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崇洋”不全等于“媚外”

“崇洋”不全等于“媚外”

孙承安

2001年8月,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在鱼身狮头像雕塑公园留下了这张照片。

短暂的旅程,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国家有深入的了解,所谓感受都只是表层的肤浅的。在新加坡,一个最直接的印象是清洁。即便在室外也一尘不染,随处都可席地而坐,一双皮鞋穿了好几天也不见得有灰尘,这是国内环境无法比拟的。我知道,这固然有地理环境的原因,比如,我国大西北常有风沙,要做到一尘不染,确实很难;而文明程度也是不能否认的因素。于是,心里默默感叹:“我们的生活环境,不知什么时候也能如此?”

2005年2月,随团去澳大利亚作教育考察,又发现在横过马路时,所有大小车辆一律会在斑马线处停下来,司机微笑着示意让我们先行。在国内大半辈子了,行人在马路上一向是弱势群体,碰到这种新鲜事,一时真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不过,回国以后,我始终没有在公众场合多加议论,唯恐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因为“崇洋媚外”曾经是某个历史时期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罪名词,过来人往往是避之不及的。

转眼近20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今天,看到这张照片,我敢于坦言:“崇洋”不全等于“媚外”。因为,差距就是差距,本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崇洋”,肯定和推崇外国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然后,如果虚心向人家看齐,敢于直面和承认差距,并且努力缩小差距并超越人家,这显然与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的谄媚是两码事。

我想,国家要持续发展,改变原来的陈旧观念和思维方式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坐井观天,而且不仅要有善于建言、敢于谏言的有识之士,更要有倾听民意、诚纳诤言的宽松环境,决不能一听到“崇洋”之言,便一律以“媚外”论处。

看如今的富阳,环境十分整洁,几乎能与新加坡媲美;车辆在斑马线礼让行人已是日常规范,我天天都在享受车让人的优厚待遇。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凸显等等。但我认为,这既与我们有了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能力相关,也与我们有了承认差距的勇气有一定关系。

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不能没有民族自信,但也绝不可夜郎自大式的盲目自信;我们可以“崇洋”,但不可有丝毫丧失自尊的“媚外”。只有既实事求是地看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又科学合理地研判我们的不足,并善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吾等平民百姓之所以敢于如此坦诚地谈论国事,并明目张胆地鼓吹“崇洋”不全等于“媚外”的论调,实在是因为看到当下的中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开放的姿态。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