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萎黄证精选的药方
治萎黄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萎黄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3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萎黄证:由于气血亏虚,肌肤失养,故面黄及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泽。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故倦怠乏力,大便溏薄。清阳不升,心神失养,故眩晕、耳鸣、心悸。气血不足,故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萎黄病证:面黄及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泽。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眩晕、耳鸣、心悸。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1.轻证用小建中汤;
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麦牙糖70克(另包)
1.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3.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4.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5.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萎黄证加减:
1. 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
2. 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2.重证用人参养荣汤;
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黄芪3克 熟地2.3克 远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当归3克 陈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加减:
1.遗精便泄,加龙骨;
2.咳嗽,加阿胶;
3.热象不显者,白芍之量宜减。
萎黄证加减:
1. 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
2. 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3.黄芪建中汤 本网站用药说明 你可另查其他药方
桂枝9克 炙甘草6克 红枣12枚 白芍18克 生姜9克 胶胎70克(包) 黄芪4.5克
加减:
1.气短,胸满者,多加入生姜。
2.腹满者,去红枣,加入茯苓4.5克
3.治肺虚不足的,补气加半夏9克
4.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5.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6.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7.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8.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萎 黄本病系脾胃虚弱,气血亏耗,不能华色而引起的肌肤干萎而黄的一种病证,因其两目不黄,小便自利,故临床上易于和黄疸相鉴别.如《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云;“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病因病机;
萎黄的形成,大都由于劳伤过度,或饥饱失宜以致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外不能滋润皮肤肌肉,内无以充养脏腑,气亏血少而发黄.此外,失血过多,或久病,大病之后,气血不足亦可发为萎黄。诚如戴思恭《证治要诀。五疸证治》篇;“诸失血后,多令面黄。盖血为荣,面色红润者,血荣之也,血去则面见黄色’。
症状及分析.
面黄及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泽一一气血亏虚,肌肤失养。
倦怠乏力,大便溏薄一一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眩晕、耳鸣、心悸一一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舌质淡,苔薄,脉濡细一一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小建中汤或人参养荣汤。
二者均有培补气血的作用,但前者温中健脾多用于轻证,后者益气养血多用于重证。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文献选录]
《伤寒论.阳明病》。“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曰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诸病源候论。急黄候》;“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倾刻,故云急黄也。有得病及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丹溪治法心要。疸》。“用茵陈之药过剂,乃成阴黄,身目俱黄,皮肤冷,心下疼,眼涩不开,自利,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 。
《景岳全书.黄疸》。“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古有五疸之辨,曰黄汗、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痨疸。总之汗出染衣如柏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疸。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痨疸。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症,大多阳证多实,阴症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临证指南医案。疸》蒋式玉按:“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浸子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薰黄,阴主晦,治在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