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三月春风走酉阳之二

01
三月春风走酉阳之二
上期链接:


酉阳画廊乌江
告别龚滩,我们的船行驶在乌江里,青山奇峰倒映江中,山在水中,水在天上,乌江如诗如画一般,妙不可言。我们的船好似在画廊龙洞间穿行,听得见四周铮铮淙淙的落泉声。江水如染,伴着三月的春风,江畔传来深情的歌声:欢迎贵客来吔/把乌江美丽的画卷展开/云雾中露出我土家苗寨……我们的船行驶在碧玉般的乌江里,穿行在优美的民歌声中,心里甜甜的、美美的,人们都赞叹:乌江真美!
导游指着对岸两道宽十来米,高数十丈的擎天石柱形成的窝状天空说,这叫月亮窝,是月亮升起沉落栖息的地方。我们叹息着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导游接着指着阿蓬江侧山崖一级级排列陡崖之上的石水田说,这叫“仙人田”,共四十九丘。我们抬头望去,汩汩的水流正沿着一道道田埂,浸润着一方方“仙田”。导游说,据传很久之前,这里住着母子二人,有一年,时逢天旱无收,交不起租,贫病交加的母亲卧床不起。一夜,有一女子给儿子托梦说,叫他到仙人田旁的洞里背米。他照女子所指到达洞里,真的看见一袋白米,便背回家中。后来被财主知道了,财主带着家丁赶往洞里抢米。梳妆的女子见来了恶霸,反手将梳头的梳子甩向对面的山岩,飞身而出,把财主卷进了江中,随之关闭了洞门,梳子也化为了梳子岩。从此,这里就只见水田,不见了稻谷,“仙人田”也荒芜了。
晴空下,仙人田和梳子岩都耀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被似真似幻的景致吸引着,浮想连翩,赞叹着乌江山川的奇特。
陪我们同行的《酉阳报》总编说,十多年前,他在沿江的一所学校教书,江对岸贵州沿河的表哥家的亲人病了,他们乘船赶到大山深处的村里,看见十来岁的姑娘和男孩赤身裸体,没有衣裤穿。那里的学生上学,自己背着柴禾和铝锅,中午一排排地在学校的院坡上做饭,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他说,过去这山里人生活不容易啊!
我们心情沉重地望着沿江的青山和滔滔的乌江。希望那样的日子永远远去。烟雾迷漓中,对面山中传来《山歌好唱口难开》的歌声:山歌好唱口难开/宁青好吃树难栽/大米好吃田难办/鲜鱼好吃网难抬……随着歌声,我们看见,旧楼仍在,但两岸新楼幢幢,街市蜿蜒,羊立崖畔,牛饮江边,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总编说,如今这里人们的日子变好了,乌江也变美了。
我们深深地向乌江更加美好的明天祝福!


龙谭的记忆


我们到龙潭是在飘洒的细雨中。
龙潭古镇,过去是川东酉阳人出武陵走洞庭的必经之路,被称为“货龙潭”,是一个繁华的水陸码头,这里不光是水陸要冲,也有着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个了不起的人物。
迎着风雨,我们参观了革命先驱赵世炎的故居。处身大山深处的赵世炎,早在上世纪的“五.四”运动时期,就是“五.四”运动领导核心人物之一。后来在李大钊、陈独秀支持下,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成为留法勤工俭学的主要领袖人物,我们熟知的蔡和森、向警予、朱德、周恩来、陈毅、王若飞等都是当时的主要成员。
后来赵世炎在上海领导工人武装起义和工人运动时被叛徒出卖,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这位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先驱,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为民族的兴旺崛起抛头颅洒热血,真不愧是华夏的伟男儿。
龙潭古镇弯弯的小巷,饱经岁月蒼桑的木楼,在细雨中显得幽深闪着神秘的色彩,纵横的街道,虎踞龙盘般隐没在暮色里,沉稳雄劲,让人感觉,这里的确是藏龙卧虎之地!
龙潭不仅是赵世炎的故里,也是前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母亲赵君陶的家乡,是瞿秋白夫人王剑虹的出生地,是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王勃山的故里,是原北京市委第二书记、中共华北局书记刘仁的家乡。
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的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的8千健儿在这里的南腰界山上建立了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黔东苏维埃特区,让反动派胆颤心惊,革命之火映红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大江藏蛟龙,深山育苍鹰,这就是酉阳。酉阳是一块厚重而伟大的土地。
细雨中,古镇已点点灯光。我和文友们漫步在古镇的街巷里,感觉着古镇的气息;街巷飘溢饭菜的芳香,有的打开了室灯,有的倚门盼望儿女晚归,古镇人沉浸在氤氲的暮色里。晚风徐徐,街巷里流淌出动情的歌声:
高高八面山/青青酉水河/是我可爱的故乡/木叶满山响/情歌随风飘/伴随酉水长流淌……
歌声在夜色里飘扬,如细细的雨丝在我们心头缠绕。
我们来到八角井边,这口世世代代养育龙潭人的古井,见证着龙谭的兴衰和变迁。尽管龙潭古镇披着岁月的风尘,小巷石板路上还留存岁月的痕印,但龙潭古镇新区己新楼林立,旧貌新颜,它象征着龙潭人生活的变化和日子的富足。 
八角井旁的立壁上有一行字,在暮霭里吸引着我的目光: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恩师的培育之恩。这是一位台湾同胞留下的。
面对今天的日子,他的话语体现着人们的心声,也提醒我们:今天的美好,我们不能忘记为我们舍身忘死的先烈,为民族繁荣兴盛出生入死的人们,我们得记住酉阳龙潭对历史和今天的贡献。我们衷心祝愿龙潭明天更好!
本栏目主编:沈曼妮
作者简介:詹仕華,从边关到平原。在《解放军文艺》、《昆仑》、《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南军事文学》、《四川文学》、美国《新大陸》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数百篇首作品;出版作品集《从边关到平原》、《我的圣地雪域》等。先后获西藏自治区年度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二届青年诗歌节奖,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艺家》杂志征文奖,四川散文奖,中国作家杂志社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品集一等奖等。作品收入数十种选集。现居四川德阳。
(0)

