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白玛瑙带跨:出土时银盒子上写有墨书称其为“铰具”,同时银盒上还有墨书记录“一十五事”,这组带具由圆首矩形銙和圆首矩形铊尾各一枚、半圆形銙九枚、方形跨四枚组成,共计一十五件,与墨书相符合。但这些带跨背面都没有钻孔,不能悬挂蹀躞带,因此推测有可能是一件半成品。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中有部分的半成品,这条玉带应该是其中的一件。
谷纹玉璧:直径17.5厘米,厚0.8厘米(图5)。这件玉璧是1975年周至县农民平整土地时,在一墓葬中发现,卖给西安市珠宝商店,由陕西省博物馆从珠宝商店收购。璧色青白,正反两面纹饰相同,璧身内外缘各有一圈弦纹,其间满饰凸起的谷纹,排列有序,大小均匀,属典型的汉代玉璧。
骨咄玉带:何家村一共出土10副玉带,其中9副分别放在4件银盒里, 盒盖上都有墨书记录着玉带的玉色、名称、形制和组成数量。
汉白玉圭:长9~9.2厘米,宽2~2.2厘米,共155件,尖首狭长形,光素无纹。
汉皇后之玺: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汉玉环:直径6.4厘米,重53克。汉白玉质,圆形片状,通体光素无纹。
九窍玉:玉肛塞,长5.9厘米,径1.6厘米,重30克,1949年前旧藏。青玉质,多面体圆柱形(图14)。玉鼻塞,长2厘米,一对。1952年武功杨陵区征集。
夔龙纹璧:直径18.8厘米,1979年华县东照出土(图6)。璧呈扁圆形,“肉”和“好”的边缘各起弦纹一周,内外缘起凸棱,两面纹饰相同,分内外两区,间以一周绳索纹。内区饰谷纹,外区饰阴线刻四组双身龙纹。龙首为长须、圆眼、双角上内卷,龙双身分两侧,蛇曲成“S”形,体侧为勾卷的双翼。
琉璃蝉,长5厘米,宽3厘米。琉璃质,扁平宽体,背部微隆,弧线形双翼覆盖蝉身(图16)。属西汉晚期作品。
琉璃耳杯:高3.3厘米,长径10.7厘米,短径7厘米,西安市三道巷出土。琉璃质,椭圆形口,双耳,外壁饰变形兽面纹,长径外壁下饰一牛头纹。
龙山文化玉人头:这件玉雕侧面人头像鼻梁隆起,五官比例准确,玉人目光平视。从其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玉器加工已经采用了开片钻孔和抛光技术。据推测玉人头可能与氏族、祖先崇拜及宗教巫术有着某种联系。
唐代玛瑙长杯
蒲纹玉璧:直径15厘米,重205克,兴平出土。玉色青白,璧面有大面积的受沁白斑,正反两面纹饰相同,璧身内外缘各有一圈弦纹,其内布满密集的蒲纹。
青玉卧牛:高7厘米,长20厘米,1972年蒲城县贾曲乡汉代遗址出土。卧牛是在一整块呈黑色的青玉料上采用圆雕的技法琢制而成。卧牛微抬头,表情安恬宁静,四腿蜷曲,似在小憩,又似欲起,具有十分强烈的写实感。其身有细若发丝的刻字,似为工匠之名。这件玉牛代表了汉代圆雕工艺的高超水平。汉代工匠抓住了卧牛的动态特点,用流畅简洁的线条表现四肢,静中有动。通过对牛的嘴、眼神的细部刻划,生动传神的表现出牛温顺安然的神态、淳朴的性格。
忍冬纹八曲长杯-唐代
唐狮纹白玉带饰
唐镶金白玉臂环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凸纹玻璃杯:凸纹玻璃杯为吹制成型,腹部有八组圆环纹,采用的是粘贴玻璃条技术,就是将熔融的玻璃条挑出,趁热贴压在杯身上,这属于热加工装饰工艺。同类工艺的玻璃器皿在陕西扶风法门寺、韩国庆州松林寺和日本都有发现,是唐朝东西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
这件是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用和田美玉雕凿而成,玉质洁白温润,玉杯外壁装饰有忍冬图案。忍冬纹又称为卷草纹,是一种缠绕植物,因为在冬天也不凋谢,故有忍冬之称,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本草纲目》中记载: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因此用它来寓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