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岸见一郎告诫家长们,养育孩子不该做的N件事 2024-07-29 07:30:12 父母不管不问的孩子,能有出息吗?能有远大前程吗?学霸出身的网红科普作家严伯钧,被问及关于自己的教育成功,父母在他的教育里做了什么?他说,感觉他们好像没做什么,且关键就是没做什么。 我们无法想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里,父母可以无为而治,任由孩子自己探索发展,那是因为我们对插手太多造成的教育负面作用,一无所知。岸见一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主攻方向是哲学。做了父亲之后,在育儿这件事上手忙脚乱,借由孩子上托儿所的契机,开始学习阿德勒心理学,并由此进入了阿德勒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研究中,目前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顾问。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是以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而撰写,作者在书名下写了一行小字——“跟阿德勒学育儿”,算是向师者致敬之作。父母管教孩子是职责所在,连《三字经》都在告诫父母“子不教,父之过”,岸见一郎却写书提醒父母“不管教”,真是奇葩? 岸见一郎其实作者岸见一郎的所谓“不管教”并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而是提醒父母把孩子看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不要过分插手孩子的人生。管教孩子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握好管教的边界。岸见一郎的“不”管教是指哪些呢?读完整本书,我总结如下: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表扬孩子岸见一郎认为亲子关系的前提,是表示承认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既然双方地位平等,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一种态度,孩子与父母成了上下级的关系。不主张批评孩子,原因有二:第一,批评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是无效管教;第二,父母批评多了,孩子否定的话听多了,会变得性格自卑又懦弱; 作为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是不是太少了,因为孩子有可能会为了取得父母的关注而故意犯错。不表扬孩子的理由是,表扬是一种外部评价,这会让孩子做事的动力来源于外部,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而且,岸见一郎还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并非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不表扬孩子,但是可以对孩子表示感谢和赞赏,这比表扬更能让孩子获得价值感和贡献感,孩子会更愿意去做父母感谢和称赞的事情。不要阻止孩子探索和犯错很多父母都会极力避免孩子的失败,这样做的后果是,父母阻止孩子犯错,其实等于转移了本该由孩子面对的课题。阿德勒说:“教育孩子就像是脚随时放在刹车上,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要贸然踩下去,不然就可能破坏孩子之前的努力。从旁守护比过度干涉对孩子更有帮助。” 因此,不要看到孩子身上有一点小毛病,就赶紧揪出来提醒孩子,这显得父母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父母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即便是做错了,让孩子亲身体验结果的方式比处罚、责骂来得有效。知道错了,谁还会故技重施,继续一错再错呢?不要逼迫孩子去学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应该清楚,就算是学习成绩不好,这一切的责任和后果也只能是孩子自己承担。“我都是为了你好才说这些的”,这不过是借着爱的名义来支配孩子。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些只知道为自己考虑的尖子生,即使从名牌大学毕业了,以后也会危害社会。 父母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可以为社会多做贡献,也是培养孩子广阔胸襟和远大格局的方式。父母可以想办法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是辛苦的,能做到寓教于乐是父母的本事。不要主动帮助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向父母发出求救或者求助信号,父母不要擅自采取行动帮助孩子。父母总是自以为最了解孩子,但是未必。举个例子,孩子正在搭积木,遇到了困难,家长不由分说主动帮忙,如果遇到一个有自我想法的孩子,可能会激怒他。 主动提供帮助,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歧视被小看,你是不相信我能独立完成,你打断了我的思考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孩子的成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的孩子会更自信。父母应该明白,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探索。不要体罚孩子阿德勒说:“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体罚孩子确实能达到父母想要的立竿见影的结果,但是伤害却是长期的。 父母体罚孩子,其实是在向孩子示范:强者可以向弱者动手,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孩子以后也会把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推广到他们自己的家庭矛盾解决中。父母必须教会孩子,如何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不要欺骗孩子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上的烦恼,都始于对别人课题的介入。不要欺骗孩子说,只要好好学习成绩好,就能获得幸福人生的话,不要随便许诺。岸见一郎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个日本父母对孩子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孩子信以为真,拼命考入了某医学院,发现原来上大学更辛苦更难。 不要开口闭口只谈学习如果父母也搞学习成绩唯一论,会让孩子感觉痛苦压抑,在学校不得不整天面对分数排名,但是在家庭,希望父母能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不要用学习作为跟孩子交流的唯一话题,这会让孩子反感,并把学习当成了苦差事。不要对孩子搞特殊待遇在家庭内部,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当孩子幼年的时候,不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防止溺爱,防止让孩子产生“我的意志就是全家人必须服从的命令”的想法。当孩子长大了,进入学校,有了考生的身份,也不要给孩子特权待遇,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不能过分以孩子为中心。 一方面,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如果考不好对不住全家人的迁就;另外一方面,父母应该教会孩子适应环境以及如何合作。