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笔记|蜱虫叮咬的危害及处理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一种体外吸血寄生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蜱、若蜱和成蜱4个阶段。虫体椭圆形,分为颚体和躯体,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吸血饱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图1),躯体背面有盾板者为硬蜱,无盾板者为软蜱。我国已记录硬蜱科100余种,软蜱科10余种。国内各省(区、市)都有蜱虫分布,不同地区种类不同。蜱虫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山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部分种类侵袭人体。蜱虫的活动范围较小,一般为数十米,但其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当与宿主接触时即可爬附在其上,一般寄生于宿主头部、颈部、腋窝、大腿内侧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到的部位(图1)。蜱虫叮咬好发季节通常认为是5月到10月,但接触蜱虫的风险全年都存在。
图1 蜱虫吸血后的不同状态及易寄生的部位
(1)直接危害
a.叮咬部位的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感染。
b.蜱瘫痪,虽然在人类中罕见但可致命,故需要注意。常发生在蜱虫叮咬后4-7天,临床表现包括轻度震颤、步态不稳、无力和跛行,严重时可致人或动物呼吸衰竭而死亡。
(2)传播疾病
蜱虫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传染病媒介生物。蜱虫在叮咬吸血过程中,唾液和胃肠内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原虫等)可传播至宿主,导致多种疾病。在中国最常见的人类蜱传疾病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Q热、兔热症和北亚蜱传斑点热。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蜱传疾病,如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一种新的布尼亚病毒感染等均有较多报道(图2)。
图2 中国蜱传疾病的分布情况
3)红肉过敏症:当蜱叮咬人类的时候,唾液中α-半乳糖会随着唾液进入血液使宿主致敏,宿主产生α-半乳糖抗体,当宿主食用红肉(经消化后释放α-半乳糖)可诱发迟发性免疫反应(图3)。蜱虫叮咬、α-半乳糖IgE抗体和对红肉的延迟反应之间的关系现已在多个国家报道,包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西班牙、日本以及美国。
图3 蜱叮咬导致的红肉过敏症免疫反应
可根据叮咬蜱的种类、大小、是否附着吸血、附着的时间等来评估传播疾病的风险。蜱虫必须叮咬才能传播病原体,一只在身上爬行但没有附着的蜱虫不传播病原体。因蜱虫类型和病原体类型不同,引起感染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可波动在数分钟至数天。以莱姆病为例,动物研究表明,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风险在蜱附着48-72小时后呈指数增加。另一项被蜱虫叮咬后发生莱姆病的调查研究表明,蜱虫附着时间≥72小时莱姆病风险明显高于<72小时(20% vs 1%)。一般来说,附着时间<36h莱姆病风险较小,但仍需要注意感染其他病原体可能。因此,在高危地区需要仔细检查全身(如图1)并尽快去除蜱虫。
蜱虫叮咬后,最常见的反应是蜱叮咬部位的局部刺激、瘙痒和肿胀,但是如果出现了发热、疲劳、肌肉关节疼痛、身体出现特殊皮疹、出血点、头痛不适、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蜱虫叮咬过。
a.移除
1)美国CDC建议:使用细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用持续而均匀的压力将它们从皮肤上拿开(图4)。主要目的是避免挤压蜱虫的腹部,避免折断固定在皮肤上的口器。同样,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从腹部挤压蜱虫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和唾液(包括毒素、过敏原和病原体)喷射到叮咬部位。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将活蜱虫放在酒精中或密封容器中处理,切勿用手挤压或直接接触蜱虫,因为取出来的蜱虫会继续分泌,皮肤接触后也会感染。
图4 蜱虫的移除步骤
2)澳大利亚政府和CDC推荐可用杀虫剂或冷冻剂先将蜱虫杀死,之后再将其夹除。研究认为这样可以减少过敏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b.相关疾病的诊治
在蜱虫叮咬30天内若出现皮疹、发热、头痛、肌肉痛、乏力、关节肿胀和(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症状、蜱虫暴露的病史及时间、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测进行快速诊断,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的指南,仅对符合下列所有标准的患者推荐给予抗菌药物预防莱姆病:确认附着的蜱是肩突硬蜱(鹿蜱)成虫或若虫,估计蜱已附着≥36小时(根据蜱吸血后鼓胀程度或暴露时间),预防应在移除蜱的72小时内开始,当地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比例≥20%,无多西环素禁忌证(即患者≥8岁、未妊娠且未处于哺乳期)。
应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林等)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衣服,这样更容易看到蜱虫的附着。裸露的皮肤可涂抹蜱虫驱避剂。应注意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在蜱虫流行区,可在室内或室外蜱虫易栖息场所喷洒杀虫剂控制蜱虫滋生。
作者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徐映雪、李勤静
文章首发于BCH儿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