻城人及斫攀城人手”——真·剁手利器,看着都疼。若狼牙拍,狼牙拍“合榆木为箕,长五尺,阔四尺五寸,厚三寸。以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皆长五寸,重六两,布钉于拍上,出木三寸。四面施一刃刀,刀入木寸半。前后各施二铁环,贯以麻绳,钩于城上。敌人蚁附登城,则使人掣起,下而拍之”——2200个狼牙铁钉,一拍一大片,想想都可怕。
▲《武经总要》中的拒马枪:用于阻挡骑兵
▲《武经总要》中的飞钩和狼牙拍:用于击退敌军
▲《武经总要》中的砖檑、泥檑和车脚檑:也用于击退敌军
▲《武经总要》中的塞门刀车:用于加强城门的防御
当然,除了这些陷阱和近程武器,还有许多远程重型武器,若单稍炮、双稍炮、五梢炮、七梢炮、旋风炮、虎蹲炮等,这些各种类型的炮有的设于“城内四面”,有的设于“敌团、马面及瓮城内”,有的设于“大城门左右”,皆需用大量人力拉拽和配合,最轻的单稍炮“四十人拽,一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二斤。”最重的七梢炮“二百五十人拽,二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九十一百斤。”相比那些近程轻型武器,这些远程重型武器不仅对敌人有更大的杀伤力,而且对敌人的攻城器械也有很大的杀伤力。
▲《武经总要》中的单稍炮
▲《武经总要》中的双稍炮
▲《武经总要》中的五稍炮
▲《武经总要》中的虎蹲炮
北宋的守城器械五花八门,可谓是冷兵器时代的集大成者。对攻方来说,他要做的第一个工作是清除陷阱和障碍,铺平持续前进的道路。第二个工作是占领壕沟,逼近羊马城。第三个工作是占领瓮城,逼近主城。而主城又分罗城和中城,逼近主城,也只是靠近罗城而已,只有成功攻占罗城,逼近中城,才算是对守军取得绝对优势。守军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得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就是以逸待劳。
可见,攻方在从城外推进到内城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死伤,其场面比影视剧不知要惨烈多少倍。在冷兵器时代,攻占一座城池是无比困难的,这就能理解孙子为什么说:“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了。如果攻方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还不能攻占一座城池,那么,攻方便会元气大伤,而守方凭借完备的城防体系,只要粮食还充足,人心还不乱,就能继续坚持战斗,等待援军到来,彻底击退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