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首问:楼市调控因城而异,产品王牌怎么打?

博志成咨询管理中心  刘峻

编辑 | 小博君

引言

综合行业总体下行压力加大、未来高位盘整、城市加速分化成为常态的市场预期,央地调控不离“稳健发展”、“因城施策”倚重城市政府智慧的调控预期,当前的居民收入状况和消费(投资)预期“性价比”将成2019年热点词汇。

当前,房企必须舍弃“维房价上涨不能发展”的观念,培育政策研究能力和战略决断力,准确把握政策核心,避免捕风捉影,聚焦精力,回归产品本身,或通过整合、合作等方式,“解构刚需”、“回归产品”、“重新定义性价比”、“选对城市”、“精准定位”、“成为智慧发展商”。

 01

顺应趋势:调控因城而异,楼市震荡前行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思想,菏泽、广州、杭州、佛山、衡阳等城市放松调控,分别就“限售”“限转”“公积金贷款”“限价”等进行调整,接连引发市场热议。其后,考虑到市场信号解读导致偏离中央“稳预期、稳量价”的目标,衡阳最终撤销“暂停限价”文件。

一时间,窃喜、焦虑、迷茫、蒙圈情绪涌现。

中央定调“房住不炒”,虽高压严控阶段暂去,但并不表示已完全舍弃短期调控工具,“限或不限”,要根据市场情况等综合考虑,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由此可见,即使小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放开限制”,短期内的市场震荡将成常态,所以,没什么可侥幸的。

一场考验地方与城市政府调控智慧与房企城市战略布局的考试,已然在全国范围敲响了开考铃。

博志成研究院认为,未来五到八年,行业总体高位盘整、高位震荡,城市分化更为明显,而进对城市是第一位的,而这就意味着,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都有机会,关键是找准定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战略智慧能够帮助企业看准城市红利;同时,企业更要坚定战略方向,不论是“进”还是“退”,一旦看准,就要执行到位。而只有成为“智勇兼备”的企业,才能活下去、活得更好。

 02

选对城市:向“供给侧改革”深挖城市机遇

通俗地来讲,住房制度改革带来商品房蓬勃发展的20年黄金期,但完全的市场化,导致房价高速增长,住房作为投资性资产的集聚化在突出强化,金融属性过于突出,保障性偏弱。政治上,住房是一种基本权益。因此,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住房工作被纳入民生保障范畴,凸显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再定位与行业发展的底线。

针对既有的供给结构,政策调控思路有两条:

一是引导空置房、存量房的流通,限制拥有多套房;

二是强调“租售并举”,加快培育租赁市场,发挥国企带头作用,深化改革,在“供给侧”增大公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数量和比重,满足低收入人群需求,缓和社会阶层矛盾。

房住不炒,居者有其屋。这是国家稳健发展、长治久安的要求与保障,这就意味着,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人,都要有自己的居住生活空间。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近日表示,我国2017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平方米,折算成使用面积仅24.6平方米,从这个指标来看,要达到日本2008年的水平,还要多建约186亿平方米的住房,过程需要大概15年的时间。

由此来看,未来房地产行业,不论是新房开发端,还是存量运营端,发展的空间依然可观,这是乐观的一面;但同时,城市分化是大势所趋,房企要在关注宏观的同时,研晰城市的政策及环境,匹配企业资源,选准城市,才能事半功倍;不仅如此,更要关注住房供需结构失衡与“刚需”的结构性变化。

 03

回归产品:解构“刚需”,盯准客户,适配需求

具体到产品定位层面,一般性商品房的主要购买群体,应在社会保障水平以上,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中等收入群体,且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对于提高社会稳定性、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增长等等,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条逻辑线下,对于有较好支付能力的购房者,限价可能导致购买力释放受阻。在给定的价格线下,开发商出于规模和成本考虑,必然牺牲产品多样性、改善性、独特性,有较高要求的购房者“买不到好房”;同时,收入水平较低、购房价格敏感的购房者,则会被挤出,“买不到房”。“稳健发展”,意味着既要保持市场活力,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改善,又要抑制“投机”,防止过快过热。

