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指数代表什么,中国是如何统计这一数据的?看完文章来了解|知山教育

原标题:走进群众内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经济复苏步伐的天气预报

作者:知山教育(EH教学小程序)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经济学界担心国内出现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紧缩和失业情况。但我们现在回头来看,能发现当时经济竟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甚至面临着通胀的压力。这背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角就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性

二战后一段时间内,美国消费者显示出了对未来经济的极大信心。美国发了战争财,老百姓手中有钱,都选择将自己不断增长的收入直接拿去消费购物。

强劲的消费力意味着旺盛的总需求,而战后美国也取消战时物价管制,导致当时的物价水平一度上涨,通胀水平一度飙升至近20。消费大增的同时,美国居民储蓄率一度从1946年第一季度11.7%,降低到1947年第二季度的2.2%。

(美国二战后通胀水平)

这就如同去年我们国内倡导的内循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一样,用美好的愿景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提振国内百姓的信心水平。如今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可以说是拉动宏观经济的关键,消费者对于未来充满信心,才可能大胆消费,因此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现代社会中越发受到关注。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

如今各国都有各自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甚至机构也会推出自己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无论何种消费者信心指数,其都是测量消费者"信心"这一主观心理的客观手段。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都是对消费者发放问卷调查。问卷通常以经济发展形势家庭收入就业物价水平消费或购买意愿为主题,消费者需要就现状的看法以及未来的预期进行评价。每个问题通常由三个答案:积极的、消极的、中性不变的。

(中国近一年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

指数通常以加权平均法得出,结果以百分点表示,随着具体计算方法不同,指数的取值有两种,一是取值在0-200之间,100是中值,表明消费者的信心或者情绪处于一种中立的态度。0表示极度悲观、200则表示季度乐观情绪。另一种则是取值0-100之前,50是中值,0与100是看法的两个极端。

在中国,调研方式大多以电话调查形式展开,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70岁的居民,样本量700-1000不等。但由于各城市经济水平不一致。目前编制该指数的时间还不长,因此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县的统计机构还没有正式发布地方的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重要性

通常数据上涨,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的前景看好,存在潜在的消费动力。 这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走强,就如同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例子,消费者信心指数会提升通胀的预期,央行在未来或将提高利率,相应的主权货币就会相应走强。

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一项前瞻性指标,能辅助交易者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式。在实际经济未变坏变好前,百姓的钱袋子和情绪是最直观的。这也有助于去判断其它国家的未来经济前景。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分析都是纸老虎,需要从科学的统计结果中去判断经济形式是否呈现复苏步伐,未来的通胀水平是否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