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风之闭证与脱证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又叫卒中。中风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6]

中脏腑   主要表现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闭证 指脑窍闭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人事不知,神昏失语,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二手握固,肢体强痉(体硬),痰涎壅盛,痰壅气塞,喉中痰鸣,大小便闭。(血压偏高) 所谓“闭证”是指疾病在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而出现的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理反应。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多见于中风及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均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闭证”是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急宜去邪。其根据热象的有无分为“阳闭”和“阴闭”。热闭宜凉开,寒闭宜温开。

痰热内闭清窍(热闭:是由风火痰热之邪,内闭经络,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蒙蔽清窍而形成上盛下虚阴阳不能维系的危机症候。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患者素体阳盛,血压偏高,痰涎壅盛,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喉中痰鸣如锯,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滑数有力等,有郁热痰火之象。治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药用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羚羊角汤(《医醇賸义》):羚羊角龟版、生地、丹皮白芍柴胡薄荷、蝉衣、菊花夏枯草石决明加减以清肝熄风,育阴潜阳。方中羚羊角为清肝熄风主药,配菊花、夏枯草、蝉衣,使火降风熄,则气血下归;龟版、白芍、石决明育阴潜阳;丹皮、生地凉血清热。如有抽搐,可加全蝎蜈蚣僵蚕。痰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胆南星。如痰多昏睡者可加郁金、菖蒲以增强豁痰透窍之力。

笔者一般用三化汤(大黄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羌活5克),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对脑中风72小时内不适宜手术者,必先投三化汤加蒲黄、桃仁煎服,并口服安宫牛黄丸,日服3粒,间隔8小时1粒。枳实、枳壳是急性中风调理气机之首选药物。

风火闭窍 是指风火上扰,蒙蔽清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斜,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中风闭证证候[5]

证候分析 肝阳暴亢,阳升风动,气血上逆蒙闭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故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火上亢,气血逆乱,闭阻经络,故见面红目赤[6]、两目斜视或直视、肢体强直、口噤项强、两手握紧拘急或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舌脉亦为风火逆闭之象。
风火闭窍的针灸治疗

治法开窍醒神,清肝熄风。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水沟十宣内关风池、太冲

随证配穴:抽搐甚者,加合谷阳陵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督脉“入于脑”,水沟属督脉,刺之可开窍醒神。十宣放血为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以开关通窍。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心包为心之外卫,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针内关可调神开窍,使心神复明。太冲、风池可清肝熄风。

 痰火闭窍 是指痰火互结,蒙蔽清窍,以突然昏仆,昏愦不语,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眼斜,鼻鼾痰鸣,痰多息促,面红目赤,躁扰不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中风闭证证候[5]

证候分析 痰湿内蕴,郁而化火,痰火上蒙清窍,故见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为痰火上扰心神所致。痰火闭阻经络,则出现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舌脉及便秘身热亦皆为痰火之象。[6]
 痰火闭窍的针灸治疗

治法:开窍醒神,豁痰清热。

选穴: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水沟、十宣、内关、丰隆、天突

随证配穴:尿闭者,加中极、合谷。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水沟、内关已如前所述。十宣既可通关开窍,亦可泻热。脾为生痰之源,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以蠲化痰浊,通便清热;配天突可增强豁痰之效。

大承气汤 还可以治疗脑病

热结腑实,或痰热腑实,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或痰热上扰清窍,出现昏迷谵妄、躁狂、亢奋等精神神志异常,伴有大便不通,腹部胀满,口气臭秽,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时,常用此方加减。

  升降气机,司在中焦。胃司降浊,阳明胃肠,通联上下,为气机特别是浊气下降之道路。胃肠壅滞,气机升降失司,浊气不降,壅滞结聚,形成痰、火、瘀、滞等致病因素,成为中风病以及其他脑病内在的发病基础。气机壅滞,大肠传导失调,糟粕内停,腑气不通,从而加重了风、火、痰、滞、瘀、宿食、燥屎等病理产物的堆积,最终导致气机逆乱,邪气、浊气上犯清窍的病机变化。中焦通上连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中风病之气机逆乱,首先表现为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故欲醒其神,当先降浊,欲降浊气,必调阳明胃肠气机。