回到商品房开发,当房企明确其目标客群,具有购房能力的购房者的问题不在有无房子,而在有无“合适”的房子。房企的社会使命,不仅在于提高人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更在于发挥各自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战略经营,通过打造居住空间提升生活品质,而这正是房企生存、升级和转型需要把握的机会空间。

“因城施策”“长效机制”关键词下,地方各城市业已推进“分类供给(增加保障房供地数量或比重)”和“定向宽松措施(定向放开限购、限价)”,博志成研究院认为,考虑到我国住房需求结构,作为楼市调控的“五限”工具之一的“限价”,将彻底告别一刀切,不仅因城而异,也将因产品类型、购房主体而“分类调控”;以期实现总体平稳发展,民生需求得到保障与改善。

图:产品定位关键词

制图:博志成研究院

从供给侧来看,公租、廉租、经济适用房等主要发挥民生保障作用,提供给低收入人群和困难家庭;普通商品房主导发挥改善性功能;而两大类下,考虑到消费与投资两个方向,产品丰富性和价格弹性发挥空间较大。

 04

智慧赋能:重新定义“性价比”

对“刚需”的精准把握是必要工作。换句话说,在向存量时代转型过渡的阶段,即使没有“限价”,拼价格也必须拼出新意、拼出“实惠”。至此,产品品质需被置于相当的高度。

住房的舒适、便捷,离不开科技化、网络化、数字化支持,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住房的智能化也是诸多消费者的关注重点,以普通商品房开发为主业的开发商,从客群把握和产品定位出发,便不难发现各自的生存空间。

在商品房住宅业务升级方面,金茂、万科、华润、龙湖、碧桂园、旭辉等等都已有所布局,在科技、生态住宅领域领先。

以金茂府2.0为例,提出两大升级方向——绿色健康与智慧科技,融合智慧数据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两大驱动,产品包括建面165-195㎡的科技平墅和建面约118-135㎡纯板式精智洋房;朗诗自始以“绿色”为标准,同等位置,可以实现相对其他楼盘20%的溢价,而市场接受度依然很高。

事实上,“绿色”和“智慧”的应用对象和场景十分广泛,可视具体产品类型和层级适度匹配,尤其在技术成熟以后,公租房、保障房的智能化,也并非小众,且在公租房、廉租房的数字化监管方面,已迅捷开展。

此外,BAT们(百度、阿里、腾讯、小米)也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加速推进,甚至自己买地做自持。

由此观之,当住房产业链拉长,“泛地产”与“创新领域”概念深度融合,将出现更多新产品,将智慧赋能战略与产品,企业才能重新定位,性价比,在地产新时代,在2019新环境、新战场,抓住更多的机会,当然,跨产业的进入也必然预示着房企的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都将扩大。

因此,重新定义“性价比”,将智能、科技、宜居、人文、智慧融入住宅,有针对性地高附加值,是房地产开发商成为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商的必经之路,自此把握未来三到五年的过渡窗口期,积蓄力量迈进存量黄金时代。

结语

迎战地产新时代,企业必须多维思考——不仅在战略布局阶段,更要考虑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市场成熟度及其所处周期以及未来政策动向,不同城市的机会空间各异),同时,必须反观企业自身规模和发展阶段,……抓准机遇&选对城市&选准产品,做到“解构刚需”、“回归产品”、“重新定义性价比”、“选对城市”、“精准定位”、“成为智慧发展商”才能在新的战场用好、打好产品王牌,在竞争中保生存、谋发展。

【开年宏篇  说透2019】2019如何把脉房地产市场的趋势与走向?1月12日-13日,博志成【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与战略总裁峰会】即将在上海精彩开讲!开年之初,博志成诚邀权威政策研究专家、顶级企业家、行业实战专家,携多年经验与智慧,一同沪上论道,只为说透2019年房地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