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 课程笔记 | 第五期第四讲:生态都市主义的找形逻辑——哈佛大学景观学核心课程演绎

文中素材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者按:感谢龚音嘉老师的精彩分享!找形逻辑(form finding)源于建筑学中对空间形式的逻辑探索,当景观变成一种城市基础设施时(urban infrastructure),生态驱动变成了景观形态的生成逻辑,那么这样一种思考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以及这样的找形模式需要一种怎样的技术去呈现?

丨主讲人

中国传统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和美国有比较大的区别,美国院校的设计作品多以作品集的形式呈现,而国内建筑院校的设计作品则多以技术图纸呈现。如何转换这一思维,将section、plan、rendering等转换成portfolio形式,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内容。

很多同学会困惑,在学校的时候自己的设计课成绩不错,但申请国外院校时却得不到好的offer结果。我认为在制作作品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logic,也就是作品集的逻辑,这一点是国内院校教育比较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内院校教育对结果的注重,二是中西方文化中对于logic的认识有所不同。

如何评判一本作品集呢?很重要的一点是就是:你要让对方看得懂。在表述你的设计时,要秉承线性、连贯的逻辑,而不是从多方角度推出来的成果。在表达时,线性逻辑的表达越简单越好,这一点的重要性甚至大于设计的好坏和图纸的表达。

从logic到form finding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建筑艺术史中,逻辑就是比例,无论建筑还是艺术,人们认为符合比例的就是美的。

帕拉迪奥母题

“逻辑就是比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纯比例的思维在不断进化,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人们认为结构理性的就是符合逻辑的。

“逻辑就是结构理性”——Frei Otto气泡结构

慕尼黑奥运中心 Frei Otto

在东方,最早受西方结构主义影响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建筑师们把严格的结构美学融入到形式中。

仙台媒体中心 伊东丰雄

神奈川大学 石上纯也

神奈川大学设计diagram 从线性逻辑到找形的过程

What’s the force in LANDSCAPE?

从宾大到哈佛,景观都市主义已经成为美国东海岸景观设计院校一个普遍的认识,在哈佛的core studio里面也得到了贯彻。在设计中,一定要讲清楚你的force是什么,让critic理解和接受。

景观和建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景观是动态的,而建筑是静态的。建筑是被固定使用者在固定时间使用的,而景观的使用者、使用时间都是不确定的。

影响景观form的force有很多,例如:Hydrology(湿润度)、Thermal(热力)、Salinity(盐碱度)、Contamination(污染)等。这些因素都能成为支撑设计的动力所在,就像建筑中的线性结构一样。

下面这个案例是2011年ALSA获奖作品,以纸飞机为设计意向,来设计蓄水和Hydrology导向性。这个作品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就能清晰地了解到设计者的理念和逻辑。

2011年ALSA获奖作品

2011年ALSA获奖作品

下面这个案例是我自己在哈佛core studio的设计作品。场地位于纽约郊外的Jamaica Bay(牙买加湾)。在这个studio的开始,我们要考虑很多的force,每个人从Hydrology、Thermal、Salinity、Contaminiation等force中选择一个作为找形的逻辑。我选择的是Thermal(热能),因为场地气候寒冷,盐碱度高,不宜居住但风景优美。

场地照片

场地气候寒冷,自然景观好

影响场地的两个主要因素:Solar radiation(太阳辐射)和Wind pattern(风的形态)。太阳辐射主要影响地形,风的形态主要影响建筑围合。我对夏天、冬天不同的因素影响作了分析,生成四种建筑基本形态。

场地功能分析

太阳折射角分析

分析后得到的地形生成

经过找形过程得到的形态

对三种地形继续细化

建筑围合prototype

两种simulation的叠合分析

master plan

首层平面图

Eco-Habitat section

效果图

Eco-Habitat section

效果图

在设计过程中,首要是要想清楚你的force是什么?它怎样作用于你的设计?怎么影响你的找形逻辑?在西方教育体系中,逻辑演绎是好设计的评判标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