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后,就有人不断提醒:“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变成了工具”

刚成为妈妈的那段时间,我很少出门,几乎都是在照顾孩子,每天都围着孩子的“屎尿屁”生活。

偶然和闺蜜一起聊天,她说我变了,我说哪里呢?她说:“我认识的那个人消失了,你朋友圈都是晒娃,没有你自己了啊!”我愣住了,好像真的是这样,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01、成为母亲的过程是“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的撕扯

生孩子之前,我是在自己的梦想路上,一路狂奔,或者在上课、听讲座、参加集体活动……偶尔和朋友一起聚餐、去电影院、ktv,生活过得忙碌且充实。

有了孩子后,我暂停了一些不太方便亲自去的活动,按时做产检,每天吃饭、睡觉、刷剧,感觉也还不错。

生完孩子后,我开始围着孩子的吃喝拉撒打转,很少顾及到自己,或者说,我忘了自己。偶尔瞥见镜子里的自己,身材臃肿,眼神空洞。我知道,那个曾经元气满满地“少女”,已经跟我说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xx妈妈”,一个中年妇女。

心理学认为,成为母亲的过程,就是“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的撕扯。女性从怀孕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被提醒:“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你的自我逐渐被忘记,慢慢地顺从、服从现实,不断地在改变着,即使你没那么愿意。因为,你已经是一位妈妈了,这个不可逆,不能随意更改。

02、成为妈妈后越来越“工具性”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我不是工具性的存在,我就是目的。

听闻闺蜜的说法后,我也反思过,是不是真的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确实如此,我的变化不仅是日常生活以及作息上的改变,更多是心理上的。

怀孕后,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我不敢吃药,吃饭也要重视。除了科学上的禁忌,还有一些民间说法,都得遵循。即使吃酸辣粉,也不能放辣椒。

有位妈妈跟我说,自己怀孕到哺乳期期间,一口冰淇淋都没吃过,不敢吃。

怀孕后,好像你就切切实实地成为了“工具”,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已经成为现实。大多数女性还在努力成为好工具,比如我。

刚开始看到宝宝,我欣喜若狂,努力地呵护着,但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情,感到委屈、失落……

身边的家人沉浸在新生命的喜悦中,而我因为堵奶疼的一晚上翻来覆去。有次午夜梦回,我哭湿了枕头,醒来继续喂奶。老公看了我一眼,继续睡去了。

03、逐渐尝试“重建自我”

成为妈妈后我才发现,生活中的挫败感,无处不在。比如宝宝黄疸、感冒、哭闹……这些别人看起来的小事情,在新手妈妈这里,都是大事情。

孩子一生病,老公就会说“你是怎么带孩子的?”我希望孩子生病?婆婆说“你平时给宝宝穿太少了!”我成了“罪人”,这是很不好的体验。当然,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

这时候我想到了心理学上的“同理心”,多么期望,家里人都能明白,遇到事情后,先不要找“罪人”,她其实也很难过。

当然,妈妈们也要学会在心理上“放过自己”,这不是自我的消失,而是重塑了一个自我,也是孩子带给我们的成长。你要慢慢学会接纳和适应,这种无形中的变化。

成为母亲后,我们更多在思考,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了,有些成长的创伤,也在慢慢修复。

我会靠在妈妈身边,跟妈妈一起吃点心,跟她聊我小时候的事情,有时候她笑而不语。可能也在想,我这个傻二妮,怎么变得这么黏人和怀旧了?跟妈妈呆着的时间多了,喃喃自语的时间也多了,更多温情的时光,涌入脑海,也能原谅一些,自己原来坚决不肯过去的坎儿。

凌晨妈妈来叨叨:

成为妈妈后,你和之前的你有很大变化,但正是这些改变,铸就了一个全新的你。这个你,更有爱,更懂得爱,看人的眼神里,都是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