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音功教学的实践和探讨(1)
编者按:深圳大王山老师,肺腺癌三期,康复七年;肺、骨、脑转。他在康复过程中,把学到的抗癌知识,取得的康复经验,无私地在各种平台分享。本文是大王山老师在吐音教学过程中的部分教案,其中有值得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在此,感谢大王山老师的无私分享和博爱精神。
《康复小宝》是一个公益平台,旨在无偿分享康复技能和经验,帮助爱友康复。如对发布的内容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与探讨。
吐音功作为郭林气功的重要功法,具有独一无二的功效,是郭林气功的一张王牌功。吐音正确,疗效很好;吐音不正确,没有疗效,甚至有损害身体的副作用。如气上头的出偏症状;过分的泻,造成身体虚等等。
吐音功属于中级功范畴,比自然行功、快功、定步功等行功更具技巧性。吐音时,无法观察到发音器官的动作,只能依靠发出的“音”判断正确性。所以,学好吐音功,不容易;教好吐音功,就更难!吐音其实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刚开始,每天不能尝试太多吐音,以免伤害发音器官。我们总结吐音功法的教案,在此与功友分享、讨论、交流,希望完善和提高吐音功法的功效。
一、吐音是改变发音习惯的功法
1、吐音不正确的原因
因为日常发音习惯,让发音肌肉形成了不适应吐音的肌肉记忆和本能,所以我们要练好吐音,首先要改变这类肌肉记忆和本能。
人在幼儿期,还不会控制喉咙、声带时,幼儿出于本能,也会发声。因为发音器官没有发育,根本就无从用力,发声只能依靠更本能的横膈膜用力。我们常见小孩子哭两个钟头,嗓子(声带)不会哑,因为小孩子的声带和喉咙没发育好,神经控制不到,只能靠横膈膜和气压发声。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发育完善,学会了控制发音器官,依靠脖子、喉咙、咽部等声带之外的肌肉来用力,大喊大叫,而横膈膜用力等能力,反而渐渐丧失。
学练吐音,要把天生具备的,但是因后天不良的发声习惯,而丧失的功能给找回。可是我们发声已养成几十年的习惯了,要改掉谈何容易啊!因为我们错误的发声习惯,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成为本能了。所以。只有坚持每天吐音,才有可能形成新的肌肉记忆和本能。千万不要抱着今天不练,明天多练会也可以,这是完全错误的。吐音几天不练,一天练10个小时,其作用不如每天练10分钟。
2、吐音的重点在于“练”
很多人都停留在想,在看书,并没有实际修炼,这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做无用功。练好吐音,关键在于不断重复,改变声带的习惯,改变本能。这个不是靠体会一下,感觉一下能做到的,而须在吐音练习过程中,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反复练习,反复体会,反复调整,让发音器官和肌肉形成记忆,养成习惯,变为本能。
3、初学吐音需要循序渐进
刚学吐音,吐音时间不要太长。因为肌肉耐力有一定限度的,声带耐力也是有限度的。吐音练长了,感觉还能出声;再继续吐,就哑了,可还有声的。有些人求功心切还继续练,虽然它能出声,其实声带已疲劳了。如果继续练,其实是没有效果了。这个时候声带,其实已经松了,闭不住了,继续练,可能是一种伤害。很多人吐音的声音非常大,很使劲,这样练就是一种伤害。吐音是靠共鸣靠传声谐振,不是靠喉咙使劲来达到的。
吐音最重要是动作的准确性,在于肌肉的控制和感受。错误的用力,会让不该用到的外部肌肉紧张,从而影响内部声带肌肉的动作。
我们经常说先练习打哈欠的感觉。练习打哈欠的目的,为了降低喉位,为了舒展和打开腔体。但是喉位和腔体是内部肌肉,要打开,要放松,但是一般人平时练习打哈欠的时候会整个脖子、下巴都会变紧张,可以自己摸一下,感觉一下。
作 者:深圳 大王山
(本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如侵害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我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