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大作》2021——中国画名家阳孑兑弟作品线上展览
阳孑兑弟(满地),字,崇亮,号迎峰居士,祖籍江西吉安。1963年生于广西桂林。中央美术学院结业、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画研究生班毕业。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奖。多次任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访问日本、新加坡、韩国、荷兰、法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二十多次。200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阳孑兑弟四人中国画展,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大家之路,叶毓中、阳子兑弟中国画展,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主办,中国画家画院协办的:大家之路,李宝林、叶毓中、阳孑兑弟、三人行、中国画展,作品被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单位收藏。作品入编:《中国美术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山水画三大家》、《中国美术论文集》、《中国优秀教师论文集》、《世界名人录》、《大师名画集》、《中国艺术大家作品集》、《当代画坛八大家》、《李可染与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集》等。荣获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家勋章,世界和平艺术教育文化奖。出版有《阳孑兑弟画集》、《阳孑兑弟画集、花鸟卷》、《当代名家桂北山居图圈(阳孑兑弟画集)》、《名家画典(阳孑兑弟画集)》、《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潜力的山水画30家(阳孑兑弟画集)》、《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潜力的花鸟画100家(阳孑兑弟画集)》、《当代名家(阳孑兑弟画集)》、《中国画大家(阳孑兑弟画集)》、《大家之路(叶毓中、阳孑兑弟画集)》、《大家之路(李宝林、叶毓中、阳孑兑弟三人行中国画作品集)》等。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美术院院长,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民建广西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画院广西分院副院长,广西统一战线书画院副院长,民建中央画院桂林分院院长,桂林市政协常委,桂林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临桂区政协常委,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德公益书画院常务院长等。
阳孑兑弟(满地)作品欣赏
高远,125X1245cm
情系丹青画桂北
文/阳孑兑弟
回顾我的创作生涯,我只是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探索者。我从小就爱画画。
家家都在画屏中 180X220cm
我出生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山水胜地桂林,从小就有幸和山水名窟桂林结缘。在桂林的名山秀水呵护中长大的我,从小就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画笔去画画,更何况桂林为当代中国画重镇,习画者众多,名家辈出,高手如云,在这样自然和文化的双重环境熏陶之下,要不想画画都难。
朝阳图,180X200cm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我,很早就走上了艺术道路。少年时期的我,一方面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了中国画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素描、色彩为主的西洋画基础训练。这些都为我以后融汇中西埋下了种子。我先是师从桂林名家朱乃文先生、周安民先生学习花鸟画,继而师承阳太阳大师学习山水画。是他们把我领进中国画艺术殿堂,我也乐此不彼,苦学不倦。我创作的《苗寨金秋》、《桂北秋色》、《家乡一片红云》、《漓江秋韵》等花鸟、山水画入选全国美展,有的还在全国展出。我以山水画创作的成绩,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8年创办桂林美术学校并担任校长兼美术院院长。总之,在我管理、教学的创作生涯中,前二十多年都是画花鸟、山水画的,可以称之为“育人为本”。
和谐家园,68X68cm
和很多接受素描、色彩、西洋画的基础训练青年一样。198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师从吴作人、田世光、金鸿钧教授等。后进入广西师大艺术系师从陈玉圃、刘益之教授等。2002年又一次走进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师从吴元奎、庄利经、陈大羽、周京新等诸位教授,更进一步从画史、画论、画法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又为周京新、吴元奎、庄利经、阳孑兑弟四人在桂林博物馆举办画展。第二年我放弃了美校的一切,一心扑在了山水画创作上。作为一个画家,选择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独特视角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画家一生创作成败得失的一个关键。当时画界“跟”风盛行,有人见泰山雄奇就画泰山,见张家界秀美就画张家界,想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出个大师来,便一拥而上画黄山,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具体情况。细细想来,东北的画家去画张家界、去画黄山,就比不上南方的画家有优势,因为你没有人家见的多,没有人家熟悉,更没有人家对此体悟得深。中国如此之大,山水如此之多,你纵使有千万双脚、千万双眼、千万双手,也走不完、看不够、画不尽,何必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呢?
