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水夫牌
这是一块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水夫牌,铜质。铜牌正面下部环形文字为“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水夫牌”,背面为工号。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水夫牌正面(上图)、背面(下图)
“水夫牌”是挑水工按期换取工钱的筹码。铜牌设计颇具匠心。其正面中间是中国《易经》既濟卦第六十三卦的卦像,本卦为异卦相叠,上坎下离 。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周易正义》:“济者,济渡之名。既者,皆尽之称。成事皆济,故为'既济’之名。”卦象上方靠顶端处有一穿绳孔眼,孔眼旁有对称铁花装饰。
铜牌的背面矗立在“第 号”字样左右的,是两根电杆和四盏路灯。圆牌上方灯光闪烁,灿若星河;下方清波荡漾,海浪翻飞,象征既济公司的水电业既济相成,蒸蒸日上。
100多年前的武汉三镇,市民吃水还只能“靠水吃水”,沿江沿河的市民大都到江河里挑水,离江河较远的人家也有小河汊、湖泊或水井。各家各户厨房里有一口大水缸,以存生活用水。讲究一点的将明矾装在鸡卵粗的竹筒中,竹筒下方钻有若干小眼,在浑浊的水缸中划拉几下,俟缸水澄清后即可饮用。
拜老天爷所赐,武汉地处大江大河大湖,水源丰富,但挑水很困难。保证城区市民饮用水质清洁卫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
坐空向满一沙滩,士女哄嗔行路难;
九达街头多水巷,炎天时节不曾干。
清末诗人徐志这首竹枝词,生动地描写了老汉口人家平日吃水的艰难。
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汉口开埠,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先后在汉口开办了工厂,其中有的工厂已安装简易的供水设施。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把原为广东订购的引进项目带到了武汉,这就是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丝麻四局等近现代工矿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用水量巨大,不能再用人挑肩扛的办法引水。1897年建成投产的纺织局北局就安装了供水机器。1906年在武昌平湖门外建成的制麻局,已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小型制、供水装置。不过这些“自来水”属于企业自办工业用水,未惠及武汉平民。
居鄂浙商宋炜臣联络浙、鄂、赣等富绅11人,于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四(1906年7月24日)筹集银元300万元申请办水电公司。宋炜臣这11位富商集资申办水电,由于符合总督张之洞“不许外商承办;华商创办要具备雄厚资金,不得招纳洋股和借外资;在建水厂的同时须建电厂”的规定,很快获得张之洞批准。宋炜臣等人取《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之义,盼事业水火既济,成功在望,邃取公司宝号为“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据传“既济”名号出自宋手下的一名职员,是宋炜臣在公司悬红200银元征名所得。
公司成立当年即1906年8月宗关水厂和大王庙电厂破土动工。1909年9月4日建成供水。水厂选在宗关上首(今硚口区水厂一路汉江边),电厂选在大王庙(今硚口区利济南路江汉边);作为既济水电公司供水的一个对置水库——水塔则选在后城马路(今汉口中山大道前进五路口),也于两年后动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8月电厂发电;宣统元年(1909年)9月4日水塔竣工,水厂通水。水厂日制水能力600万加仑(27273吨),供水能力500万加仑(22727吨),供水面积约4.3平方公里。从此,汉口主城区内市民始有清洁卫生并使用方面的自来水了。
1908年既济水电水塔动工时老照片。背后远处塔形建筑是汉口天一阁,地处现在的中山大道大洋百货地段
汉口既济水塔旧照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老泵房内,两台355千瓦送水泵机组老照。现已由新设备取代
宗关水厂老泵房内的两台直流发电机
这时的自来水供应,还不能进入平常人家,既济水电公司在街头巷尾设立自来水供水站,公司聘用水夫作为水站的管理人员,由各家各户自行挑水或由挑水工送水上门。但出乎建设者初衷的是,民智初开的汉口市民尚不敢轻易尝试从铁管中汩汩流出的机制水。据传,宋炜臣亲自到供水站当着众多市民的面畅饮一大杯自来水,方解除大家的怀疑。但近年来不少网文称市民不敢饮用自来水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氯味重云云,这就是以讹传讹了,既济公司在自来水中下氯消毒始于供水25年后的1934年。
这是在汉口闹市区水塔之下的江汉路步行街上的一尊铜雕“挑水图”(上图),由于真实反映了历史事实,塑像栩栩如生,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但笔者细心观察即可发现,管水的妇女手上没有“水夫牌”,雕塑的创作者显然不知道当年既济公司的水站管理者有“水夫牌”,使这座铜雕缺乏一点历史细节的真实,让人略生遗憾。
笔者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从武昌搬到汉口宗关街水厂附近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巷中,市民吃水依然要从公用自来水站挑水。只是这时的自来水站管理者已不再是水厂的职工,他们只需每月按水表止码(当月用水数)与自来水公司结算就行。那时,也还有一些专司挑水的挑水工,将自来水送往邻里人家特别是缺乏壮劳力的人家赚取力资。据说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自来水没有实行一户一管时,仍有挑水工的身影在巷中出没,在他们身后的石板路上,长长的滴水印痕依旧湿漉漉地随着他们的脚步在延长......。
解放后经过35年的改建、扩容,到改革开放的1985年,武汉市主城区供水区域已达95%,其管道长度是1949年的10多倍,达到1407公里。
当今,自来水管网已遍布全市,管道已进入武汉市城乡千家万户。自来水质量检测也从1928年的17个理化检测项目到1985年的34个,直到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06项监测内容。水夫、挑水工都已成历史陈迹,变成塑像伫立在街头供人们观赏。
武汉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宗关水厂后,在厂门口加强保卫,贴出安民告示
这块水夫牌现存于藏家万学工手中。笔者把水夫牌的图片发给在武汉自来水公司修志办公室工作过的朋友,她说在修志办工作期间还没见过这块既济公司的水夫牌。目前在省市文物市场上尚未发现第二块,作为武汉市近代社会水电发展史上的实物,它是反映旧中国城市平民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实物,弥足珍贵。
长按关注人文武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