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步一莲
一步一莲
时光悄然,不经意间,暗淡了多少如花美眷,隐寂了多少离合悲欢。世事无常,不言悲伤。然而,有些人有些事,不思量,自难忘。
常想,时间是一味良药,不自知间,或许已自渡。
黄昏的倦意里,看日落月升,花开花落。老去的光阴,远行的故人, 只有在一场梦里虔诚的回忆。
已有四、五年没梦见您了……想必,您一定是渡过了所有的劫,在那个世界,一切都好起来了吧?抑或,我们之间的缘分已随这时光渐行渐远,已被这光阴涤荡的越来越淡…….
记忆中,您穿着大襟衣裳,偏襟的上衣有一排好看的盘扣,盘扣侧会别一个白色手帕,宽松的裤子,脚脖处绑着腿带,小小的脚,穿着一双并不精美的绣花鞋。灰白相间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别一根没有花的簪子。自我记事起,艰辛的生活已在您的脸上留下了道道沧桑,那微笑的脸庞看起来温和而又慈祥。似乎,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腰里扎着黑色的围裙,围着热气腾腾的锅台,绕着一帮儿孙们,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用你那三寸金莲,迈着细碎的小步来回奔波、忙碌着…….
那时我年幼,总是好奇,你细细脚脖下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居然比五岁我的脚还小。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宽大的棉裤裤脚被白布层层裹住,脚上套一双小小的黑鞋,看起来头重脚轻,像一个倒立的陀螺,看您小心翼翼走路的样子,我生怕一不留神,您被撞倒或自己摔倒,而记忆中的您,每一步都走的那么稳。
记得有天晚上,我兴冲冲的跑回家,一进门,看见院子角落处,您背对着大门,面朝墙角,身边放一堆白布,好奇的我凑过去一看,水盆里,一双严重畸形的脚裸露在我的眼前,那小脚约略超过3寸,脚背弓起,脚腰深陷,光秃秃的一个残端,五个脚趾无一例外的内折反扣在脚掌,这哪里是双脚啊,这样的脚怎么支撑身体,用来走路?!小小的我看了看自己平整舒坦的脚丫,不由惊得直掉眼泪,哭着问你疼不疼……你慈爱的轰我走,连说:“早都不疼了,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怕吓着你我躲这儿,你偏偏就来了…….”可怜的奶奶啊,这该遭多大的罪造就了这双“三寸金莲”,您就用这双小脚坚实的立足于这个尘世,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的如此坦然、稳健。
裹脚、缠足,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总之是旧社会对女性的残害。据说女孩四、五岁起便被开始裹脚,双脚要用布帛缠裹起来,挤压变型,疼痛难忍。直至形成“三寸金莲”。否则,受封建礼教影响,便不好找婆家。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庆幸自己生在新时代。
自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您打理自己的小脚,我知道您是担心我难过,刻意避开,您依然每天层层叠叠的包裹这双脚,依然起早贪黑,依然迈着小碎步走过酷暑严寒,春秋冬夏。
您是一个苦命的人,曾听您说,6岁那年便离开了爹娘,9岁被做童养媳寄养,14岁与爷爷成婚后,操持家务 侍奉公婆。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贫穷让人性的丑陋展现无遗,那时的您,该是尝尽了人生苦味,识遍了世态炎凉。而善良坚强的您,从不言语,默默把所有苦涩的心事独自吞下,让光阴慢慢消化。
就是这样一双小脚,在食不果腹,在人间生灵涂炭的那些年,公婆年事已高,几个孩子嗷嗷待哺,柔弱而坚韧的您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为了生计,您毅然背起背篓,迈着尖尖小脚,走进深山采药。难以想象,这样一双畸形小脚,背负重物,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来回几十里,该是怎样的举步维艰啊。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生于1919年的您,一生辛劳,一生坎坷,吃苦受累,奔波流离。我不知道您拧着一双小脚是怎样走过民国、经历了抗战,挨过了饥荒、文革….迎来了新世纪。封建礼教带给您那双小脚是您一生的痛,生活的重压又让您吃过太多的苦,遭过太多的罪。然而,面对生活的磨难,您没有埋怨和不甘,只安静的,坚韧的将生活中的风雨化成一把伞,独自撑起了光阴。正如您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啥过不去的事儿”。您,一位普通农村小脚老太太,一生饱经风霜,任然心存善念、知足感恩。您虽不识字却更像一本无字的书,让我们懂得:世上之事,慈悲为本,常乐为宗,低举成敬。正是因为这份豁达、坚韧和笃定,您用一生的心血和深情,用这双颤颤巍巍的小脚,一步一步走出了困顿,走过了苦难,走来了晚年的幸福和安暖。
那一年,您已90高龄,我远在他乡,电话里,您说您等我,匆匆赶回的列车上,妈说,您念着我的名字依依离去…... 顷刻间,我泪如雨下…….未见您最后一面,终成遗憾。
时光荏苒,您离开已经整整13年。
每每念起,提笔是情,落墨是暖,纵然,我有笔墨三千也书不尽万里云烟,捻指落笔终绘不尽梦里眉眼。
那一晚,忽攸入梦,我看见,老家的院子里,如往常一样,您依然扎着围裙,走在光阴里,那双三寸小脚,一步一莲…….
2019年7月5日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木木,原名冯慧娟,陕西宝鸡人。喜欢文字,偶尔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细水流年的平淡中,感受生活给予的温暖与感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