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有多狡猾?临终留下17字遗言,揭开诸葛亮空城计的真相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三国演义》
世人对于三国时期的了解,除了正史以外,大多得益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虽然在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有所夸大,但是大体上和正史的记载出入不大。
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觉得惋惜,大家在翻开《三国演义》第一页的时候,看到了三国争霸时的场景,却未曾料到,最后夺得天下,笑到最后的会是西晋。因此,不由得让人感慨起来,为什么诸葛亮不能比司马懿多活上几年。
诸葛亮(181年-234年),他是我国的山东人,在三国时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后还成为了蜀汉的宰相。诸葛亮在各方面都十分的杰出,他不仅发明了木牛流马,而且还对连弩进行了改进,在谋略方面远超同时期的人物。
181年,诸葛亮的出身在名门望族,他的先祖曾在西汉时期做过大官,而他的父亲则在东汉时期做过大官。不过,在诸葛亮年幼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逝世,所以他和弟弟一起跟着叔父生活,好在他的叔父待他们很好,诸葛亮得以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诸葛亮16岁的时候,他的叔父病逝,诸葛亮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天下纷乱不断,所以他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埋头苦读,静待时机。他在这段时期,曾将自己跟管仲,以及乐毅进行比较,不过周围的人并不认同,而且对于他嗤之以鼻。
此后,刘备跟有幸得到了司马懿的指点,他知道了诸葛亮和庞统的存在。之后,徐庶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还告诉刘备要亲自前往拜访,才可能请得动诸葛亮出山。206年,刘备开始前往诸葛亮的住处拜访,前后拜访了三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并且献上了《隆中对》。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设想,刘备听了以后,觉得十分的有道理。因此,在诸葛亮的指导下,刘备一路征伐四方,终于建立起了蜀汉,最后和孙吴、曹魏三分天下;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支柱。
司马懿(179年-251年),他作为诸葛亮最大的对手,两人曾交锋不断,在正史和《三国演义》中,都曾有过大量的篇幅,描写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的场景。虽然,大多数时候,司马懿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是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司马懿是有机会完胜诸葛亮的,但是他却放弃了。
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当时,司马懿进攻了街亭,马谡没能阻挡住大军,司马懿于是带着十余万大军逼近了西城,而诸葛亮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抵挡的住。
于是,诸葛亮就心生一计“空城计”,他让人将城门打开,然后带着古琴来到城楼上,悠然自得地弹奏了起来。司马懿心生疑虑,所以觉得可能会有伏兵,因此带领着自己的部下退了回去。因此,后世对于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津津乐道,并且还有了很多的猜测。
有人认为,诸葛亮虽然没有多少兵力,但在城内肯定做了一些安排,如果司马懿贸然入城,司马懿肯定很难讨好;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是真的在虚张声势,他在那个时候身处险境,所以为了守住城池,他才强装镇定,没想到唬住了生性狡猾的司马懿。
其实,司马懿临终前曾留下17字遗言,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线索,揭开空城计的真相。司马懿曾在临终时,跟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提起过这件事情,司马懿说:“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
原来,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司马懿表示,自己为曹魏效忠多年,但是曹家都未曾信任过他,所以他一直都过得很谨慎;他和曹睿的关系也很微妙,而且诸葛亮还派人离间过他和曹睿。
如果,他当时选择进城杀了诸葛亮,那么他自己也将大祸临头。正所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后,诸葛亮寿终正寝,蜀国没过多久就灭亡了;而西晋在司马懿的奠基下,不久也取代了曹魏,并且夺取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