人生有很多课题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不要俯视孩子即便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孩子谈论这件事,也要注意不能搬出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一定要好好学习呀”,被戳中痛处的孩子,会抵触父母。孩子的焦虑急躁其实是源于“自卑感”。 父母必须明白一点:即使孩子和父母在知识或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作为人绝对平等。孩子讨厌被俯视,没人喜欢在人际关系里被小看。跟孩子讨论问题,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尊重我的,且是真心为我的人生考虑。不要急于求成有家长曾经因为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来咨询岸见一郎。岸见一郎认为斥责并禁止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改过自新。玩游戏导致成绩下滑,这也是孩子自己要面对的课题。采取强制措施会破坏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想办法将其变成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课题,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谈一谈。 不要把焦虑传染给孩子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等于是让孩子来解决父母的课题。父母焦虑的时候,尽量回避孩子。如果父母是因为想要孩子好好学习而焦虑,不如直接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说出自己的感受。 整本除了以上部分,还论述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认识挫折和错误,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己不行的习得性无助心理;不要命令孩子,要礼貌地跟孩子说话,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关注孩子的优点会使阴暗面慢慢消失等。岸见一郎写这本书是想提醒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不要把孩子当婴儿一样过度干涉和保护,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只关注自己“理想中的孩子”,而忽略了眼前真实的孩子,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焦虑。 赞 (0) 相关推荐 原来,《小舍得》中最清醒的那个家长,是她! 原来,<小舍得>中最清醒的那个家长,是她! 慈怀妈妈 2021-05-07 15:00 作者:张惠姗 来源: 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小舍得> ... 【亲子育儿】给孩子立规矩的三个前提,你都知道吗?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有规矩的孩子,但是规矩如何立却是个大问题.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有什么难的?管就行了! 但是,如何管孩子才会 ... 是谁的问题? 每次读阿德勒的书籍,内心都会变得平静,抬头看看天空,周围的世界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不同.我知道这是喜悦的,又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读完岸见一郎的<像阿德勒一样的思考和生活>,虽然费一点时间, ... 活在当下,就是接纳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的勇气》 发布时间:2021-06-22 没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你给予自己的东西.--阿德勒 作为一个热爱心理学的人,关注岸见一郎,是因为他那本广受欢迎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 他对心理学 ... 叛逆的孩子如何管教,你可以真实表达,但不能有要求 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仿佛已经默许了孩子的叛逆,因为我们都曾经尝试过,各种指责.说教.讨好.疗愈之类的方式都丝毫不起作用. 于是,我们只有期盼孩子某天突然想通了,不再叛逆厌学:或者很多父母不甘如此被动, ... 不去过多干涉孩子的父母是好父母 管教孩子分三个层面:好的管教,不好的管教,不管教.好的管教和坏的管教好理解,那又该如何理解不管教孩子呢? 不管教孩子含有放任自流的意思,假如父母深知自己没有什么可教孩子的,不管教,顺其天性自由发展或许 ... 蓝色周一 | 岸见一郎《老去的勇气》:该怎样和老去的父母相处? 今日豆瓣评分7.1分,144人评价 内容简介 xxxxxxxxx 这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的励志读物.在书中,作者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生病.衰老的过程,讲述了人之将老的心路历程,鼓励人们正确对待衰老.疾病和死 ... 小闱品读--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 关注闱小闱发现更多原创文章 内容介绍 作为心理学的三大影响力人物之一,阿德勒成了颠覆弗洛伊德的代表.以弗洛伊德为首提出的原因论,主导所有的心理问题皆是由过去造成的,当然,荣格后来也提出了自 ... [给力]日本学者岸见一郎写了这样1句话:... [给力] 日本学者岸见一郎写了这样1句话: "我们应该常常回顾与检视自己,自己过去的经历,自己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若是如此,那你的人生,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活在他人的 ... 岸见一郎: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吗? 青年:是的. 哲人:我也是,我也不希望被别人讨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们的人,这是事实.当你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青年 ... 独处时可以做的60件事各自努力顶峰见#自... 独处时可以做的60件事各自努力顶峰见#自... 心血管老“生病”?坚持做对3件事,血管健康看得见! [专家简介] ▼ 师承国医大师吕景山 北京BTV养生堂访谈专家 中国中医药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委员 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治疗] ▼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凭借着心脑血管科四十余年 ... “子不孝,皆有因”,晚年不受待见的老人,多半做过三件事 “子不孝,皆有因”,晚年不受待见的老人,多半做过三件事 管教孩子要趁早!这3件事家长现在不管,长大再想管就晚了! 小培老师说 管孩子也是有时限的,从小纠正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今天这篇文章,推荐老师转给家长.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我常听一些家长说:" ... 董小宛:一见冒郎误终身 火树银花三五夜,盘龙堆凤玉烛红.兰棹轻摇秦淮夜,紫气烟笼钟山峰.明镜悬天犹有韵,幽兰虽香不禁风.断梗飘蓬无归处,天涯芳草何处逢. --董小宛<元夕> 董小宛遇见冒辟疆的时候16岁. 明 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