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滩“穿越”回90年代上海,结果被40元的糖人拉回现实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雨菲 | 上海报道

近半个月来,上海最火爆的商业街区无疑是刚刚开业的北外滩来福士。藏在这座商场地下二层的“城市集市”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门口限流排队30分钟起。

这个让上海人又排队了的城市集市,复刻了90年代的上海老弄堂场景,斑驳的旧墙面,细节满满的老物件……让人置身其中仿佛闯入熟悉的回忆里。

不过,现场也有人一句话“破防”:“还是被40元/个的糖人1秒拉回现实。”

“城市集市”里随处可见的老物件

除了超逼真的上海弄堂场景,这里还有超多老字号美食和特色小吃,一场舌尖上的怀旧之旅原地开启。

老上海葱油饼

复古特质,开业即爆红,美食集合地……种种相似之处总让人联想到长沙的“超级文和友”,因此不少人称它为魔都版“超级文和友”。但也有网友走心评论:“这不是魔都版文和友,这是我们的家。”

“城市集市”的主创人员是一个85后和两个90后,表兄弟三人的外婆家以前就住在北外滩所在的虹口提篮桥地区,他们的初衷也是想重拾家的情结,复刻儿时回忆。能够如此火爆,他们也没想到。

城市的节奏太快,三十年前魔都,竟是全然不同的市井风貌。只是在那个影像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回忆只能模糊停留在脑海中。当回忆里的一切真切鲜活地被复刻出来,每个人都能在这一场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城市集市”之所以能够如此逼真地复刻,或许也因为其中的布置陈设,有60%-70%都是原汁原味的老物件。大多为主创人员自己收集,或是在周边动拆迁时保留下来、经过消毒后展示的。

就餐处是弄堂里厨房间的样子

“城市集市”这一波“回忆杀”,不仅让80后、90后“破防”,连阿姨、爷叔们也兴奋地说着上海话拍照打卡,仿佛一秒回到了自家门口的里弄中。

一位长者正在电话亭场景前打卡拍照

90年代常见的用石板和砖头搭建的简易乒乓球台

承载着80后、90后回忆的场景就更多了。放学后小卖部里的无花果、秀逗、小浣熊干脆面、AD钙奶……小时候都偷偷用零花钱买过吧?和同学结伴凑钱打的街机、家里的小霸王游戏机、报刊亭里的《当代歌坛》,还有家里到处贴满的卡通形象贴纸……

记忆中放学路上小卖部里的样子

小时候的“盲盒”——小浣熊干脆面水浒英雄108将

小霸王游戏机

一位少年被街机吸引

老式滚筒洗衣机上贴满动漫贴纸

报刊亭中摆着《读者》、《当代歌坛》等读物

小朋友们也被家长带来,看看他们从没见过的上海,听大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不过传统手艺吹糖人、做糖画,依然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顺便看看爸爸妈妈小时候吃些什么,玩些什么……

小朋友跟着家长一起来打卡

小朋友第一次见到搓衣板

小朋友体验吹糖人

师傅正在画糖画

主创人员还在“城市集市”开业之初写道,“本意只想还原自己失去的那份童年和那种亲切的弄堂,没想到唤起来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一位网友留言则说:“我在这里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生活,但走出来又看到全新的北外滩和陆家嘴,十分感慨。”

责编 | 肖翊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