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村弄堂的腔调
复兴中路淡水路口曾有家小洋房改造的餐厅,一来二去成了我们几个朋友经常吃饭的“食堂”。菜做得有多好倒是未必,只是地段合适、交通便利,装修也说得过去。进门一幅字,写着餐厅的名字,署名:高式熊。我会写两笔毛笔字,但沪上哪些书法家有名,那是不太晓得的。有朋友眼尖,一眼看到这幅字,夹了筷红烧肉在嘴里,边嚼边说:“这家餐厅所有的菜加起来不如这幅字值钱。”
高式熊
(1921-2019)
因为朋友那句话,对“高式熊”这个名字留意起来,不看不知道,原来上海滩上,高式熊的题字不少,署名总要写上年龄:时年九十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笔力,十足令人钦佩。我的好友徐冰老师去年写了本书,是说流行歌曲的,另有朋友介绍,请高式熊为他的书题写书名。本来以为请老先生题字,润笔总是免不了的,不料高老非但写了书名,还把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写好了,润笔一分没收,还送了一纸横幅。徐冰老师受宠若惊,不知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老人如此垂青。一打听,原来九十几岁的高式熊喜欢听流行歌曲,自己还能弹吉他,给“蓬擦擦”题材的书题字,他老人家非常乐意。
徐冰著《中国进行曲》
书名由高式熊题写
春节前大概两周传出高式熊老人去世的新闻,一时间成为沪上文化界的大事。这位98岁的老人有显赫的家世,也有曲折的人生。父亲是前清翰林高振霄,自幼学习文史,想必有一番雄心壮志,书画篆刻只是陶冶性情的业余爱好。怎奈生在变乱的世纪,读书无成经商无门,解放以后进工厂当了一名翻砂工,倒是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老来欣逢改革开放,一辈子喜欢的书法篆刻没有荒废,成为沪上著名的书家。老人一生爱好广泛,远不止书法篆刻一端,音乐、摄影、评弹,都是拿得起来的。而且天性幽默,电视上看老人的采访,幽默风趣娓娓道来,实在是个有意思的人。
高式熊电视采访截图
“一个人会玩才能学”
高式熊电视采访截图
“玩也是一种吸收的能力”
桌上放着一堆照相设备
听说高式熊在延安中路和巨鹿路之间的四明村住了一辈子,凑巧年前有一天在巨鹿路办点事,于是信步来到这条上海著名的弄堂,感受一下高式熊的存在。根据网上的相关介绍,四明村也写作四明邨,这种建筑类似于英美的Town Houses,1921年建了第一期,1928年建造第二期,成为现在的模样。四明村原来的名字叫成和村,后来卖给四明银行,才改名四明村。高式熊6岁到上海,11岁住进四明村,在这里一住就是一辈子。
四明村位于巨鹿路的大门
村和邨其实是一个字
写成“邨”看上去档次高一点
不过官方的写法是四明“村”
四明村弄堂口的烟纸店
四明村大名鼎鼎,是静安的一张名片,在这里居住过的名人很多。宽阔的弄道是差不多一百年前建造的,虽经无数岁月的冲洗,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的气派。所谓“四明”,是宁波的别称。上海的宁波人比例不小,自然也分档次。混成蒋介石、虞洽卿、朱葆三那样的,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坐部轮船到十六铺,学生意、做生活,片瓦遮头、咸菜下饭,过的也是苦日子。愚园路上有“四明别墅”,和四明村是兄弟弄堂,都是宁波人聚居区,但这里的宁波人档次不一样,起码中产以上。高式熊的父亲高振霄(1877-1956),字云麓,别号顽头陀,看别号就知道性格了。他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二甲四十七名进士。进入民国以后,高振霄只有三十几岁,但他没有出来做官,而是住进了四明村这条宁波弄堂,以翰林太史的身份“教授书法,鬻书自给,临碑读书,至老不衰”,在这个上海的宁波村里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高振霄、高式熊父子
四明村里的“高振霄旧居”纪念牌