相关推荐

  • 乌江画廊

    玩单反快两年了,还没有去川西,端午计划前往,可天气不作美,临时改往酉阳龚滩古镇.此行并不遗憾,途经乌江彭水.酉阳路段,意想不到的撞上不少美景,乌江水域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舟船行荡,飞鸟嬉翔,真不愧为& ...

  • 寻找中国最美古村落征文作品:重庆龚滩古镇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重庆龚滩古镇 文:雷响玲 重庆,全国四大直辖市其中之一,是最年轻的直辖市,简称渝,也被美称为5D魔幻城市.行千里,致广大.近年热度居高不下,除了红岩村.千年古镇磁器口.李子坝穿楼而 ...

  • 重庆一“罕见”避暑地,山水不输桂林,古镇堪比凤凰,还自带空调模式~

    人人都知道重庆, 有麻辣鲜香的火锅, 有霓虹璀璨的洪崖洞, 似火炉般酷热炎炎, 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重庆的渝东南, 藏有一处清凉的秘境~ 它,位于重庆市东南部,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 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 ...

  • 【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三月春风走酉阳之一

    【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三月春风走酉阳之一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地震中的供电人之二

    END 地震中的供电人:杨广君-- 詹仕华 这是绵竹另外两位供电人的故事. 供电所长杨广君 曾为军人的杨广君,中等个头,说话直率,处事果断,至今仍保持军人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作风. 2010年8.13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地震.挺立的东汽

    - 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 - 01 地震.挺立的东汽 詹仕华 东汽旧址,在高峻苍莽的龙门山下,在川西北山清水秀的边陲小镇汉旺. 这里,龙门蜿蜒,原野起伏,新楼幢幢:这里,桃艳李熟,油菜金黄,千里麦香.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喜马拉雅之冬

    喜马拉雅之冬 八月,我们进入墨脱山口,雨雾弥漫,夏雨潇潇.开路的战士不停挥镐破土:坡上,冒雨拾柴的战士背着滴拉着雨线的枯枝,在时而三两声清悠的鸟鸣中走过.来往的马帮不时踏踏踩过山岗,粗重的喘息如头上的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伟哉,川西罗江

    我和文友再次来到仰慕的罗江,才时隔两年,已不见罗江往昔的容颜.纹江两岸,廊桥飞跨,高楼林立,大街宽敞,车辆穿梭,中国作协<诗刊>和四川作协<星星诗刊>,罗江政府一起两年一届的&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远方的小村

    远方的小村 詹仕华 五月的大地一片金黄,一片浅绿. 又是新麦收尽,秧禾初栽,岸柳逗戏雏鸭的时候.汪汪秧田直铺向天的尽头,让人忍不住眺望那无涯的绿野,心里漾过阵阵涟漪.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一 记得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 舅母趣事

    舅母趣事 万家坡,是舅母家的地名.山不高,几座房舍散落其间,万家,是个虚名.舅母家的房子紧靠坡侧水库湾头,一条水渠,弯弯曲曲流过.她出嫁几天发生的新娘"砸锅"趣事,直到今天仍在这带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边 关 涛 声

    我们的吉普,从一字儿散开的高峻的座座雪峰下,越过凝重开阔的帕里高原向南急驰,进入喜马拉雅南麓峡谷.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前面哨所,采访战士小王洪暴中为两国边民报警英勇献身的事迹. 车直向前,随着南行,山越 ...

  •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喜马拉雅

    五月柳风 是高原第一场春雨浸染了你? 是内陆初夏的风羞绿了你? 你,姗姗来迟,似含羞待放的梅朵,轻轻一碰便芬芳盈溢. 五月柳是春的使者,一身绒绿,一身轻盈,拂过极地明净的天宇,以满天的杨絮,迷离变幻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