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朝到清朝的一个推想
中国历史上的强大,即使是外国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列举了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认为中国重要的发明技术不止“四大发明”。……直到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诞生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也就是说,一直到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整体上是世界领先的地位。那么,十七世纪,中国发生了什么?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十七世纪的中国,满清入关,清朝建立。
满清建立以后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文化灭绝政策。首先是“留发不留头”,肉体消灭有独立文化人格的读书人。有人统计,满清一朝,先先后后杀了数亿汉人。
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么基本上有点文化节气的汉人已经被残杀殆尽。所以清末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要知道,我们中国可是从汉唐就普及了类似当今社会的义务教育。清朝的这种倒行逆施之惨烈可想而知
其次是精神、文化上毁灭。以编纂《四库全书》的名义,大肆毁损、修改不利于其统治的所有汉典。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本书可能承载的就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文明成果。在书籍并不想今日如此普及的情况下,这些藏书的毁损其实就意味着相应文明成果的断绝和湮灭。
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资料来自网络百科)
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彻底从中国消失,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
后来有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英国,俄国,德国,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都没有!
也就是说,一本中国人写的科技著作。全世界都有,唯独中国没有。这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共产党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满清时代——中外反动派联合起来的时代。换而言之,满清一朝我们看见的是对外摇尾乞怜,纳贡称臣,割地赔款。我们看不见的是它把偷偷把华夏文化无偿转赠给西方列强的行径。
比如,二进制的发明人莱布尼就是通过当时在中国的一个传教士白晋,了解了易经文化中的两仪思想,而后发表了自己的二进制论文。
但是有意思的是,易经毕竟是高智商学问。莱布尼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皮毛上。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量子计算机,而量子学术为什么在中国发展的很好,根本就在于量子思想本源在中国。就象莱布尼用二进制来替代两仪制,试图掩盖思想来源一样。西方人用量子这个概念,也是试图掩盖其思想理论来源。
其实二进制可以看做是斗争型两仪制,所以它只有0和1两种状态,所以二进制计算机多任务计算时,是串行的方式;而量子则是共生型两仪制,所以量子计算机是并行计算,计算效率更高。
但无论是二进制还是量子纠缠,其实都是两仪原理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而这仅仅是九牛一毛的一个例子。
但是西方列强的窃取中国科学文明绝不仅仅在满清一朝。事实上,西方对中国的学习和觊觎很早就开始了。我们以唐为例:
当时的长安,是绝对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据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的《通典·边防典》记载:当时来到长安与唐建立联系的国家、政权和部族有近两百家,而且来自以中国为中心的四面八方。我们知道,现在我们说全世界一共不过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后世有史学家将长安称之为万方辐辏的长安,这绝不是一个完全的文学描述。
据统计,仅南亚、中亚、西亚使团就来访343次,每团少则数人,多则数百人。东亚地区,仅日本一国,先后派遣唐使19次,每次都是数百人。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我数年前遇见一位来中国放学的留学生,他递给我的名片上依然赫然印着“遣唐使”三个字。你可以想象当时唐朝影响的宽广。
唐朝海上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由于从广州入境的外国人太多。唐朝专门规定:“由海路朝者,广州择首领一人,左右二人入朝。其他同来的使节要停留广州,不准同时到京城长安。据苏莱曼《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当时停留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外国人,一个时期竟然高达12万人以上。
唐朝僧人鉴真东渡日本路过广州时,也记载了当时的盛况,他说:“江中(珠江)有波罗门、波斯、昆仑等船,不知甚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货如山,其船身六七丈。狮子国(斯里兰卡)、大食国(阿拉伯)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由于海外贸易频繁,唐王朝专门在广州设立的市舶使,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到了宋代海外贸易就更加发达,也就由此产生了很多近海发达城市。宋朝承袭唐制设置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但是设置的城市已经从唐代广州一家发展到包括广州在内的广州、泉州、温州、明州(宁波)、杭州、澉浦(今海盐)秀洲的华亭(今天的松江)与青龙镇(青浦)及上海、江阴、和密州的板桥(今天胶州境内)。沿海新兴城市之多,远超唐代。
所以,研究世界贸易史的学者珍妮·阿布-卢格霍德在他的研究专著《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的世界体系》一书中说,13世纪欧亚世界包含着一个巨大的贸易系统,这个系统最主要的发动机就是中国。
宋朝灭亡之后,元朝的繁盛已经不能和唐宋相比,但就这样,欧洲人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发出了这样的惊呼“人置身其中,自信置身天堂”。
试问,对于一个侵略成性,以做海盗为荣耀的欧洲文明,当它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区域时,它会 不动心吗?所以,国内已经有学者指出,所谓哥伦布出发寻找印度,其实就是在找中国。
当然,当时中国的强大,足以让欧洲小偷胆寒,所以他们的觊觎仅仅停留在学习和其他方面
那么,是什么方面呢?
