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有何含义?是不尊重老人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留下了不少的经典语录,大多数都被记到《论语》当中,很多人对孔老的形象就是和蔼可亲,脾气一定很好,而且也不会训斥弟子,所以才能担得起圣人的称号,可是不管后人如何升华孔子形象,他无非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并非是神仙,有人就有脾气,他也会生气,就比如他之前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从表面上来分析的话,就是说不讲孝道的人就算有一天变老了,也照样会害人,可是如果 光是看到这句话,而不是全文上下来分析的话,而且不知道孔子风格的人,就会觉得这句话存在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尊老爱幼这个品德,可是孔子这样做不就是不尊重老人吗?其实孔子并非不尊重老人,而是有的坏人也是会变老的,那么作为老人就要给后代做一个好的榜样,可是这类人变老之后哪里还能够做榜样呢?

但其实这就要结合《论语·宪问》中的原话来分析了,原话还有两句: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这句话就是说原壤一开始在等孔子来的时候并没有规矩,姿势很是乱,孔子看到就和他说:你小的时候不讲孝悌,长大后更是没有成就,那么老了之后就会变成害人虫,说完孔子就拿手杖教训了他一番。

其实这样更像是年长的人在教育晚辈,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他是觉得一个人上了年纪还不能给后代做好榜样,继续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必然会给后代造成影响,所以很生气就有了这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孔子能这么说,也是因为原壤并没有符合礼仪,让孔子这么注重礼的一个人才会生气。

当然也并非只是因为原壤的一个坐姿,而是孔子觉得他这样的形象很容易带坏下一代,把小孩子都给教坏了,把原壤一个坐姿上升到了长幼有序,从一个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在很多事情上是如何作为的了。

孔子本身就严格要求自己可以做到礼,所以看到别人做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站出来说教一番,那么孔子为什么这么严格受礼呢?其实就是和他的追求有关系了,他追求太平盛世,他觉得当下社会就是礼崩乐坏造成的,作为臣子可以为了那点儿利益不顾君臣之礼谋害君上,儿子也可以不顾及父子之情为了自己的利益谋害父亲,看到这种现象他很是心痛于是自己就去在各国游说。

所以孔子这句话不存在对老人不尊重,毕竟当时这话是对原壤说的,他比原壤还要老,那岂不是在说自己了,他只是说那些行为不检点,不讲道德的老人,会被后人学去,不利于后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