我知道“四明村”这条弄堂,比知道高振霄、高式熊父子要早。因为这是条不折不扣的“文化弄”,却也有那么一点争议。说它是文化弄,经考证,曾在这条弄堂里住过的名人很多,和书画有关的就有章太炎、吴待秋、王福庵、周建人、朱积诚、来楚生、吴青霞等,还有电影明星胡蝶和严俊。从这张名单就可以看出四明村作为“宁波弄堂”,住户中以浙江人为主。章太炎和王福庵都是杭州人,吴待秋桐乡人,周建人和来楚生分别是绍兴人和萧山人,除了朱积诚奉贤人、吴青霞常州人,其他都是浙江籍。弄堂前几年成了“网红”,倒不是因为这些人,而是徐志摩、陆小曼曾经在这里住过,随着台湾偶像剧的热播,徐志摩、陆小曼成为文艺青年趋之若鹜的话题,再加上印度文豪泰戈尔来沪访问期间,曾到此弄小住,更让四明村成为热点。
四明村的“文化名人墙”
当年徐志摩、陆小曼住过的房间
泰戈尔是否住过存疑
很快有热心的朋友考证出来,当年徐志摩、陆小曼住过的房子靠近延安中路口,在建造延安路高架的时候已经拆掉了。弄堂最值得一说的“噱头”没有了,自然有点扫兴。好在弄堂大部分房子还保留着,绝大多数和徐志摩、陆小曼住过的房子差不多,外立面、雕花等等都在,含糊地说一下,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其他名人的大众影响力是有限的,要打“文化名人”这张牌,还得靠徐志摩和陆小曼。说其他人,你还要查书校对解释半天,徐志摩陆小曼,人人知道。
四明村延安中路弄口的铁门
好在,现在有了高式熊。和自己的父亲高振霄或者章太炎、王福庵等人相比,高式熊可能有差距。但他活得够长,活过了特殊年代,活过了狂飙突进的年代,一直活进新世纪,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人瑞。我虽然不怎么东书法,但也喜欢他的字,一看就是名门正派,没有冒充铁画银钩的江湖气,也不像有些所谓“创新书法家”那样把书法写成了鬼画符。他的字一笔一划,功力尽显,不花哨、不做作,是老派人的字。有人觉得他的字就那样,但“就那样”,不好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那样”呢?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就那样”。
四明村弄堂里的高式熊书法
“为善最乐”
我来到四明村走走,是想来看高式熊旧居的。特意问了朋友,朋友发给我一条语音,有点吵我没听清楚,命名是78号,我听成了38号。走到38号门口,一通狂拍,回家才知道,完全搞错了。本来想回去重拍,想想还是算了。其实高式熊老人住在哪幢房子里,并没有那么重要。找错了地方,也许就像他在世时,曾经错过和他见面的机会一样,是缘份不够。对我来说,我就是一个旁观的人,当我来到四明村像寻找高式熊踪迹的时候,冥冥中吹过来一口气,让我把“7”听成了“3”,如此而已。
四明村38号
虽然不是高式熊旧居
却曾住过周建人
高式熊住在哪幢房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就像徐志摩、陆小曼、泰戈尔……他们在这条弄堂里住过,对这条弄堂的人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将近百年的老弄堂,和上海的其他弄堂一样,老了,旧了,甚至有点破。高式熊家当年住的是整个三层一幢,经过几十年,老人晚年只是蜗居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里的居民还有多少是浙江籍、宁波籍呢?也是无从查考。因为有这些文化名人,因为建筑有其历史价值,可能四明村会长期保留下去。以徐志摩、陆小曼为噱头有点俗气,现在有了高式熊。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里走走看看,了解一下这条弄堂的腔调。
四明村建筑局部
四明村弄内的修车摊
高式熊老人在世时修理转椅
抽烟的高式熊
用放大镜看手机的高式熊
高式熊书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化名人邨”
靠近延安中路这扇门
“村”又变成了“邨”
猜想终究“邨”字看上去档次高一点吧
高式熊口述历史:四明邨
最近我还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