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 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 | 张韵1),俞志华2),曾建林3),应向伟4),袁醉敏1),罗向阳5),高峻1)

作者单位 |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期刊编辑出版中心;2)浙江省科技馆《科技通报》编辑部;3)浙江大学出版社;4)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5)浙江《机电工程》杂志社有限公司

DOI |10.19619/j.issn.1007-1938.2021.00.041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科协软课题资助项目(编号CTZB2020050320)。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张韵,俞志华,曾建林,等.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对策[J]. 出版与印刷, 2021(3): 1-11.

摘要 | 由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牵头,运用问卷调查、数据查询等方式对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 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认为浙江省科技期刊存在办刊模式分散、编辑人才结构单一、整体学术 影响力不高、融合出版方式有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全力推进浙江省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 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进程,从加强期刊集群化发展、深化与学术团体的相互依托、强化学术 编辑队伍建设、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规划融合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科技期刊;浙江省;期刊发展;期刊建设

科技期刊是知识和学术信息交流传播的 重要载体,在记录科学发现、助力科技创新、 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发起课题调研和 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衡 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重 要标志。目前,我国已进入科技期刊大国行 列,无论规模、数量还是种类都已跃居世界 前列,但真正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期 刊并不多,这与我国的声望和综合国力及科 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1]。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 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 期刊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明 确了我国科技期刊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特别强调:一是 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二是着力提 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三是着力提升科 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四是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2] 2019年9月,中国 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又联合启动 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建设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围绕变革前沿强 化前瞻布局,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 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 进程,实现科技期刊管理、运营与评价等机 制的深刻调整,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 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3]一个意见、 一个计划,无疑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加速发展 吹响了新的集结号。科技期刊如何抓住历史 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近期学术界热议 的话题。肖宏[4]提出,科技期刊要想高质量发 展,必须结合新时代的需要,从满足科技创 新、出版转型升级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多角度 需求出发,全面设计期刊的质量体系。任胜 利等[5]指出,应从增强期刊的自主办刊能力和 改善期刊的发展环境两方面采取举措,进而使我国科技期刊实现自主、良性的持续发展。也有一些学者围绕区域性科技期刊的发展现 状进行了研究,蔡利超等[6]分析了广东省科技 期刊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加强期刊学术 质量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运营模式、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叶紫[7]围绕期刊基本情况、出版单位情况、经营 情况、新媒体开展情况、国内外影响力几个 方面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

梳理针对全国各个省市的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的文献, 可以看出各省市出版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 大的差异性,整体发展不均衡。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8],截至2018 年底,浙江省出版的科技期刊有114种,占 全国总数的2.29%,排在第12名。而浙江省 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位 列全国第6和第5,已然跃升为科技创新强省, 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可见,浙江省科技期刊 的发展与其科技发展存在一定的落差,浙江 省的科技期刊能否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得到 进一步的优化,更多地取决于能否踩准时代 需求的节拍,与时俱进,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为此,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由浙 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牵头,结合浙江省的 办刊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 有效整合资源,对省内114种科技期刊开展 了广泛调研,深入分析浙江省科技期刊的发 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 策,以期推动浙江省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其国内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浙江省科技期刊整体情况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数据查询和问卷调查相结 合的方法。研究前期,围绕浙江省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组织建设、学术建设、数 字化建设、科研活动及在推进精品化、国 际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编制问卷调查表, 对114种科技期刊进行普查,共收到有效 问卷104份。以上述问卷内容为基础,对 浙江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和分析。

为统一期刊学术质量的衡量标准,中文 期刊的收录情况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 年版)》[9]、《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 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10]查证;中文科 技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通过《中国学术期 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年第16卷)查询后整理。被SCI收录 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学科分类、影响因子及分 区情况通过Web of Science的《期刊引证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英文缩写JCR) 查询后整理。

