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岩山寺
再访岩山寺
文/马志强
马志强,繁峙县原伯强乡岭底村人
现居住在石家庄市
就职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热爱读书,爱好写作
曾多次在军队刊物发表文章
我有个爱好,对于曾经去过,在记忆深处留有深刻印象的地方,往往喜欢再来一次故地重游,一来是轻车熟路,想再加深了解,以解回味追忆之苦;二来是为佐证一些新见闻,收获一份新感悟。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境内天岩村,是一座将近千年的古刹,闻名四海,仰慕之心已久。我家住在砂河镇,离古寺大约十公里,并不算远。但因我工作在外地,很少休假归乡,尽管近在咫尺,总不得便。2011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在老家小住,闲来无事,心念一动,便起身前往岩山寺。由于久不在乡,熟识之人渐少,当时苦于无合适之人可邀,就当了一回“独行侠”。这次游览道路生疏,时间紧促,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观瞻之后又从网上查看了一些相关介绍,进行了一番对照,后来便一直心心念念,于是就有了再访。
再访至今也已时隔五年,经常回味,今日又忆起,就用文字作了记录。那次出行,也是时值盛夏,我们一行八人,两辆车子,从砂河镇家中出发。人多自然热闹,一路有说有笑,心情极好。车子沿108国道东行至贾家井村牌楼后向南一拐,一路南行。我从小在南部山区长大,在老家外出游玩时,只要是向南山进发,就会触发我最美好的记忆,等到进入南山的怀抱,我便会沉浸于一种最美妙的回忆之中。对我来说,这次南行,也算得上是一次朝圣之旅。
一路上青一色的水泥路面,不算宽阔,也还平整,这应该是村村通公路的好政策带给乡村的实惠。途中经过两三个村庄,规模都不大,青砖老屋古韵悠长,红砖新居高大齐整,农院田舍门楼阔大,院墙高耸,气派非凡。每个村庄的街道都是整洁有序,到处花红柳绿,郁郁葱葱,树下多有村人闲坐,从容安祥,怡然自得,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画面映入眼帘,处处呈现出幸福安康、国泰民安的祥瑞气象。途中这些见闻,使我振奋和感动,是再访古寺的意外收获。
时间不长,天岩村就进入我们的视野,在黄土坡上忽隐忽现。岩山寺坐落于天岩村西,在快接近村落七拐八弯的坡道上便可以远睹寺容,青瓦红墙,古柏森森,早早映入眼帘。抵达寺院,门口几棵盘根错落,虬枝峥嵘的参天古树,让人仿佛置身遥远年代,耳边清风徐来,顿觉眼明心亮,浑身舒爽。寺院与周边环境既浑然天成,又别具一格,给人的感觉是既自然和谐、相互交织,又孑然独立、芳华独赏。如果不是生于斯长于斯,初见被黄土梁包围的古寺,还会使人顿生孤寂和神秘之感。由庙往南约300米气势磅礴的大山,是五台山东台余脉,是当年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前往五台山朝拜的主要路线,可能这也是在此选址建寺的初衷吧。这里入台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并且艰难异常。站在山前张望,并没有看出哪道山沟沟或哪条山梁梁上有黄土大道或崎岖小路的遗迹,心中更是平添了一份对古人铁脚量天下壮举的感叹和敬畏。
岩山寺初建于金代,距今约90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阴蹉跎,古寺巍巍,它既见证了寺院的兴旺,又历经了兵荒马乱和无数起的改朝换代。寺院规模不大,大致成长方形,现存围墙高耸完整,正门朝南,门前一条黄土道经村口向西延伸,是乡人种地劳作的必经之路。东门上建有钟楼,应是古迹,保护基本完整。院内正面已无建筑,仅西边有禅堂僧舍几间,南边有殿堂一座。听看寺人介绍,正面原有大殿,虽经多次重建却又多次毁于火患。原大殿遗址处,地面残留的石头根基依旧清晰,还有耸立的小石碑,寥寥数笔记述着兴衰沉浮。看寺人在院里树坑或空隙零星栽种了花草,开的正兴,四周树林鸟鸣不断,叽叽喳喳,给寺院空旷的院落增添了些许生机。
寺里唯一可供参观的是南殿,南殿门常年上锁,不允许随便入内参观。由于有过一次参观经验,就向看寺人提出想上布施的想法,看寺人欣然同意,将殿门打开,每人布施10元。南殿从外形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唐代建筑形制,与西安大唐芙蓉园内建筑形似,红墙接地,柱子不外露,数米高的墙上雕梁画栋,琉璃盖顶,飞檐走兽,气势夺目。殿里供奉的是水月观音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金刚或罗汉,最有价值也最吸引人的是殿内四壁上绘制的金代壁画。
壁画基本上以佛教故事为主题,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亭台楼榭,旗仗车马,大海航船,无不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最令人称奇的是,仕女衣袂飘带绘制简直堪称神笔,不仅婀娜飘仙,而且立体感十足,近前细看,原来画面绘制竟然不是普通平面,而是有渐进的自然流畅的凸起,不禁为古人高超精湛的技艺而折服,鬼斧神工大概也就如此吧!壁画为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与永乐宫壁画齐名,共称山西壁画的“双壁”,价值不可估量。可惜的是,画面大都斑驳陆离,相对清晰的地方也影影绰绰,已经了无痕迹的地方只能给游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据看寺人介绍说,他在几十年前见过壁画的完整面目,那时壁画看起来远比现在色彩艳丽。有一年来了一群专家,说是要保护壁画,在壁画上面喷涂了一种透明的保护漆,可是结果适得其反,壁画没有得到保护,反倒遭受破坏,颜色越来越暗了。据传壁画用的全部都是天然矿物颜料,估计是与喷涂物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色彩变异,想来真是痛心。我在想,如果参照有的地方文物保护的做法,给这些壁画加上玻璃罩也好,最起码可以防止游人用手触摸和不小心的磕碰,可惜……
在寺内观瞻逗留两个多小时后,大家带着余兴和留恋,踏上归途。一路之上,我的脑海里依然闪现着那优美的壁画长卷,万般品味,意犹未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人在创造,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我辈岂能逊于逝者,务必要珍惜光阴,开创未来。
文字责编:王志秀 图文编辑:小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