  通腑可以降浊,降浊则能醒神,因此通腑泻热化痰是急性中风的主要治法热结腑实,泻热通腑必用大黄大承气汤以大黄、枳实主药。大黄苦寒,色黄气香,长于入中焦、畅利脾气,复具泻火、散瘀、活血之力。枳实辛苦,入脾胃大肠经,能升清降浊,为畅利中焦,调理气机之佳品。因而,大黄、枳实、枳壳是急性中风调理气机之首选药物

  中风闭证较多,大承气汤适用于伴有阳明腑实证的患者。闭责邪实,治疗应祛邪开窍,凡属热证,皆可于对证方中加大黄。若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上蒙清窍,于凉肝熄风潜阳药中加大黄。阳明腑实兼痰热闭窍,可仿《温病条辨牛黄承气汤。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应尽快应用通腑法,一可通畅腑气,祛瘀达络,敷布气血,使半身不遂症状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防脱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

络通心,胃热可以扰乱心神,此时,通腑调气,泻热降浊,即能宁心安神临床所见,阳明腑气不通,气机壅遏,津液结滞形成痰浊,日久化热,痰热、痰火内结,扰乱神明,易发生失眠头痛烦躁、躁狂等。临床失眠、躁狂的患者,若面赤垢浊,口气秽恶,不食不便,舌质红或绛,苔黄浊腻,脉滑有力,用大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生铁落饮加减治疗,常获良效。

  大承气汤为阳明胃热炽盛热结腑实证而设,热盛最易导致阴津耗伤,而苦寒之品虽能泻热,用之不当则极易损伤阴液,故应用本方,首先强调辨证准确;其次,应中病即止,勿过剂伤正;第三,腑气未通,热邪、浊气未尽,阴液已伤,当参照后世温病医家之增液承气汤黄龙汤新加黄龙汤,通腑泻热降浊与生津救阴并重。临证常加麦冬滋阴生津,清心除烦;加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火与元气不两立,阳明热炽,饮食少进,火盛伤气,表现为精神异常,神志障碍,精神疲惫,形神萎顿,懒言懒动,舌质红少津,苔黄燥,脉虚数。治疗当通腑泻热与益气培元并举,其要在人参与大黄为伍,有泻不伤正、补不碍邪、泻下与补益相得益彰之妙。《辨证奇闻》谓冬月伤寒谵语潮热,以承气汤下之不应,脉反微涩,用人参一两,大黄一钱,名曰人参大黄汤。谵语潮热为急下之征,不下不足以祛邪,微涩之脉,是气液俱损,妄下反伤其正,故于大力益气补虚扶正之中,兼泻热通下,以求立足于不败之地。

  因本方泻下之力猛,在使用时应把握分寸,所谓“得下,余勿服。”临床使用本方时应注意其煎煮方法,即后下大黄以取气锐力峻。

痰湿蒙塞心神(寒闭是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阻滞阳气。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患者素体阳虚,痰涎壅盛,还多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沉滑或沉等,有寒湿痰浊内盛之征。治宜温阳化痰,醒神开窍(豁痰熄风,辛温开窍)。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化开灌服,以温开透窍,并用涤痰汤煎服。(导痰汤、菖蒲郁金汤)

笔者一般用三生饮(川乌15克,附子10克,广木香10克,生姜10片,人参30克),在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引起的闭脱相兼者都可以使用。方中生附子、生川乌温阳散寒,木香理气,使气顺而痰引,生姜散寒,并可解三生之毒,诸药合用,有祛风化痰散寒之效。已故名老中医赵锡武老师讲此方妙就妙在于用人参30克一同煎服,对闭脱相兼均可使用。痰湿蒙窍的针灸治疗