2. 基本概况 

根据期刊CN号中的学科信息统计,在 收到有效问卷的104种科技期刊中,应用技 术类(含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期刊28种,占比26.9%;医药卫 生类期刊26种,占比25.0%;农业科学类期 刊19种,占比18.3%;综合性期刊14种,占 比13.5%;基础科学类(含自然科学总论、数 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期刊12种,占比 11.5%;文化科学类期刊5种,占比4.8%。从出版周期看,月刊33种,双月刊47种, 季刊23种,半月刊1种。从主管单位来看, 由国家级主管的科技期刊有30种,省市级 主管的有74种。从单位性质看,事业法人 33种,非法人50种,企业法人18种,其他 3种。从经费预算上看,全额预算48种,差额预算22种,自收自支34种。从管理模式 看,多刊联合体经营有6种,期刊社独立经 营有18种,编辑部非独立经营有80种。

3. 从业人员分布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浙江省科技期刊从 业人员共523人,其中编辑人员375人,经 营人员58人,行政人员90人。刊均人员 5.03人,人员规模较小。具有高级职称的 301人,中级职称的166人,初级及以下的 56人。高级职称占比较高,达57.6%。从学 历看,具有博士学位的91人,硕士206人, 本科185人,大专及以下41人。硕士及以上 学历占比较高,达56.8%。从年龄分布看, 50岁以上的有190人,35至50岁的有198 人,35岁以下的有135人。

4. 学术影响力情况 

(1)浙江省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现状

浙江省现有中文科技期刊100种,24种 为 2019−2020年 中 国 科 学 引 文 数 据 库 (CSCD)来源期刊,其中19种入选核心库, 5种入选扩展库;28种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要目总览(2017年版)》;44种入选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2019)。在100种期刊中,有20 种同时入选上述3个数据库。(见表1)

表1  浙江省中文科技期刊入选三种主要核心期刊数据库情况

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 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年第 16卷),浙江省现有的100种中文科技期刊 中有79种是其来源期刊。这79种科技期刊 分布在30个学科分类中,其中综合性科学技 术13种,其他学科最多的每个5种,最少的 每个1种。

在79种来源期刊中,影响力指数(CI) 最高的为670.123,最低的只有1.541,平均 值为184.57,大于500的仅有2种期刊,大多数期刊的CI值在100~300之间,各刊之 间差距非常大;从被引频次看,复合被引频次最 高的为7485次,最低的为156次,平均值为 1589.58次,大多数期刊复合被引频次为 500~2000;从影响因子(JIF)看,复合JIF 最高的为1.884,最低的为0.058,平均值为 0.613;从分区来看,Q1区15种,Q2区24 种,Q3区21种,Q4区19种。

(2)浙江省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现状

浙江省现有英文科技期刊14种(见表2), 占全国英文科技期刊总量的4.20%,学科涵盖 理工农医四大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 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学等20余门学科。发表的论文涉及中国高铁、 桥隧工程、航空航天、废弃物处置与可持续 能源、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可视信息学、水 稻科学、食品安全、临床医学、儿科学、急 诊医学、眼视光学、腔镜内镜与机器人外科 等诸多领域。

表2  浙江省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基本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英文科技期刊的主管与主办单位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性特点。主管单位总共5家,教育部主管的英文科技 期刊共10种,中国工程院、农业农村部、浙 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4家单 位各主管1种英文科技期刊。浙江大学主办 或共同主办的期刊共11种,其他主办单位还 包括中国工程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 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 院、浙江大学出版社等8家单位。

据科睿唯安2019年6月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简称JCR),中国大陆有213种期刊被SCI收录,浙江省有10种入选,占比 4.69%,收录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医学 相关英文科技期刊共7种,占浙江省英文科 技期刊总数的50%。从出版周期来看,年出 版1期的1种,4期的4种,6期的2种,12 期的3种。在10种期刊中,影响因子位于 JCR分区Q1区的期刊2种,位于Q2区的期 刊2种,位于Q3区的期刊6种。(见表3) 9种英文科技期刊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约 占浙江省英文科技期刊总数的64.3%。3种 被Medline收录。此外,10种英文科技期刊 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 类项目。

