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容易得罪人?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2月9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思想本质》。
这本书是由当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史蒂芬·平克所写。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但并不等同于思想和情感本身。什么才是合时宜的表达?这本书直抵思想深处,诠释了语言的本质。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表达?
表达奇遇记
“哗!”迈克尔的话还没说完,朱莉已经把一杯红酒泼在了他的脸上。酒会现场的人全都看傻了……
在这场酒会之前,迈克尔是一个失业的男演员。一次偶然机会,他把自己伪装成了女演员,并且获得了出演一部肥皂剧的机会。
在戏中,他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女演员朱莉。他们互相帮助,建立了友谊。在一次促膝长谈中,朱莉说:“你知道我希望什么吗?我希望哪个诚实的男人能径直地走到我面前,然后对我说:‘你听我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本可以在你面前装腔作势、含糊其辞的。可是,我对你很有感觉,我想和你交往。’”
偶然机会,朱莉和恢复男儿身的迈克尔在一个酒会上相遇了。朱莉没有认出他。迈克尔径直走向朱莉,大声说:“你听我说,我本可以装腔作势、含糊其辞。可是,我对你很有感觉,我想和你……”
迈克尔话还没说完,开始的那一幕就发生了。
社会性动物的归宿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莉不是想人们对她坦诚相待吗?
为什么当她面对如此坦诚的迈克尔时,却又变得如此躲避呢?
其实,这都是人的社会性在作怪。研究发现,即使是在最愚钝的人类社会中,人们也不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会利用各色各样的礼貌、托辞委婉将自己的意图巧妙地包装起来。
人们虽然渴望坦诚和直接,但是这两者会对人际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会在交谈的过程中彼此含糊其辞,变着法地扮演各种角色。他们时而拐弯抹角、吞吞吐吐,时而又含糊其辞、旁敲侧击。
在具体场景中,他们不仅自己这么做,而且希望他人也这么做。特别是,人们对礼貌和模糊这两点,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需求。
 
礼貌的逻辑』
在语言学中,礼貌指的其实并不是社交礼仪,而是说话者为避免听众对自己的话语产生反感,而对表达方式做的各种调整。
简单讲,我们喜欢在沟通中保持礼貌根本就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所以,不懂礼貌用语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不少机会。因为,对方不一定会听他说的话。
在作者史蒂芬看来,人类是相当敏感的。人们为了避免激怒别人,就把礼貌视为基本的沟通逻辑。因为,社会性的一大产物是:面子。
礼貌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面子。那些沟通愉快的案例,无疑都是因为双方成功保全了彼此的面子;而那些沟通不畅的案例,大都是没有顾及彼此的自尊,或者面子。
只有你理解了这一点,你才算掌握了基本的沟通原则。
 
模糊的逻辑』
观点要直接,语言要委婉,是人们在沟通中的第二个隐藏原则。
比如,在拒绝一个人的追求时,不伤人的表达方式是:你可以态度鲜明地表明对方是一个好人,但是自己目前没有找对象的想法;相反,如果你直言不讳自己不喜欢对方,就可能给对方造成不小的伤害。这种伤害的本质是:人际伤害。
在辞退一个人时,不伤人的表达方式是:公司战略调整,要裁撤部门;而直接说对方能力不行、人品不行,跟公司要求格格不入,就会让彼此都很难堪。
所以,模糊委婉的语言,可以让博弈的双方都从中受益。拒绝方可以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达到目的;被拒绝方可以体面的离开。
可以说,委婉、模糊的表达方式是人类独有的、非常明智的沟通策略。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明白了,很多时候直爽虽然是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它也容易伤人,让自己四面楚歌。
总结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每一次成功的对话,都说明你用对了沟通的逻辑;而每一次失败的对话,都说明你对自己的沟通失去了控制。站在沟通的底层逻辑上,你不仅能把事解决了,还可以不伤害人际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