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从领导秘书到封疆大吏,再到一介白衣!此人做了什么?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2-24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王莽 天凤五年 公元18年
以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见,问到部方略。
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筦,税山泽,妨夺民之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部,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租赋,冀可以解释安集。”
莽怒,免兴官。
【译文】王莽任命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接见并询问他到任后的施政方略。
费兴回答说:“荆州、扬州的百姓,大都依靠山林湖沼,以捕捞、樵采为生。前一段时间,国家推行六筦制度,征收山林湖沼税,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加上连年久旱,百姓饥饿穷困,所以沦为盗贼。我到任后,想要明令晓喻盗贼,返回家园,贷放农具、耕牛、种子,粮食,减免他们的税赋,希望可以解散、安抚他们。”
王莽勃然大怒,免掉了费兴的官职。
【解析】一、注释
1.大司马司允:王莽新设的官职,大司马的下属,位同长史,当时的大司马是陈茂
2.荆州牧:西汉时期并没有州牧,这是王莽改设的官职。只有刺史,刺史只有监察权,州牧有行政权,权力非常大。荆州下辖南阳、江夏、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国,共六郡一封国。
3.六筦:王莽新设立的名目,盐、铁、酒专卖,铸钱和山泽税等制度。什么是山泽税?就是山河国有,禁止私自上山下河,设有关卡,连上山砍柴、下河捕鱼都要收税,一旦发生饥荒,老百姓采不到野果,抓不到河里的鱼,无法补充食物。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饿死,要么反抗,成为盗贼。
二、费兴为什么被撸掉了?
这篇材料讲的是费兴的事,费兴以说话大胆而被王莽赏识,最终又因为说话大胆而被王莽废弃。
《资治通鉴》:孔仁、赵博、费兴等以敢击大臣,故见信任,择名官而居之。
从大司马司允到荆州牧,从京官副手到封疆大吏,王莽对费兴是寄予厚望的,但费兴对于王莽的了解还是不够通透,因而导致一言不合就被一撸到底的职场惨剧。
从王莽的角度看,王莽为什么大怒?有三个原因:
1.费兴否定王莽的制度
六筦制度,是王莽制定的政策。不管这个政策的好坏,否定政策就等于否定领导。就算是普通人,当面遭到否定,也是一件非常挂不住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身为统治者的王莽。
费兴当面指出王莽政策上的失误,其实是高估王莽了。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唐太宗却只有一个。很少有皇帝能够容忍大臣批驳自己的错误,这不光是面子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被人批驳不仅没面子,更会使自身威严扫地。
如果领导丧失威严,统御组织的难度就会指数级上升。
2.费兴不了解王莽的难处
费兴治理荆州的政策,是上策,是根本政策,非常的儒家。但是王莽却大怒,这是为什么?
这并不是王莽不识好赖,而是明明知道这是好政策,却无法执行。为什么无法执行?因为中央没钱。为什么中央没钱?因为改革没有成功,现在的新朝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一方面为了和匈奴作战,在边境上驻扎了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人吃穿用度,全部要财政供应,最后中央财政供应不下去了,又在当地搞粮,结果就导致边郡大饥荒,人相食。
《资治通鉴》:缘边大饥,人相食。谏大夫如普行边兵还,言:“军士久屯寒苦,边郡无以相赡。
另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已经穷到了连俸禄都发不出来的地步。
《资治通鉴》:先是,莽以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紧缺到崩溃的边缘,荆州是大州,一直为中央提供丰厚的税收,如果这时荆州突然减税,马上就会导致中央财政进一步崩溃。
那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要和匈奴作战?因为王莽要集权,要通过战争转移矛盾,通过战争掌握一支可靠的军队,以军队来推动改革。
所以,这个时候,内忧外患,在王莽眼里是阵痛区,抽地方的血补充中央的政策是正确的,但费兴不理解,和自己的政见相悖了,所以要撸掉费兴。
3.费兴自作主张
当时的情况,由于财政上的紧张和政策上的步步紧逼,王莽政权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度正在衰弱。王莽此时需要的,是一个政治上可靠的州牧,是一个听话的州牧,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州牧,而不是一个自作主张的州牧。
费兴上来就兜售自己的执政观念,而完全不在乎王莽心里的想法,这样的人如果放到荆州牧的位置上,是无法执行王莽的政策的。
所以说,费兴的失败点之一,就是在不了解领导思想动向的基础上,过早的表露自己的政治倾向。
如果费兴能多句嘴,问一问王莽,您派我去荆州,是以安民为主呢?还是以收税为主呢?之后再闭上嘴多听少说,也不至于被撸掉官帽子。
官帽子被撸掉了,成了平头老百姓,就算你再想造福百姓,忧国安民,也没有这个能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