表3  浙江省被SCI收录英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概况

5. 新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针对浙江省104种科技期刊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有独立网站的科技 期刊为75种,网站的建立比例为72.12%;另有11种期刊已有建立网站的计划,占比 10.58%。在已建立网站的75种科技期刊中, 采用玛格泰克采编系统的有18种,采用知网 腾云系统的有15种,采用三才采编系统的有 13种,上述三种采编系统总占比达61.33%。有52种科技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比 例达到了50.00%。开发移动端App的只有 21种,占比20.19%,其中13种是应用第三 方平台移动端。总体来看,浙江省科技期刊 的网站开通率较高,是主要对外展示窗口;微信公众号因其浏览的便捷性和传播的广泛 性,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由于开发移动端App 对资金和人员的要求均较高,其使用程度较 低,推广难度较大。

二、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办刊模式分散,期刊聚合度不高

目前,浙江省科技期刊大多由高等院校和 科研机构主管,主管单位分布较散,规模普 遍不大。从管理模式来看,76.9%的期刊仍然 是编辑部非独立经营模式,即依托主管或主办 单位,仅承担各自刊物的编校、印刷、出版 工作,部分期刊目前仍需要依靠主管或主办 单位的财政补贴,缺乏独立的管理模式,且 受国内期刊管理体制的影响,市场化运作并 不充分。“小、散、弱”的分散式办刊模式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发展,未形成刊群, 合力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出版资源 难以得到优化整合,难以应对行业冲击的风 险。虽然个别期刊以多刊联合体的形式进行 管理经营,但大多数只是在名义上对期刊进 行了整合,期刊的实体形式、隶属关系和组 织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这些都造成了期刊聚 合程度低、管理松散、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

2. 编辑人才结构单一,期刊与学科的融合度不高

编辑的工作内容多而杂,包括组稿、约稿、初审、送审、编辑、校对、制图、排版、 出版、发行、宣传等。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 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编辑的互联网素质和 新媒体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浙江省 科技期刊的经营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1.1%,大 多数期刊的工作人员以编辑为主,缺少专业 的经营人员和新媒体运营人员。

科技期刊编辑承载着科技期刊发展的责 任和使命,科技期刊发展的目标和愿景要由 科技期刊编辑来实现,因此,编辑队伍的素 质及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期刊的 发展。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的编辑人 数占比接近40.0%,35岁以下的青年编辑占 比仅25.8%,人才队伍存在一定程度的青黄不 接现象。从学历结构来看,浙江省科技期刊 编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56.8%,是一 支高学历的期刊编辑队伍。但由于各期刊单 位编辑人手不足,使得期刊编辑多忙于编辑、 校对等案头工作,有些高学历的编辑还需要 负责编务工作,工作内容琐碎,占用大量时 间,难以充分发挥和提升高学历编辑的专业技能,不利于科技期刊进行广泛、有效的传 播。此外,编辑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或科 研工作中参与度不高,与编委、审稿专家、 作者、读者的联系不紧密,导致科技期刊无 法更好地融入专门的学术共同体以整合作者 资源,这使得部分科技期刊成果的影响力极 其有限,与学科发展的融合度、对学科的贡 献度均严重不足,导致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长期低水平徘徊。

3. 整体学术影响力较低,学术质量亟待提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 国内权威期刊数据库,期刊是否被上述数据 库收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期刊学术水平的高 低。从调查数据来看,浙江省入选CSCD的 期刊占全省科技期刊总数的24.0%,占全国收 录中文期刊总量的2.4%;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 库的占浙江省科技期刊总数的44.0%,占全国 收录中文期刊总量的2.3%,与浙江省科技期 刊数量在全国科技期刊总数中的占比基本接 近;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占全 省科技期刊总数的28.0%,占全国收录期刊总 量的1.4%,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排名第15名,处于中游水平,这显然与浙 江省整体科研实力不符。