家乡福地,68X68cm
几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养成了我“异向思维”的习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桂北山水,历史上没有几个人画,现在也少有人画。这里蕴藏着宝贵而丰厚的艺术矿藏,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冶炼,去锻造。桂北山水为桂北画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这个桂北之子,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倘若我能选取一个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独特视角,见他人之所未见,识他人之所未识,便获得了迥然异于他人的特殊的艺术灵感。在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范宽画关中,倪云林画太湖,黄公望画虞山……在现代则有刘海粟画黄山,李可染画漓江,白雪石画桂林……这些都证明了山水画创作的一个艺术规律:画家选取某一地域的独特视角,以敏锐而深邃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发现生活,把握生活,成为生活的富有者,同时具有仅仅属于自己的艺术见地,就可能取得艺术创作的成功。
家乡诗意,68X68cm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要画好桂北山水,就要投身于桂北的山山水水。“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画好山水画的形象基础。我常常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写生,又多次到九华山、黄山、武当山、武夷山、崂山、尧平道韵楼采风,到漓江、灵山、新寨、老寨、龙胜、资源等山区深入生活。我走遍桂北大地,桂北山水无数次焕发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我感到桂北的山山岭岭,溪水瀑泉,树木花草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我来到它们面前,它们向我招手,向我微笑,向我呼喊,要我看它们的舞蹈,听它们唱歌,为它们画像。艺术创作贵在发现个性、分析个性、表现个性、刻画个性,进而创造个性。艺术创作的关键,一是生活,二是见解。真正从生活的矿藏里提炼出来的独到见解,是“灵感”的生命之源。创作创作,即开创之作,创新之作。我首先确定立足桂北,画好桂北。只要有地域性,就有全国性;有了民族性。才会有世界性。
船在屋上行,68X68cm
中国的山水画创作要发展,必须在重视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强化色彩的表现力。我确信,解决中国画的色彩问题是创新中国画的突破口。而要解决中国山水画的色彩,主要靠对现实生活、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光色的感悟和发现。当然,要画好色彩,也必须学习色彩的知识,研究中外各种艺术流派的色彩运用,探索出色彩表现的规律来。画家一旦掌握了色彩表现,就一通百能,在汉语词汇中,“绘画”的同义语谓之“丹青”,“丹”和“青”即是红颜色料和青颜色料,这两个字借代所有的颜料,又作为语素构成“丹青”这个合成词,借指绘画。进而把高超的画技称为“丹青妙笔”。可见我们的祖先是洞悉绘画的本质和规律的。
家乡秋韵68X68cm
一个成熟的画家必须有自己独异的艺术语言。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们无不具备自己独特的、迥异于他人的艺术语言。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和风格,绝不与他人雷同。西方现代派大师毕加索,在他漫长的、传奇式的艺术生涯中为寻求和发现新的艺术语言付出了惊人的努力,他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新的世界。在中国近现代大师中,黄宾虹晚年刻苦专研宋画,亦从欧洲印象派中找到契合之处,在二者互渗之中,印象派的“洋笔墨”对于他晚年以宿墨、焦墨、积墨和点线短风为主体的笔墨语言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李可染山水画的层次感、空间感和神秘感,强化了层次所呈现的艺术魅力,把万物的无比丰富性统揽于整体单纯的逆光感受中,容量无限。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但学习借鉴前贤,却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池畔拾趣,68X68cm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独异的艺术语言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自然、社会、生命赋予艺术家一种艺术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画家的审美体验积累起来,逐渐形成宏观剖析世界的艺术观念。一旦画家的灵感显现,就会通过客观物象把艺术观念外化出来。我想把桂北山水的美画出来,首先得抓住桂北山水的特征,桂北之山,不在高,而在华;桂北之树,不在奇,而在滋的大风格、大气派、大境界、大秀美是桂北山水的总体特征。桂北山水这种大秀之美不同于北方山水。南方四季常青,阴雨绵绵,给人一种隽秀含蓄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阴柔之美。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明显差别。要画好桂北山水画必须湿中求干,虚中求实,圆中求方,厚中求韵。桂北山水最令我迷醉的季节是春秋两季。秋高气爽时节进山,登高四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浓艳热烈的色彩扑入眼帘,红色、黄色、紫色,像火一样在燃烧。这火简直把我的灵魂点燃了,把我的身心照彻了,我所感悟到的全是绚烂的色彩。
唯有独尊,68X68cm
在我创作桂北山水画时,感到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根本无法表现。桂北的秋山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不用浓艳的色彩怎么能行?这就遇到了如何对待传统这个大难题。纵观中国山水画史,中国山水画自魏晋逐渐从人物画配景独立出来的,其实那时是很重视色彩的。文人画之崇尚水墨,当中国山水画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艺术潮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我认定欲创新中国山水画,必须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强化浅降色彩的表现力,舍此没有第二条路。我用半年时间创作了四十五米长卷《桂北山居图卷》(实为45米长,19.8米宽)。画中以常用的符号、白描手法组成另一种样式:粗细相同的线、表现不同的物象,江中运行的木材,岩上的茅草,游弋的渡船,方向变化的线,造出不同的岩石,近山与远峰手法同样式不同。转折相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枝干,以不同的符号对不同的树分类。水是最平常的水符号,云是最平常的云符号……看似平常胜似平常、平常中寓有奇逸……我试图通过桂北之山及桂北民居的和谐,表现桂北大地改革开放后在各方面保持生态和谐所取得的成就。
年年有余,68X68cm
通过浅降色彩画《桂北山居图卷》的艺术实践,我发觉把中国的传统笔墨与浅降色彩二者对立起来的观念是片面的。我在浅降色彩的实践中发现,任何用浅降色彩与中国传统笔墨搭配,都能显其光彩,都能相得益彰,任何色彩渲染都有光亮、跳跃之感。因此我提出中国传统的墨色“胸怀宽广”,能接纳万千种颜色,故可成为“母色”。其实,墨也是色彩。毛笔用墨写出一波三折的线条与毛笔用色写出一波三折的线条,其本质意义是一样的。这样一来,中国画用墨画和用色画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画传统讲究气韵的生动,骨法用笔,有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大青绿、小青绿……如法炮制,用色彩来画,不也可以有积色法、泼色法、破色法、双钩填色法……吗?由此看来,传统绘画理论中的“色不碍墨”的说法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的主张则是“色可以碍墨”!
