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110德国15-17世纪经济
德国15-17世纪经济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4-15世纪,德国经济一度处于繁荣昌盛时代(" 德国在1470-1530 年在经济方面处于欧洲的首位")。这时,城市的行会手工业兴旺,产品驰名国外市场,商业十分发达,对外贸易也很活跃。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并在农村中广泛推行代役租制。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德国的纺织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但15世纪以前,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英国、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先进的欧洲国家。而且从16-17 世纪,德国经济却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农奴制又重新复活了,直至17世纪末叶,德国经济才逐渐地恢复、活跃和发展起来。
1.德国经济的衰落与农奴制的加强
14-15 世纪,德国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当时,手工业发展,商业交易活跃,汉萨同盟贸易兴旺发达。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并在德国农村中广泛实行代役祖制(指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地理大发现以后,在德国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但是,16世纪初期,当荷、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封建制逐渐瓦解,资本主义产生的时刻,德国的经济却逐渐地衰落、停滞了,农奴制也重新复活和加强起来。
造成德国经济衰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世界商路的转移
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西方各国的商船不再经过德国,而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从此,荷兰及英国一跃而成为新商路的枢纽和中心。由于世界商路的改变,贸易中心也从威尼斯、热那亚、汉堡等城市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世界商路的转移,导致了德国城市在欧洲贸易地位的下降和汉萨同盟的衰落,也造成了德国工商业的普遍不景气。" 世界贸易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一世界历史性事件对德国的贫困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战争
16世纪,德国在农民战争后,封建割据和统治日益加强,这是德国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导致了瑞典、荷兰分别占领了德国在波罗的海与北海的出海口,从而阻碍了德国和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这也是德国工商业迅速衰落的原因。
(3)农奴制的恢复
15世纪时,德国各地废除了农奴制。16世纪,农奴制在德国又重新复活和加强。封建地主加强对农民的掠夺和奴役。直至17世纪中叶," 农奴制度现在成了普遍的制度。自由农民正如白色的乌鸦那样少见"。同时,"农奴制的普遍恢复是妨碍17和18世纪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原因".在德国,农奴制是一种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对封建主(方牧)的依附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剥削制度。
在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德国的封建领主采取措施加强了农奴制。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强迫农民为农奴。农奴制在德国复活后,贵族地主阶级强迫农民接受奴役性的条件,农民被迫从封建主手中领取份地,并对封建主处于人身依附地位,从农民变成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二是强迫农奴从事劳役。在农奴制下,封建主为了剥削农奴剩余劳动,强迫农奴承担劳役,进行超经济剥削。地主强迫农民每星期服役3-4 天。
三是任意惩罚农奴。封建主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特权,对农奴进行莫须有的惩罚,没收农奴财产,甚至出卖农奴。
四是强迫农奴交纳赋税。德国封建专制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强迫农奴交纳赋税,提供徭役。
五是农奴处境恶化,生活极端贫困。促使德国农奴制恢复和加强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封建统治加强、价格革命、圈地运动兴起等。但农奴制的复活和发展,在德国各地是不平衡的。在西部地区广泛实行代役租制,而在易北河以东的东北部地区则普遍实行劳役制。
在德国的农奴制下,由于封建主加强对农奴的奴役和剥削,使农奴处境日益恶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使德国的农业和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
2.工商业的兴衰演变
14-15 世纪,是德国工商业的大变动时期,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工业的发展从兴旺走向衰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德国的手工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15世纪末以前,德国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城市的行会手工业,如纺织业、采矿业、玻璃制造业、雕刻业、印刷业、武器制造业等行业都很发达,一度驰名欧洲各国。其中,毛织业和麻织业等行业更为发展。它的产品在德国和欧洲都享有声誉,有些产品远销世界市场。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代役租制(实物和货币地租)的普遍实行,加速了农奴制的瓦解过程。
自从16世纪以来,由于农奴制的复活等原因,使德国的手工业生产日益衰落、萎缩。例如,德国的奥格斯堡市,在16世纪初期,计有手工业织工6000多人,至17世纪初,仅有织工500 多人了。各个城市手工业的织布产量亦减少了90%左右。
(2)商业的发展从繁荣转向萧条
15世纪期间,德国的商业兴旺繁荣,是仅次于英国的欧洲商业最发达的国家。国内商店林立,商品交易活跃,市场购销两旺,对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德王查理等人通过建立各种城市同盟,如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等组织来发展对外贸易,其中汉萨同盟名震欧洲。所谓汉萨同盟,就是指1358年的德国北部各城市商人为保护商业贸易活动而共同组成的城市同盟,计有160 个城市参加同盟。在布鲁日等城市设有商站、货栈及专职商业人员。卢卑克城是汉萨同盟的盟主,经营的商品有粮食、毛皮、木材、呢绒、葡萄酒、金属制品、奢侈品和农产品等。15世纪期间,它控制了50%的欧洲大陆贸易,全部掌握了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它成为南北欧之间的贸易中介和桥梁。汉萨同盟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德国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因地理大发现,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转移,使德国南北部各城市在欧洲贸易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汉萨同盟也日益衰落。1669年,汉萨同盟解体后,德国商业也随着衰落,一蹶不振了。大量德国商人地位下降,变为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商业资本家的业务代办。从此,德国商业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昌盛和自主经营的面貌。
(3)工商业行会获得了连续的发展
德国的行会象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行会一样,都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行业组织形式。近代前期,德国行会组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特点是行会组织数量增长,会员人数扩大。德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建立了各种行会组织,它一般分为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两种。在15世纪后期,德国的汉堡、卢贝克、法兰克福、吕纳堡四城市计有行会114 个,17世纪扩大到166 个。参加行会的人数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50%左右。这个时期,行会在反对封建领主压迫和发展工商业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自16世纪以后,当英国等西欧国家控制行会发展的时候,德国的行会仍不断发展,行会控制着工商业活动,维护原有行规。一些行会组织的关门主义和排外倾向不断增长。有的行会组织利用各种手段对行会组织以外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进行排挤、打击和迫害。各个行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范围的争执和矛盾,也日益激化。所以,行会的封建垄断性,开始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制约着德国经济的进步。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初步发展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逐渐地萌芽,缓慢地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农经济的分化
15世纪,德国的经济比较发达。在农牧业中广泛推行的代役租制和劳役制也日趋解体。16世纪,德国在农民战争和三十年战争后,农奴制又复活了。
封建主在农业中实行分成制,加强剥削雇工的劳动。所以," 分成制可以看成是由地租的原始形式到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由于贵族地主阶级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圈占农民的份地,建立庄园经济,这导致了自由农民的两极分化,一些人富起来,变成资本家。大多数人破产,变成流浪者、雇农或雇佣工人。这为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城市手工工场的出现
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在德国的纺织业、采矿业、金属加工业中,先后出现了毛织业手工工场、麻织业手工工场、采矿业手工工场、金属加工手工工场等。这样,在德国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德国的手工工场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其他国家的手工工场。16-17 世纪中叶,由于德国经济衰落和封建制度加强,束缚了德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成长。17世纪末,德国的工场手工业重新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逐步缓慢地发展起来。
(3)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实行代役租制及农村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农村家庭手工业工场。在工场中,手工业者从事纱线、花边、毛麻织物等产品生产。农民或家庭手工业者从包买商手中领取原料和工资,为包买商加工产品,于是农村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商业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这样,在德国农村中,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16-17 世纪,因德国经济衰落,农奴制加强,阻碍了农村手工工场的发展。17世纪末,随着德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工场手工业又重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