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在中国
中国给了我生活的目的
给了我一项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
这事业一年比一年更加丰富
它使我得以置身于
前进中的亿万人民的行列
这一切多么意味深远
谁还能想到什么报酬
会比我得到的这一切更加美好
这是一位新西兰友人的诗。
从1927年来到中国,直到1987年离世,他将自己后半生的60年岁月、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毫不保留地献给了中国。邓小平为他的墓碑题写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他就是路易·艾黎。
“我决定去中国 ——一个被革命震撼的国家”
1927年4月,30岁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远渡重洋,来到了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
启程前,他对家人说:“我宣布,我决定去中国 ——一个被革命震撼的国家。”
对于这次来中国,艾黎原本只是打算来看看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他的签证时间只有6个月。
初到上海,路易·艾黎在租界工部局工作,每天在各个工厂巡查。在工厂里,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工人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悲惨情景。
许多八、九岁的孩子,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还要忍受工头的克扣和痛打。
6个月签证到期后,他选择留在了中国,决定投入到变革的斗争中去。艾黎意识到,只有推翻旧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才能彻底拯救那些受压迫者。
1934年,路易·艾黎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结识了宋庆龄、鲁迅、冯雪峰等一批中国进步人士,逐步和革命党组织建立起联系,他的住所成为许多地下党员的活动场所和避难所。
他一直坚持为地下党做工作,提供掩护,直到抗战的枪声在上海打响。
那段时间,路易·艾黎还收养了两个贫困的中国孤儿——段士谋和迈克。
(路易·艾黎与两位养子)
发起“工合运动”,成为“抗战经济国防线”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月12日,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沦陷。一夜之间,上海成了一片废墟,中国的工业陷入瘫痪,80万工人失业,抗战所需的工业物资被迫中断。
“没有工业,就没有国防”。工厂停产,工人失业,难民如潮,如何才能帮助中国人民重新建立经济基础,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呢?
艾黎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经常一起探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个庞大的计划逐渐在他们脑海里逐渐成形:“在非沦陷区建立3万个手工业和小型工业生产合作社,利用大后方的资源,组织流落的工人和难民,进行工业生产,支持长期抗战。”
(路易·艾黎与“工合计划”)
这一计划得到了宋庆龄的赞赏,路易·艾黎决定前往武汉,与国民政府进行磋商。
然而,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对建立工合的态度不冷不热,经济部长翁文灏也试图打消他搞合作社的念头。
就在此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宋美龄从英国驻华大使卡尔那里听说了艾黎的“工合计划”。在她的果断坚持下,工合计划很快得到了授权,在艰难中开始了它的创业历程。
从1938年到1942年的5年时间里,工合组织从69个发展到1590个,月产值达2400多万元。工合不但支持了抗战,对堵截日货的倾销,打击日军“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抗战的“经济国防线”。
培黎学校,为黎明而培训
就在“工合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路易·艾黎突然接到了重庆发来的解职令,以艾黎与“共产党秘密交往”为由,解除了他行政院技术顾问的职务。
他曾感慨道:“那些年工业合作协会办事处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遭受反动派镇压的历史。”
艾黎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实事的信念并没有被击垮。此后几年,艾黎把精力转移到教育事业中,他认为,把工合运动进行到底的关键,是培养有工业技术的青年人。
1940年,路易·艾黎在陕西双石铺创办了培黎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工合运动提供后备力量。
培黎,寓意着“为黎明而培训”。他坚信,一个新中国即将出现。
然而工作艰苦,教师们相继离去,学校险些关闭。第二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乔治·何克帮助艾黎办学校,被任命为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战火烧到了双石铺的培黎学校。国民党“特务”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学校抓青年学生去参军,并且借故艾黎和何克是“亲共”分子,对培黎学校百般刁难。
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安全,艾黎和何克决定,把学校迁到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
(路易·艾黎在山丹教学生)
远离战火的纷扰,山丹培黎学校逐渐恢复了运转,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何克因破伤风去世,艾黎在悲痛中独自挑起了继续办校的重担。
随着解放战争接近最后阶段,培黎学校受到了更大的威胁。
当地军阀马步芳的军队拟定了要杀害60多名学生骨干和若干名教师、包括路易·艾黎在内的名单。马步芳派1000多名士兵驻扎在学校周围,计划在撤离之前破坏整个学校。
就在马步芳准备布置炸药炸毁学校时,解放军从青海经扁都口开来,马步芳的军队四处逃窜,培黎学校也幸免于难。
1949年9月20日,解放的号角在山丹县城吹响,艾黎知道,他曾经憧憬过的新中国终于到来了。
(路易·艾黎在书房写作)
山丹县解放后,培黎学校迁往兰州,改名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路易·艾黎被任命为终身名誉校长。培黎学校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也随着中国解放的进程,奔向全国各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
艾黎说:“在山丹与青少年一起度过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充实的年代。” 山丹培黎学校的那些学生,也都把艾黎视作父亲一样。
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总共有60多位孩子得到路易·艾黎的收养和资助。
虽然终身未婚,但艾黎的晚年生活却儿孙满堂,充满了天伦之乐。每到周末,在北京的几个养子都会带着孩子到家里欢聚。
1987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在北京因病去世,这一年,距离艾黎来到中国整整60年。
在遗嘱中,艾黎写道:“务请不要大张其事,这只不过是又一名战士在行进中过去了。”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战士。
今晚(10月27日)20:00,CCTV4国家记忆将为您讲述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的中国故事。
文字&编辑:冀禹锟
主编: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