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话归耕
归耕
《琴操》-曾子归耕
曾子归耕者,曾子之所作也。曾子事孔子十有余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于是援琴而鼓之,曰:“往而不返者,年也,不可以再事者,亲也。嘘唏归耕,来日安所耕,历山盘兮钦!”
张炜 〔宋代〕
纡青拖紫信天缘,才说归耕自乐然。
二顷良田供活计,一鉏风雨饱丰年。
妻条桑叶催蚕起,儿脱莎衣傍犊眠。
不是此心甘隐退,为贪农隙理残编。
七言
刘向 〔两汉〕
博学多识与凡殊,时将昏暮白日午。
朅来归耕永自疏,结构野草起屋庐。
宴处从容观诗书,山鸟群鸣我心怀。
李白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翻译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
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
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
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
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
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
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注释
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
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两句意为:如果问鲁儒怎么样治理国家,就如坠烟雾,茫无所知。
著:穿。远游履:鞋名。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
从:沿着。
秦家丞相:指李斯。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
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创作背景
《嘲鲁儒》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2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视有“经济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鲁儒”的轻视和嘲笑,故以此诗反讥之。
开头四句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里将鲁儒的精通经书和不谙时务相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无能本质。
然而,标志着儒生身分的仪容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诗人接着以漫画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鲁儒们迂腐可笑的举止:他们脚下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先扬起了一片尘土。鲁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同时,鲁儒们外表的矜持与其内里的无能构成的对比,又更加突现了他们的迂阔。
诗末六句,是诗人对鲁儒的评论,并且将自己摆进去与鲁儒加以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达自己的积极用世思想。诗中采用了以古喻今的写法:当年秦始皇曾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没收天下的《诗》《书》等儒家之书,谁敢违抗,就施以黥刑,并被罚去筑城。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李白对鲁儒们说:正像秦代那些儒生们的可悲遭遇一样,你们这些人断然得不到朝廷的器重;我虽然也崇奉儒学,但却要效法叔孙通,干一番辅弼朝廷的事业,绝不与你们为伍。你们既然对时务一窍不通,那么,就请回到老家的汶水边上种田去吧!结尾二句的嘲讽是极其辛辣的,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李白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
[ 宋 ] 陆游
原文
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
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
已知陶止酒,徒劝屈餔糟。
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村舍杂书》
陆游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人间走遍却归耕
鹧鸪天·博山寺作
【宋】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最近于课堂上学到了一个新词“reenchantment”,译成中文叫做“复魅”。这是基于近代“范式论”等一系列对于科学对自然的异化祛魅的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思潮,主张让人类重新回归自然世界中去,结束人与自然世界的对立。
这其实又是一次人类对于“家园感”的呼唤。
人类一直在追求这种“家园感”,却发现人的精神世界总有这样一种缺失。这并不是源自个体的缺失,而是源自于人类整个族群与自然世界的疏离。“欲鸟不得生网罗,欲伐不得生斧柯,欲彼天下是生为”,自从人有了利用自然的机心,将原先作为家园存在的自然世界视作算计的对象之后,“家园感”也就成了人难以企及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何时,总有人能消解掉机心,重拾家园感。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是“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还是“侣鱼虾而友麋鹿”,还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与自然无罅隙的亲切感。这也是一个人能把一个地方称作“家”的理由。
清人沈雄曾称本词为“稼轩词中亦有不堪者”,可能也是古今分殊所致了。
《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唐顾非熊《赠友人》:旧隐连江色,新春闻鸟声。休明独不遇,何计可归耕。
宋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金王子端《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