浙江省有79种中文科技期刊入选中国知 网来源期刊,占统计源期刊的1.6%。79种中 文科技期刊的复合总被引平均值为1590次, 而全国均值为2322次,较全国均值低31.5%;复合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13,而全国均值为 0.708,较全国均值低13.4%。此外,以“影响 力指数(CI)”这一综合指标为依据,对每个 学科期刊按影响力指数(CI)降序排列,依 次按期刊数量平均划分为4个区,即Q1、Q2、 Q3、Q4。Q1区为本学科CI指数排名前25%的期刊。从分区来看,浙江省进入Q1区的科 技期刊有15种,占浙江省科技期刊总数的 15%,与25%的比例尚有差距。综上,浙江 省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的总被引情况和影响 因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学术水平不 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进 一步提高。

4. 媒体融合方式单一,融合出版水平有待提升

科技期刊一般以邮政订阅、合作数据库 下载等形式进行传播,其内容形式、读者范 围和传播效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014 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充 分利用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移 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印刷、 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由此标志着我国进入了 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11]2015年,李克强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 动计划,以国家战略的方式确定了这种新经 济形态。[12] “互联网+”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 心,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具体到科技期刊 出版领域,即以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 端等新兴媒体为传播通道,逐步推动跨界融 合、服务增值,形成新的出版模式。

目前,浙江省科技期刊大部分已被中国 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等数据库收录, 也有部分科技期刊通过其他行业网络数据库 进行传播。同时,72.12%的科技期刊已开通 自建网站。数据库和自建网站目前已经成为 浙江省科技期刊传播的主要途径,用户可以 方便地获取科技期刊信息及相关资料,满足 自身的使用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 期刊的自建网站只发挥投稿、送审稿等简单 作用,网络传播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少与读者的互动。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 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互联网 普及率达70.4%,网民规模接近9.9亿,其中 手机上网比例达99.7%[13]。可以看出,手机端 是当下覆盖面最广的信息传播渠道。从手机 端数字化服务情况来看,浙江省科技期刊开 通微信公众号的占比为50.0%,半数期刊非常 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及手机端客户的开发,但 只有少数科技期刊充分利用了手机端这一新 的传播渠道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增强自身的 宣传力度。很多科技期刊的手机端数字化服 务以发布期刊刊载论文为主,行业信息发布及与读者互动较少,导致关注流量不高,未能充分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期刊传播和发展的作 用有限。

三、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1. 加强期刊集群化发展,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近些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新 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 文件,推动编辑部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期刊 向集群化、集团化、产业化转型,取得了一 定成绩。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激光》 杂志社等一大批期刊集团或杂志社在期刊集 团化管理和运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 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中国计算机科学网、中国地学期刊网等一大 批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进一步加快了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数字出版进 程[14]。集群化发展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科技期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目前, 浙江省科技期刊主管单位分散、整合难度大,无法实现刊群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迫切需 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顶层设计”, 利用好国家扶持期刊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 策,通过集群化建设推动科技期刊实现跨越 式发展。

浙江省科研实力突出,应该当仁不让地 承担起建设我国乃至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 任。首先,建议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和 学术团体(如学会、协会)的学术影响力, 建立行业科技期刊联盟组织,打造精品科技 期刊群,建设行业知识服务平台,探索科技 期刊协同出版,打破各刊数据孤岛现象,整 合资源,在稿源、审稿专家、排版、印刷、 传播渠道、经营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资源 共享。通过科技期刊联盟的集中管理和差异 化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期刊为作者和读者 服务的水平,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开源节 流,提升浙江省科技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其次,建议充分发挥品牌名刊的示范引领作 用,培育一批学术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 的学术刊群,努力追求期刊学术影响力、传 播效益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化,更好地传播学 术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服务 学科发展。再次,可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的优 势,与学术团体联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 建国际化办刊团队,争取优质研究成果的首 发权,将刊载内容与世界最新科技研究接轨, 全面提升自身的国际化与外向度;同时,通 过“以人带刊”的方式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传 播力,真正参与到国际上开放竞争的办刊环 境中,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目标。

