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将带签烤肠扔进鹈鹕嘴里: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
进化妈:想要拥有更出色的孩子,父母不是紧盯着孩子,而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当父母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时,孩子必然成为更好的孩子。
作者:心海一隅(爸妈进化论主笔)
刚看到一则让人生气的小视频,1月27日,在山东青岛的一家室内萌宠乐园内,一名小孩想把手里的烤肠喂给鹈鹕吃,但是没有成功。
一旁的大人把小孩往后一拉,然后夺过小孩手中的烤肠,直接把带签烤肠往鹈鹕嘴里塞,一次没有成功,又塞了一次被鹈鹕吞了进去。
而这个大人随即带着小孩扬长而去,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给鹈鹕造成多大的伤害,幸亏一旁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然后迅速找来兽医对鹈鹕进行救治。
好在鹈鹕最后安然无恙,有网友气愤地评论说:“ 孩子交给这样的人带,我是真的担心孩子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的确如此,大人不仅没有阻止孩子喂食鹈鹕的不文明行为,反倒当着孩子的面,把这么危险的东西直接戳进鹈鹕的嘴里,根本是给孩子做坏榜样啊!
在一则名为“Children see Children do”的视频中,有爸爸跟儿子一边吸烟一边乘电梯, 还有爸爸跟儿子喝完饮料都把瓶子扔在地上,另有妈妈开车骂人儿子也跟着竖中指。
每一个场景中,孩子都跟父母做着同样的动作,父母面目狰狞的时候,孩子同样龇牙咧嘴,活脱脱就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孩子都会全盘接受。
想要让孩子成为有素质有能力的成年人,父母一定要做正面的榜样,才能让孩子有样学样,并且减少负面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正如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烙印
四川成都有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带着未满3岁的女儿,经营着一家烧烤店,一天深夜里,客人离开后,小女孩踉踉跄跄地把地上的酒瓶子拿到箱子里。
不需要父母吩咐,小女孩就懂得帮父母收拾,正是因为她看多了父母辛苦劳动的样子,才会不自觉地就行动起来。
父母的一言一行就这样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印迹,正如有人评论说:所以环境很重要,有的东西真的不用教,父母做的小孩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让我想起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由黄轩饰演的主角马德福的姑姑和儿子尕娃,娘儿俩跟舅舅马喊水一家生活在一起。
原来是尕娃的爸爸十几年前就离家出走,并且杳无音讯,长大后的尕娃想要出去找爸爸,于是在一次扒火车时直接跟着火车去了新疆。
而且尕娃这一走,跟他爸爸一样,连一封信都不给妈妈捎来,直接把妈妈已经尘封多年的精神疾病给弄复发了,急得马喊水只好带着妹妹回了涌泉村。
如果不是当年尕娃爸爸的不辞而别,就不会有今天尕娃的一去不回,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深远影响,真的是拦都拦不住。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殊不知父母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都会深深镌刻在孩子的心灵中,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重现”。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之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就是孩子受到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的所作所为,都将成为孩子未来为人处世的模板,正所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要做孩子成长中积极的“镜子”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十年时间策划,两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镜子》中,三个问题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源都在父母身上。
新东方教育创始人俞敏洪推荐这部纪录片时说:“我觉得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中国的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
他还说:“中国只要把家长教育好了,孩子就自然教育好了。”父母想要让孩子拥有明媚的未来,那么父母就要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首先,父母坚决不做违法违规行为。
就如上述视频中的大人将带签烤肠扔进鹈鹕嘴里是违规行为一样,偷东西、闯红灯、喝酒开车等是违法行为,还有骂人打人、乱穿马路等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父母一定要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所有这些负面行为一个都不要做,不仅是当着孩子的面不能做,不当着孩子的面同样不能做。
只有父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才会在孩子面前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正面的样子,才会给孩子一个积极的示范作用。
这是父母做人的底线,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底线,守不住底线的父母,肯定养不出适应社会规范的合格的孩子。
其次,父母约束说话和做事的方式。
上个周末的中午,表哥在朋友圈发了个小视频,吐槽说他老婆跟儿子强强还没有起床,他想喊强强起床写寒假作业,强强却怼他:“妈妈不也没起床吗?”
表哥气得要拿扫帚打强强,强强立马扬起胳膊说:“你敢打我一下,我就敢还你一下!”表哥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强强,顿时熄了火儿。
妈妈懒散不起床,爸爸还想打孩子,试问这样的父母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好?父母不要总是用权威压制孩子,孩子不仅不服气,还会把父母的坏行为“发扬光大”。
父母要从日常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让孩子学着父母的样子,积极向上地朝着梦想的未来努力。
最后,父母刻意引导,孩子会效仿。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孩子是父母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古人有句话说“养儿强自父”,父母都是希望孩子的未来比自己强,那就应该刻意引导孩子朝着提升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前行。
我儿子出生时,我就带着他开启亲子阅读,是因为我知道大部分男孩对文科学习的兴趣不大,现在10周岁的儿子,俨然是一个十足的书迷。
父母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样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刻意引导是特别好的方式,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本领,增加竞争力。
父母做好自己,孩子就不会差
知乎上有人提问说,她跟妈妈总是因为小事情吵架,妈妈总说她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比如房间不好好收拾,炒菜的味道很淡吃起来像抹布之类的话。
她说自己会忍不住反驳妈妈,说妈妈炒菜太油了,味道太重了,还说妈妈用完东西就喜欢乱放,母女俩因为这些小事超过无数次,吵到互相不搭理对方那种。
但是她反省说,很后悔跟妈妈的关系弄成这样,自己不想变成妈妈的样子,但是发现自己好像慢慢变成了妈妈的样子。
美国心理学家Gilbert Gottlieb研究发现,在孵化野鸭时,给鸭蛋听小鸡的声音,孵化出来的小鸭更喜欢听小鸡的声音,而不是鸭妈妈的声音。
而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详细分析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而这个环境就是由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
因此,想要拥有更出色的孩子,父母不是紧盯着孩子,而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当父母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时,孩子必然成为更好的孩子。
作者简介:心海一隅,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