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盲开读贝多芬
我是音盲
我承认,我对音乐一无所知。就我的个人能力而言,我完全符合别人对我的一贯评判——“这个人五音不全”。在我的整个小学阶段,我都不知道音乐课和南瓜有什么区别。没有一位老师教我唱过哪怕一首简单的儿歌,我也没有上过一堂所谓的音乐课。我对音乐的理解也只限于小孩子发明的一些有趣的发声把戏,比如把绷直的橡皮筋凑近耳朵弹,听它发出的“嘣——嗡——”的声音就很快乐,或者把尺子一端压在桌边,调整露出桌沿的长度,然后弹动尺子另一端,听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哒哒哒”的声音。
上了初中,我的音乐启蒙才算开始。记得有一任校长,似乎是四川人,在我漫长的初中生涯里教会我两首歌:一首是“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另一首是“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噢郎罗……”到现在,这两首歌我还会哼。
再往后,我跟音乐似乎绝缘了。碰到文艺汇演或新年联欢什么的,实在绕不过去,我就参加合唱。我被安排站在最后一排,努力对好口型就行。
所以说,我绝对就是个音盲。
可现在,让我读贝多芬传,我真的是倍感压力。我生怕读不进去,或理解错误。一个音盲对音乐大师的解读或许就是盲人摸象,有点对大师的不敬了。
可是,家长和学生在那三本书里选择了《贝多芬传》,我也只好尊重大家的意见,于是买来硬着头皮去读。
转念一想,也许音盲读音乐大师还是有一点好处的。正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容易像一个孩童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对什么都敢提问,对什么都敢怀疑。而这质疑的精神,我认为对阅读是大有好处的。
关于这个版本
对于版本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上学期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商务印书馆的励志版。什么是“励志版”呢?买之前也一头雾水。推荐学生买了,原来是改编版,就是说不是全版,不是原版。当初买它是图便宜,这回搞懂了便宜的原因。
买书也不能只看出版社。以为那些大社、名社的书就一定质量好,其实也不见得。比如我手头的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古籍,竟然把“楚虽三户”印成了“楚虽三卢”。而且正文和注释一个地方一个样儿,这么明显的自相矛盾就在那儿摆着,真正觉得对不起大社的名头。
这次就剑走偏锋,选个书价既便宜出版社名头又不响的,于是就定了这本。原价28元的卖10元以下,应该算便宜了。拿到书后,看装帧、纸张还过得去,250页的内容也算充实。唯一的担心就是错别字太多。认真地看了45页,把《贝多芬传》看完,只发现一处有问题的:第3页的“百年祭辰”似乎应该是“百年忌辰”,也可能两说。觉得质量还是令人放心的。
“古吴轩出版社”,活了半辈子,第一次听说。也许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读书读得少。但你没见过的,不见得不好。正像山中的幽兰,你没见过她的芳姿,但不代表它不亭亭玉立自吐芬芳。出版社小,不一定它的书质量就不好,关键还是看人,看编辑。比如岳麓书社就是我心目中一家既小又出精品的出版社。又想到“古吴轩出版社”位于苏州,处于东南繁盛之地,文化昌盛,不应该浮皮潦草地对待自己出的书吧?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就选择了这个版本。反正书也不贵,10块钱买不来吃亏买不来上当……
小小的收获
贝多芬生于1770年12月16日,死于1827年3月26日,活了57岁。贝多芬的一生相当于我国清朝中期,具体是乾隆三十五年到道光七年,这也是清朝国势强盛的时期,过后就不行了。贝多芬一生做了五次手术,也不知道那时候的手术是个怎样的情形。
在读贝多芬的时候,要时时把百度打开。碰到作品名就去搜一下,于是电脑一边放着音乐,我就一边读着这个音乐的创作者的传记,也算一种享受,也算对大师的最好的纪念。由此,我也多多少少地补习了一点音乐知识。不敢说懂,但大致了解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上高中时,一个同学上台演奏电子琴《致爱丽丝》,觉得他非常了不起,到了仰慕的地步,现在知道这竟然是贝多芬的作品。参加工作时,学校的校长组织了一个乐队,让学生捧着各种乐器天天练《欢乐颂》,当时那“滴滴答答答滴滴”的旋律差点让我的耳朵起茧子,现在知道它是属于第九交响曲的一个片段。
贝多芬终生未婚,但不代表他没有爱过。
贝多芬是在二十多岁时耳聋的。
贝多芬在四十四岁时就立下了遗嘱,而他活了五十七岁。
未解之谜
匆匆读了一遍,当然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比如那些复杂的西方人名及其人物关系,比如那些音乐方面的专业术语。当然还有一个更离奇的,书中收录了一封贝多芬写于1828年的信!要知道,他头一年就去世了。是闹鬼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