2. 深化与学术团体的相互依托,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科技期刊需要扎实的科研基础和科研成 果的支撑,也需要大量科学家的支持,而学术团体是科学家的集合体和聚集地,科技学 会和科技期刊在科学发展上有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方向,也有共同的基础。放眼国际, 一流期刊及平台建设通常离不开一流学会建 设,二者相辅相成。以成立于1963年的美国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英文缩写IEEE) 为例,该学会是世界上会员人数最多的非营 利科技社团,从事期刊、会议论文 等出版业务,是典型的大而强的科技社团出 版机构。IEEE 始终坚持追赶最新内容、严控 内容质量、优化传播方式等,全方位服务于 内容发现、生产和传播,每年都会投入大量 资金用来建设、升级、扩容各类数字平台, 服务于成果出版、学术交流、投稿服务等学 术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强产品销售、打 造科研文化圈。[15]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学术团体 (省级学会、协会)有234个,浙江省现有 科技期刊114种,仅从数量上来看,浙江省 科技期刊与学会的融合度还远远不够。学会 凝聚了领域内众多的专业人士,具有很好的 资源积淀,在领域内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此外,学会本身就有促进科学家间的交流、 对科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的职能,而科技 期刊则是履行这一职能的重要推动者。因此, 应着力调动学会内的各方力量搭建科技期刊 高质量发展平台,引导学会的学术资源和会 员资源服务期刊发展,既能够快速凝聚领域 内的资源、建设一流的专业期刊,也能够更 好地推动学术交流,提升学会和期刊在专业 领域科技评价中的权威性和话语权[16]

3. 强化学术编辑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

首先,着力于学术型编辑队伍建设,引 领期刊专业化发展。目前,编辑人数有限,需配备足够的不同专业方向的专职编辑从事 编辑工作,立足学科特点,潜心研究期刊专 业化发展方向和实施方案。同时,在具体的 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编辑应重点关注期刊 受众群体的具体要求,结合新的编辑出版理 念,对期刊的内涵、特色、定位进行深度挖 掘,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促进期刊学 术质量的提升及其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次,不断提升编辑创新能力,促进期 刊的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编 辑须适应时代需求,要具备更加敏锐的市场 嗅觉,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能从大量数据 中获得有效信息,形成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要具有全媒体策划、全版权运营、全渠道营 销能力,要能够组建和带领有关项目组及团 队,并能够使项目组及团队快速完成品牌化 建设。[17] 

第三,制定青年编辑培养计划,提升期 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融合。期刊出版主管部门、 行业学会、研究会等组织应加大对青年编辑 的培养力度,组织青年编辑开展国内外期刊 集群之间的交流、与国内外数据库对接等交 流活动;加强对科技期刊创新性发展等科研 项目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覆盖面更广的期 刊扶持计划,制定、实施相关的期刊奖励及 人才奖励政策,让青年编辑能够静下心来、 扎实提升业务水平、多出成果。同时,具有 高学历、拥有各自学科专业背景的青年编辑, 也应当不断提升选题策划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挖掘培育“潜在” 的专家和作者,努力提高组约稿质量,带动 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融合,构建“期刊−学科” 的学术圈,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4. 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力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迈进的过程中,数字出版技术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读 者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科技期刊 的出版模式和传播方式还须进行深刻变革。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 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 道以及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 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 形态。[18]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迅速发展, 科技期刊的传播载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形成传统纸质期 刊、网络数据库、专业网站、新媒体等多种 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学术传播摆脱了 时空限制,速度和效率大大增强。在新媒体 传播方式下,期刊与读者的联结更多的是文 献信息与碎片化阅读之间的构建。因此,科 技期刊应顺应读者阅读模式的变更趋势,转 变传播理念,借助新媒体技术与手段,加强 移动传播服务模式,建立个性化、互动化的 出版服务模式,不断加强期刊与读者的科研 方向、选题决策和学术活动等的契合度,大 力发展知识服务和知识共享,提高科技期刊 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5. 规划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期刊的创新性发展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科技发展 背景下,科技期刊由知识发布向知识服务转 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合发展成为科技期 刊发展的必然趋势。[19]首先,要主动迎接变 革,转变传统办刊思维。科技期刊要具备远 期发展的规划能力,提高融合发展意识,实 现创新性发展。其次,要树立知识服务思维, 围绕用户需求实现转型。科技期刊需强化用 户思维,主动应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以用户 为中心,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个 性化的优质服务。再次,拓展数字化出版形式,搭建全媒体融合的立体化传播渠道。在传 统的纸质出版模式中,许多论文受篇幅所限 未能全方位展示其研究背景、过程、方法等, 而这些论文的附加信息往往有助于读者理解、 判断、使用其研究成果,对论文的科学判断 有着关键性意义。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 快速发展,期刊内容的展现形式不再受纸张 限制,可以通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 数字出版技术多角度展现科研成果,甚至还 可以实现作者与读者问答等交互内容,极大 地丰富论文的表现形式,实现论文的增强型 数字出版。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新型出版模 式,运用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 一体化出版等多样化的数字化出版方式,实 现论文内容的再加工和增值,加强期刊内容 的精细化传播。