五福临门,68X68cm
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要熟悉地掌握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和造型艺术语言,也要下苦功夫学习色彩知识,学习西画的色彩运用,掌握色彩规律,做到“洋为中用”。我曾经一连数日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斗室,终于与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对话交流。齐白石画牡丹和寿桃所施用的浓重朱红,张大千洒脱自如的泼墨泼彩,林风眠彩墨画的浓重色彩;尤其是法国的毕沙索、西莱斯、莫奈、西涅克等人,他们极善于捕捉物象条件色的变化和色彩关系,用小笔触形成缤纷多彩的旋律,这些都给我以很深的影响。我大胆的突破传统青绿山水“淡雅”的局限,创造了能充分表现桂北山水的色彩和墨韵,形成了色墨融合的独异的艺术语言。
富贵有佘,68X68cm
创造艺术作品的个性面貌,是所有艺术家终身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个性基调是不能重复的。诸如浓淡、深浅、明暗、冷暖等不同色泽的选择、变化,都应仅仅属于“这幅画”,是“这幅画”的典型所独有,而不属于其他作品,不与任何别的形象雷同。这是一幅画个性面貌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构成这幅画形象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作为一个成熟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必须具备突出的个性面貌,与所有人拉开距离。个性面貌是画家艺术生命之所在。
一路春风,68X68cm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传统画论关于生活与艺术两者关系最精辟的论述。“外师造化”,即长期地、不断地深入生活,只要画家不怕累,能吃苦,不难做到。“中得心源”就不那么容易的。画家从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到创造出一幅真正“得心源”的作品,是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画家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提炼所完成的山水画作品,已经完全被赋予了某种新的意义,它使生活现象在提炼和加工中实现的艺术升华,达到更完美的思想艺术境界,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创造艺术形象,不是为形象而形象,是通过写形来达意抒情的。写形是手段,达意抒情是目的,画家不满足于“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山水画十分注重意境创造,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意境中的主管、客观同意,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总之,画家使自己的山水画具有独自的个性面貌,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与画家的人品、性格、学识、修养、生活、阅历等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所谓“画如其人”是也。
傲雪迎春,68X136cm
我常常对人说起唐僧取经的故事来表明心迹。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见到佛祖取得真经升天成佛。唐僧每经过一难都是一次胜利,但他把这一次次胜利都视为过程,从不满足,从不停歇。我们搞艺术创作的也当如此,经过长达三十年来的努力,我画出了一些山水画,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二十余次个人画展,得到美术界同仁、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日本、韩国、荷兰等国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国际友人也对我笔下的桂北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邀请我举办画展。2007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桂北山居图卷》“阳孑兑弟画集”和《中国优秀美术家》“阳弟画集”,200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名画家典》 “阳孑兑弟画集”,三本书都在全国发行。以“立足生活,扎根生活,并在艺术探索中形成自己的面貌和风格”(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美术”杂志总编、著名画家、诗人、教授叶毓中语)而为画界称道。这是对我立足于桂北,画桂北山水画的充分肯定。对此,我当然感到高兴。但这只是我在艺术探索中的几个亮点而已。实际上我在创作桂北山水画的过程中,始终感到心中的好画没画出来,我总是期待着、希望着好画是下一张。迄今为止,我除了对党、对人民、对领导、对同仁、对朋友、对家人,对所有给予我艺术事业以支持和帮助的人常怀感激之情,剩下的只有遗憾。
朝阳图,1180X200cm
造化无穷,艺无止境,而人生有限。李白在《春夜游桃花李园序》中慨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的一生在浩淼无极的宇宙中有如白驹过隙,人的作为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即以拙作《桂北山居图卷》而论,虽曰“画卷巨制”,叹为观止,亦不过千山一石、万水之一瓢耳!我们祖国的万里山河的多么雄伟壮丽!好山好水看不足,画不完。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应该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人文责任。作为一个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更应该通过作品表现出自己的人文关怀,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唤起人们的良知,从而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倍加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刚进入中年,还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我愿将后生全部献给我所热爱的大自然,献给我所钟情的山水画。倘能如此,不亦快哉!
己丑年六月八日于清香楼
傲雪迎春,68X136cm
一路春风,68X68cm
苗寨晚霞 220cmX180cm
溪畔人家 68x68cm
溪山积翠 68x68cm
大象无形 360X145cm
丹青万代拥江山 125X360cm
家家都在画屏中 220X600cm
家乡古韵 180x68cm
漓江胜境 200x400cm
南向北联魅力龙邦 360cmX145cm
水墨苗家 90X180cm
溪山朝晖 68x180cm
壮乡寻梦 68x180cm
(旋转手机观看)
美丽乡村68x5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