治法:开窍醒神,豁痰熄风。

选穴: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水沟、十宣、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气海

随证配穴:排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十宣点刺出血。气海、足三里可针灸并用。

方义:督脉“入于脑”,水沟属督脉,刺之可开窍醒神。十宣放血为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以开关通窍。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心包为心之外卫,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针内关可调神开窍,使心神复明。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可健运脾胃,以温化痰浊。再加丰隆可增强豁痰之功。气海可温通阳气以治四肢不温,又可助脾胃之气而化痰。

 中风闭证的针灸治疗

治疗闭证,可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收效更快[3]

闭证取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等穴为主[4]。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舌强不语加哑门廉泉[4]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脱证所谓“脱证”,是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至生命垂危的综合表现。“脱证”包括很多疾病中,临床上一般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如休克基本可以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则称为“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而泄为特点,故又称“外脱”

而中风之“脱证”常以“内闭”、“外脱”为病理基础。本证以阳浮于上、阴竭于下、正气虚脱、心神颓败,阴阳有离决之势。脱证的病人神志淡漠甚至昏迷,(多神昏深沉,情志多恍惚,面色多惨淡失神),目合口张,大小便自遗,手撒肢冷,汗多不止,重则周身湿冷,肢体软瘫,四肢松懈(肢体多松弛无力),鼻鼾息微(气息多急促低微),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弱或脉微欲绝等五脏衰败,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脱证有三大症,即脉微、汗出、肢厥。治宜回阳救逆,扶正固脱,药以大剂量参附汤和生脉饮救之。

用参附龙牡汤合四逆汤,视病情严重者重用附子到100克,重用人参到60克,以大剂量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山萸肉急救固脱化痰。

  内闭外脱 内闭外脱者多出现口开、合、撒手、遗尿、汗出珠、痰涎壅塞,神昏不知,既要救其脱,其闭,权衡取舍,在参附龙牡合四逆汤加南星、生姜、苏合香,如果脑干出血,大面积脑梗死,鼻扇,脉散大,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心衰,脑疝,脑危象,选用心脑复苏汤。

麻黄15克,附子50克,山萸肉60克,龙骨50克,牡蛎50克,甘草20克,人参15克,辛夷15克。

煎服方法,变势缓者,加冷水200毫升文火煮开,5次分服两小时一次,日夜连服一到两次,病势危重者,随煎随服,鼻饲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服。

大小续命汤对内闭外脱也行之有效。

小续命汤(麻黄15克,防己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附子30克,肉桂15克,白芍15克,川芎2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防风20克)对不能行手术治疗的脑昏迷、植物人患者,用法有三:1.药氧吸入。2.药液热敷前后胸腹。3.鼻饲灌肠。对于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也可使用,可促进瘀血吸收,麻黄是辛散发汗之要药,不应禁用。

总之,“闭”“脱”二证均属危急重症,但因证候性质不同,所以临证之时应予区分。一般地说,“闭证”比较多见,“脱证”比较少见,二者既可同时并见又可相互转化。“闭证”若因失治、误治或者正不胜邪,可转为“脱证”;“脱证”经过治疗,正气渐复,症状逐渐消失,也可有好转之机。故在“闭证”转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闭”“脱”二证互见的证候,因而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病情的发展与转归,随时掌握标本缓急和扶正祛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闭证以开闭祛邪为主;脱证以固脱扶正治本为主;闭脱互见者要权衡主次,标本兼顾。闭症出现脱证症状,是疾病转重的趋势,应在祛邪的同时,必须注意扶正。

综上所述,中风之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胜偏衰,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在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互相作用而突然发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其标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血瘀阻。所以临床上根据病情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者大多是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或由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歪僻不遂,并且常有先兆及后遗症状出现。无论是中经络或是中脏腑,大都包括了现在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病毒性脑炎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