那就是培植汉奸,寻找最早的买办。
所以,明代是一个关键。明朝的科技仍然领先世界,郑和七下西洋展现出来的令今天的科技界都很瞠目结舌。
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说句玩笑话,就是大到大家不敢相信。
因为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宝船约为长44丈,宽18丈。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长大约长140米,宽约60米。这的确是个庞然大物,也难怪有人质疑。说实话,如果不是长城现在还在,我们也很难相信秦朝时期居然能有如此浩大的工程。
我们不是船舶专家,不适合参与专业的讨论乃至辩论。不过我们可以借鉴武汉工程大学船舶学院顿贺教授的思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思路一是做横向的比较:
大致思路是这样,如果说《明史》由于种种原因,记载有误。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同时代的其他史书的记载,毕竟所有同时代史书全部出错的概率应该很低。
顿贺教授给我们推荐了同时代的《瀛涯胜览》《客座赘语》(明代顾起元(1565-1628年)所著的史料笔记,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国榷》《郑和家谱》等古籍,他们也都记录了郑和宝船大体同样的尺寸。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瀛涯胜览》,他是是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第四、六、七次的通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翻译,马欢写的航海笔记,其真实性不容小觑啊。
思路二是做纵向的推理。
就是从历史纵向的角度来看明代以前大船的尺寸。如果说郑和宝船的尺寸是凭空捏造的,那么他在中国船舶发展史上一定是一个横空出世。
换句话来说,就是在这之前都是小船,突然冒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船,那就可疑了。反之,如果船的尺寸循序渐进,那么就非常可信了。
换而言之,就是看看历史的记载,明朝以前的造船的尺寸与明朝郑和宝船尺寸有没有历史连贯性。
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我国从周朝就有了造船运兵的举措。
在《太公六韬》中就有“武王伐殷,先出于河,吕尚为将,以四十七艘舡济于河”的记载。《史记·周本记》载:“武王… …遂率戊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后汉书·公孙述传》所说汉武帝“又造十层赤楼帛兰船”,是比楼船更大的船,如果每层按2.3 m计算,加上型深,船的高度近30m,长度有可能超过50 m。
战国时期,晋国有“飞云船”、“小儿”、“先登”、“飞鸟”均“相去五十步”,一步为多少呢?周代1步= 8尺,秦代1步= 6尺,旧制以营造尺,1步= 5尺。按秦1尺= 27.65 cm计算,则船长可能为69.12 m。
到了晋代,水密舱壁、拍竿、车轮舟、指南舟出现了。船也很大,据《晋书》、《太平御览》载:“… …乃作大舰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马在船上不是也不是走,而是奔驰,疾跑,船小了行吗?
宋代龙舟就更大,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大龙舟长三、四十丈,阔三、四丈,以宋尺计,船长即是92.16~ 122.88 m。宋代打造的车船大的达36丈,即长110.59 m。
椐唐志拔《中国舰船史》:“荆湖北路安抚使刘洪道根据俘获起义军的王忠、袁海等人口供,给高宗的奏折上记载:诸贼(起义军)寨已有大小车船共29只,及创行打造大车船15只,每只各长100步,底阔3丈,高3丈5尺,板厚七寸,各要四月半先造成底,推入水,候五月尽船就”显然船长为100步的车船正在建造之中,只是还没有下水。100步在宋代等于153.6 m(宋1步= 5尺)。
元代大批量造船为明代造船业发展进一步奠定了技术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明代是中国古代造船业鼎盛时期,工艺水平,船体结构,造船能力比唐、宋、元更加先进。
郑和大号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按明尺1尺= 0.282或0.311m计,宝船长125~ 138 m)不比宋代最大龙舟最大车船大,从文献上看,至少在宋代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船舶长度超过100 m的大船,为何事隔几百年后,在处于中国古代造船业鼎盛时期的明代反而变为不?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大龙舟长三、四十丈,阔三、四丈,以宋尺计,船长即是92.16~ 122.88 m。宋代打造的车船大的达36丈,即长110.59 m。
其实还有一个最好的佐证: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拥有如此强大海军的明王朝,为什么后来又颁布了“禁海令”,规定“片帆不得出海”。这是明王朝闻到了内外勾结的味道了吗?
明王朝的强大,以至于明朝灭亡数百年后的古董火器,都比当时清朝的制式武器还要先进。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随军西征时于陕西凤翔一带发现了明朝末期留下的“开花炮弹”。他忍不住感叹道:“这等武器已经在中国存在了三百多年,若有人能关注此类武器,又怎么会任由倭人远渡重洋数十年来欺压我国呢?”
所以,当时还是原始部落的满清是如何才能灭亡如此先进的大明朝呢?没有内外勾结可能吗?
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推想:
在漫长的中外交流中,中国的强盛、富足,引起了各路小偷的觊觎。但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内部的团结统一,这些小偷是没有机会的。
但是元朝改变了这一点,由于元朝施行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使的中国内部开始分化。可以说,中国有汉奸从元朝开始
明代是各路小偷勾结汉奸培植买办实力的时代,也是明朝力图复兴中华正统的时代。所以,你会看见明朝很多非常矛盾的现象:一会七下西洋,一会片帆不得出海;甚至雇佣基督徒占据朝廷高位。这其实都是各路势力角逐的结果。
明朝末年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熟的时候,所以你会看见那使的大明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中国反动势力选取了满清作为代理力量(因为愚蠢,以便于日后控制),所以近年来有历史发掘证明江浙富豪与满清经营生意的过往。最终灭亡了明朝。
但是满清入关之后,也害怕自己被人控制,所以实行了文化灭绝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杀掉聪明的汉人(无论是不是资助他们的汉奸),另一方面也与西方势力勾连,形成了国奸集团,达成协议。所以,慈禧太后才会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当时之所以能达成协议,是因为西方和满清在文明程度上八斤八两,中国历史上的强大还有震慑力,这个时候的西方也只满足偷点,拿点。
而清末,欧洲小偷偷师学艺成功,和满清实力巨大悬殊,欧洲小偷已经从小偷心态变成了江洋大盗的心态,他们已经不满足小打小闹,他们想直接占领,取而代之。
但是剧本没有按原先计划发展。中国共产党一枝独秀,结束了从元朝到清末内外勾连的历史。
所以,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意义非凡。
当然,以上只是推想,还需要历史资料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