致谢:本文基于《浙江省科技期刊发展白皮书 (2019)》的部分内容,特向吕国昌、舒畅、方岩、毛文明、许传桂、阮刘青、李祖平、周海鹰、陈钢、张美强、邵菊芳、董燕萍、王晓玥、王攀智、田甜、曲生华、陈盈如、夏小东、奚莱蕾、程浩等编委致以谢意!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李正银. 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索[J]. 出版发 行研究,1998(3):59-60.

[2]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 技期刊的意见》[EB/OL]. (2019-08-16)[2021-03-22]. https://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 ml.

[3] 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 动计划》[EB/OL]. (2019-09-25)[2021-03-22].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45628351386419154&wfrs pider&forpc.

[4] 肖宏. 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质量要素与高质量发 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0):1153-1163.

[5] 任胜利, 程维红, 刘筱敏, 等. 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科技 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中国科学基金,2018(6):645-651.

[6] 蔡利超, 陈凤, 朱佳雨, 等. 广东省科技期刊发展现 状与对策[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4(3):57-65

[7] 叶紫. 天津市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J]. 江苏科技信 息,2019(27):14-17.

[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2019)[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9] 陈建龙, 朱强, 张俊娥, 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7年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 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2019.

[11] 杨红, 杜辉, 李俊, 等.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 辑的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J]. 编辑学报,2019,31(增刊1):120-122.

[12] 图解|一图读懂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EB/OL]. (2021-02-10)[2021-03-22]. https://www. 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04902.

[13] 徐琳君, 陈国荣, 程彬彬, 等. “互联网+”时代农业核 心期刊网站的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J]. 编辑学报, 2018,30(增刊1):92-94.

[14] 朱拴成. 建设行业学术期刊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 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为例[J]. 传播与版权, 2019(1):84-86.

[15] 欧梨成, 刘培一. 典型国际科技社团学术出版运营模式探究: 以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2):1440-1446.

[16] 刘华鲁. 激发科学共同体能量, 助力我国科技期刊建 设[J]. 科技与出版,2021(1):88-92.

[17] 刘岩. 新时代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科技传播,2019,11(19):175-176.

[18] 汪汇源. 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 以农业科技期刊为例[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9(1):40-44.

[19] 朱本华, 温优华. 科技期刊智慧出版的实现路径探 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1):1177-1182.

Title :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Tech Journ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Author : ZHANG Yun1), YU Zhihua2), ZENG Jianlin3), YING Xiangwei4), YUAN Zuimin1) , LUO Xiangyang5), GAO Jun1)

Author Affiliation : 1) Center of Periodical Editing and Publishing, 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3)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4)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5) Zhejia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gazine Co., Ltd.

Abstract :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ata enquir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ci-tech journ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Editing Associ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Zhejiang sci-tech journals, such as scattered running mode, single structure of editors, low overall academic influence and limited integrated publishing mode.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fu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gitalization, special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ci-tech journ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five aspects: promoting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journals,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with academic group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diting team, expanding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new media and planning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

Keywords : sci-tech journal; Zhejiang Province; journal development; journal constructi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