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讲良心的事情【读书人】
导读
1.丁丁的糗事。
2.教育是讲良心的事情。
3.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得不止(政治哲学实践)。
4.每个人都活好,世界就会越来越好。
5.一个读完金庸和琼瑶全集的男生,一个细腻温柔的爸爸和儿子。
是否选择做这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世界需要这样的人。
“书中所写,都是我在乎的人和事……因着这些人和事,我成为现在的我。”
“当你真正在乎一个人一件事,尽管在做选择,但却往往'别无选择’和'非如此不可’。”
“如果拿走这些在乎,我会活得轻松许多……但真实的人生,每每要做重要决定时,我却感受到有些事情非在乎不可。如果不这样做,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就不再是自我期许的那个自己。”
01
丁丁的糗事
(音频,不在此赘述)我想,这些与他过往的阅读以及由此而进行的诸多思考与讨论分不开。
一样的月,不同的看月人,情怀当然别样。一个人的阅读、阅历沉淀而成的独特底蕴,不知不觉走进他的生命,滋润他的生活,默默领他前行。
02
教育是讲良心的事情
我们睁眼看世界,用什么方式看世界呢?
我们希望活得好,我们就要对自己的欲望和信念作出反思评估,并确保自己作出的选择是妥当的,
这些都由我们的价值观念决定。没有价值判断,人不足以为人,但不好的价值判断同样离人很远。
现代历史中,价值观念改变和摧毁无数人生命的事实已经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
如何形成好的价值观念呢?
一是探索;二是反思。
同时吾日三省,不懈地审视自己的心灵。
上一本书的作者周濂说过,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清算,一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斗,一个也许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认识你自己’的追问。
如果这样的探索和反思过程不足,我们很难理解自我,也无从肯定生命的价值立于何处。
大学应该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反思。
如果扩展到家庭教育,道理是一样的。
读童话有必要,认识和思考社会问题同样有必要。
2002年从伦敦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周老师组建犁典读书组。他们的方式也是先读书、讨论,必要时逐字逐句解读。
周老师期望做到的是一种主动参与和启发式的学习,这跟近些年大陆呼喊的素质教育相当吻合。
右:中间是作者和女儿,右边是上一本书的作者周濂,作者组建第一次犁典读书组,周濂当时作为博士生参加。
记得崔导说过,他之所以每周花三小时组织读书讨论,因为教育本该这样做,他只不过做了一个大学教师该做的事情。
难怪有人说,教育是讲良心的事。
良心,你的价值观念,会成为你持久奋斗的动力。
周老师一方面践行他的价值,另一方面又给学生们提供探索价值的空间。
是真正有良心的良师。
03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得不止
价值观念的实践,必须在社群中进行,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人是社会动物,人活在种种制度和人际关系中。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彼此的权利义务和合作所得应该如何分配等,是公共生活的首要问题。”
人们可以组成政治社群,也需要组成政治社群,那么人就不应该还停留在动物阶段而只有血腥争斗。
人们之间可以协商,根据一定的原则生活在一起,而且能很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人们除了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除了要面包,还要权力和尊严。
作者在添马公园给学生上课。
如果追求个人幸福是人们行动的唯一动机,则政治社群的规范很难建立。
正义、公平这些价值观念是人内在的本质属性和需求,需要激发、培育。
由于按需分配以资源无限为前提,现在看来,资源无限无法实现,那么按需分配也就遥遥无期,而人们的诉求不断,如何协调这一矛盾使大家好好地生活在一起?我们得善用人类累积的道德资源。
周老师身体力行,除了在学校组织读书组,请梁文道、钱永祥等公知、学者做讲座,他还举办博群书节、去书店举办论坛及各种形式的公共讨论、参与香港的政治治理,他希望通过培养出有公民德性的政治社群公民,将社会推进到公正,而不是指望一小撮政治和知识精英。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起社会对正义的广泛渴求。这种广泛渴求可以形成改革的力量。
在改革触及某些集团的利益又不得不进行的时候,这种渴求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可遇不可求的,可以依靠的力量。
上:新亚圆形广场论坛(嘉宾为钱永祥、梁文道)
人们经常以为小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甚至以为小政府就是任由市场调节,这与人们组成共同的政治社群的意愿相悖。
人们希望好好生活在一起,在目前阶段,考虑到老弱伤残,保证机会的平等、对社会财富进行不平等的分配必不可少,在这一方面,政府必须是大政府。
尽管在实践中遇到诸多障碍,周老师很清楚自己的价值。
他说,行于所当行。
或许,正确地解释世界,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在周老师当时从香港最热门的工商管理专业转到政治哲学就已经注定了。
04
每个人都活好,世界就会越来越好。
人不但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经济的急剧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一朝一夕的价值养成。
上周看到大学同学的朋友圈,福建很多幼儿园都有专门的自然教育实践,开辟一块地供孩子们种花草种玉米。
人不能离开自然,自然伴随人的一生。但对于今天在钢筋水泥中中长大的孩子来说,与自然共处、发现自然的美,可能确实是一件急需的、要刻意去学的事情。
周老师除了为新建楼宇破坏香港中文大学的人文理念呐喊外,他举办花节,拉学生们到樱花树下上课、假日和学生一起爬山……
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能这样感悟生命中一个个的美好,他们应该也会生出民胞物与的情怀,他们对生命的感悟能力、对生命的认识是不是会更深刻些呢?
这么说来,丁丁当时选择为山所拥的周梅以及周梅赋予人文气息的建筑,或许也是一直以来内在审美使然吧!
作者和女儿可静
周老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他不希望学生们成为象牙塔里的书呆子,也不希望学生们严苛自己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无论是散文还是学术论文,周老师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活好自己的人生。人只能活一次,当下即成为过去,必须活出自己的价值。
要活好,我们需要发展一些能力,包括理性与道德能力,感知世界和与他人沟通相处的能力,懂得爱懂得怜悯懂得公正待人的能力,还有想象和实践能力。
所以周老师一直倾注心力实践他心中的教育境界:让学问走进生命,让生命启迪学问。
如果一个人了解自己,有了足够的自信和视野,从而看到生命有另外的可能性,
知道制度也好,人生也好,不是只有一条既定的路。“有了这种想象力,人就有改变的力量”。
倘若学校学的和在社会中遇到的发生了冲突,也便能应对自如。
大学本来与外界就不同,如果大学没有了本应该有的理想和纯粹,世界也就乏味了。
05
一个读完金庸和琼瑶全集的男生,
一个细腻温柔的爸爸和儿子。
周老师小时在广东农村长大,中小学时千方百计看完金庸和琼瑶全集。
萧峰、杨过是他的偶像,“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深深地烙在他的记忆里。
我一直以为:读文学作品是隔着时空体验人情冷暖喜怒哀乐,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阅历,充沛情感。
丁丁有段时间抱着《目送》和《天长地久》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看,现在还放在他房间的桌子上。
我希望,这也是一颗温柔的种子。
高锟校长和中文大学的学生们
周老师文字摘录:
“(高)校长老了许多,一头白发,还留了长长的胡子,像个老顽童。我大声说,校长,你好,我是你的学生。校长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我。
我的心蓦地酸了……十八年前的记忆,在树影婆娑中,零零碎碎上心头。
我希望,当时光过去,人们说起高锟时,不要只记着他是光纤发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能记着他是我们的老校长,是一位真正的教者。”
作者记录4岁小可静的成长点滴。
最后,以我看完本书发的一条朋友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