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母校~八面槽小学
八面槽是指金鱼胡同西口至灯市口西口一段称八面槽。我的小学母校《八面槽小学》就坐落在这段距离之间的路东。
据传、早在明代,这条街中间的水井旁,有一八面形饮牲口石槽,故有此名(另一说法:这条街共设有八处饮水石槽,供外地来京官员进故宫东华门之前在此为牲口饮水、休息处)。
我是1962年入读八面槽小学,念到1967年初转学。八面槽小学位于王府井大街74号。解放前原名叫《惠我小学》,是个教会学校。校区位于天主教东堂南侧,穿过一座圆拱门就是教室区。东堂的建筑风格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式建筑,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教堂高处刻有“惠我东方”(想来小学由此得名),其下刻有“1905”。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堂体占地面积约2387平方米。是继“南堂”之后的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建筑属罗马风格,为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坐东朝西,面阔25米,共约30间,坐落在青石基上,堂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大,两旁小。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直径65厘米,堂内两侧挂着耶稣受难受难始末多幅油画,玻璃是欧洲式花玻璃。
教堂里的神父是一位和蔼的人,由于年事已高,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从王府井方向回教堂的路上摔了一跤,治愈后身体每况日下,不久死于文革期间,灵柩(棺材)就停放在教堂的正门北侧,深棕色的棺木按中国传统规格制作,很厚很结实。
文革前,每逢周末就有许多不同身份的人前来教堂做礼拜。会有专门针对想了解和加入天主教的兄弟姐妹们开设的慕道班——北京教区的神父、修女和修士为慕道者讲解天主教的有关知识,众多热心老教友不辞辛苦地赶来对慕道者进行帮助和引导,并于每年的三次大瞻礼为慕道者举行领洗仪式。
每逢周日或宗教节日,那悠远的钟声、众信友的祈祷声、浑厚的管风琴声和唱经班的歌声荡漾在王府井的空中,无比圣洁、美丽。
这座庚子年以后的建筑在文革中曾遭破坏。记得教堂穹顶上的三个大小不同的金属十字架是凸起的双层轮廓边缘,遗憾在文革时被砸掉丢弃,文革后虽已修复,仅是平面光滑的远不如之前的考究。加之堂前区域重新规划,绿草茵茵,真是闹市商业区中一处静心圣地。前些年街道拓宽,教堂原来红色院门保留在原处不动,可就到了新马路的中间,车辆绕行,景观别样。
记得教堂的东面(教堂门朝西,也就是教堂的后面)是学校的足球场,我是校队的守门员,当时最好成绩是北京市第六,东城区第三。所有的体育课也是在操场完成。靠近北墙下面有一排乒乓球台子。音乐教室设在后操场,避免音乐吵到上课的同学。上课铃声是电铃,遇到停电,老校工就用手摇的铃铛通知上课。座椅和课桌是黑色连体的,桌面是个盖,可以掀开将书包放在课桌里。一个人动,旁边的人就能感觉到,邢台地震那年就以为是同桌在动,非常明显。那时教室里已用上了荧光灯。
八面槽南北不过一站地,当年也有几家京城知名店铺。南有鹿鸣春饭庄,北有萃华楼饭庄(印象中当时有猴脑吃),都是山东馆子,中间有一什么“祥”绸缎庄,鹿鸣春和绸缎庄解放后不几年就歇业了,没有多少人记得它们了。东安市场内的“素菜刘”,社会主义改造后迁到八面槽西堂子胡同口设店,经常顾客盈门。
小学生不会光顾大饭店和绸缎庄,印象深的是几家文具店,除了笔墨纸砚,还要买手工课所需电光纸、马粪纸、订书针之类。小学对面有元记纸店,老式传统,大小楷毛笔、仿影字帖一应俱全。一种名为“君子之风”的墨很便宜,可研出来发灰,专供小学生用吧,再好一点的名为“金不换”。在街北口,马路对面有亚美文具店,有些现代气派了。
椿树胡同口有一家高档的各色文具琳琅满目。
除了文具店,小学生常去的就是书店。解放不久,在八面槽南头,鼎鼎大名的开明书店在京开业了。可以买到《开明少年》杂志,后改为《中学生》。再就是可以买到从俄文译过来的科普读物,象伊林所著《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不夜天》、《书的故事》、《人怎样变成巨人》等等。后来这里改为国际书店(现外文书店)的图片门市部,那是外文图片实际就是苏联图片,有印刷精美的列宾、苏里柯夫、西什金、列维坦的油画,还有苏联风景明星片、地图、唱片和大幅宣传画。这些商品都是原版进口,却很便宜,苏联国内出版物定价就很低的缘故吧。改革开放初期大卖流行歌曲磁带。还有著名的华清池、利生体育用品商店,日杂商店等。
八面槽成了王府井大街一部分,八面槽小学后来也就改成王府井小学了。地处闹市,学校正门已改建为商店,校门开在了甘雨胡同,这是上一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据说、目前也和王府井连成一片改造成步行街了。这些也算是我所知道的八面槽六十年变迁吧。
学校校门和教堂
校门原是红色的,围墙为砖砌镂空非常欧式
教堂右侧(北侧)旁门。南侧即停放神父灵柩处
教堂内部
保留下来的校门
教堂美丽神秘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