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
我喝茶,无经可言。儿时,父亲因病烟酒茶均不沾,母亲爱喝茶,喝的是茶叶末。母亲如今仍爱喝茶,每年新茶出来,我和妹夫都会孝敬她一点茶叶,她总说:“女婿的茶叶,好喝。”这么多年了,我始终没有问过,到底妹夫的茶叶是真的好,还是她老人家也学会了善意的谎言。
对于喝茶叶末长大的我,对茶叶,无可挑剔。上班时间,喝公茶,单位前台的丫头放什么茶叶在办公室,我就喝什么茶;下班回家,我只喝白开水。
但是,茶叶,我并非毫无见识。想当年,云南普洱独领风骚多少年的年代,某一日,到北京后海公园“茶家付”,后台老板付阿姨,她父亲乃北大蔡元培校长的得意门生,和朱自清先生同窗,付阿姨精深茶道,专门拨冗给我讲过半天的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日前又有一友人请我喝福建的岩茶。据说,近年福建的岩茶一枝独秀,云南的普洱、怀化的黑茶又不吃香了。我这人,总是心太软,对于喝茶这种劳神费时的事情,总觉得不好拒绝。别人喝茶是享受,对我则是劳神,因为我爱钻牛角尖,啥事都想整个明白,不能不明不白,喝茶也如此。
于是,我便向茶艺师请教关于岩茶的基本知识。福建武夷山乃丹霞地貌,碧水丹山,茶树生长在砾壤和烂石之上,谓之曰:岩茶。原来“岩茶”这名字来自于故名思义。岩茶分为肉桂、奇兰、水仙等品种。比较小众的品种又有百瑞香、雀舌、白鸡冠、石乳、铁罗汉、矮脚乌龙、梅占、黄梅音,如此不等,达上百种之别。如果不是茶艺师如此详细的介绍,随便沏一壶,告诉你这是岩茶,那就是岩茶了。因为你根本就不懂岩茶的窍门和这些窍门中的学问。平时,我们这些理工男都自诩为做学问的,可是,和面前的岩茶一比,茶的学问才是深不见底。
上面只是简单谈了一下岩茶的品种分类,真正品茶的都知道,沏茶的水也有讲究。比如,湖南洞庭湖二妃墓边正宗的君山银针,非洞庭湖的水沏不出“三起三落”。沏茶,不仅对水质有要求,对水温也有要求,应85℃为宜,当然,功夫茶例外。沏茶沏茶,“沏”也是功夫。我曾见过于丹老师沏茶,那功夫,不亚于她的“论语”。
对于茶,有些讲究,是不能为外人道的。如“大红袍”,正宗上上等的大红袍,系由未成年的少女用舌尖从茶树上舔下来的。
中国人真喝茶的,不叫喝茶,谓之:品茗。一个“品”字,一下子就拉开与我们这些喝茶之人的档次和品味。品,由三个口组成;喝,一张嘴即可。所以,品茗的同时,必坐而论道,但又不能夸夸其谈,要正襟危坐,把自己装扮成英国贵族的模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壶中有乾坤,壶中有天地。
世界上有三大饮料,除了茶,还有咖啡和可可。这三种饮料,我不仅都喝过,也都了解一二,咖啡和可可并非全不讲究,但是,与茶比起来,如果说茶是博士,那咖啡和可可则具有幼稚园里幼儿的单纯。
本来茶叶在杯中,或在壶里,它的状态不外乎浮或者沉,二者必居其一。坦白地说,我始终没有弄明白,中国人为何在浮沉之间能滋生那么多的灵感。说实话,我也不想搞懂。茶这门经,不学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