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生活
阿德勒说: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牢记环境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
人生有不同,生活有“顺境”与“逆境”。在逆境中有的人认为我必须努力去改变这种环境,逆境也可以变成顺境;另一种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别人总是尽占好处,我为什么要善待世界,两种态度,决定了人生。
但实际人生并非环境决定,而是取决于看待它的态度。不管顺境逆境。如果我们都在什么时间来到,就做什么事,好好去做。也就没有顺境,逆境的概念。不管那种环境都以努力的态度对待,而不是用想法限制行为。
人们习惯用二元思维看待世界:你与我、这跟那、对与错、顺与逆。但实际你只是以你的角度看待世界,我只是以我的角度看待世界。但世界只有一个。只是在每个人眼中有了不同。
我们理解的人生,在童年已经建立。像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众星捧月般关注的孩子,在离开家庭步入社会后也就没有了这种关注,会认为所有人亏欠了自己。
如果成年之后还不去反思,改正自己的人生观,就有了世界对我不公平的想法。
在娇纵的另一面是被忽视,孩子需要你的帮助,作为父母没有积极回应。孩子在诉说,你却没有仔细聆听,一味的打断,你并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在未来就不会懂得爱,不愿合作,高估事情的难度,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会相信别人。
所以对环境的认知并不是环境决定,而是过去的经历。找到自己的原点,就能改变如何去看待环境。
如果去反思,就会发现是自己创造了烦恼,是自己创造了不顺。同样也是自己创造了喜悦,是自己创造了幸福。
人们总想着改变外在的东西,去适应环境。比如期望他人改变,关系就顺了;期望拥有了更多,就觉得安全了。的确人的本性就是拥有的多,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但变成了执著,就形成了另一种烦恼。
如果把思维改变,不再让自己以外的东西恰如其分,而是让自己变得恰如其分。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
很多人经常说,要做好自己的事,但思维里还在涉及别人的领域。谈论这个不合作,批评另一个不承担责任。其实做好自己不只是事情,还有自己的思想。
林清玄说:心随境转是凡人,境随心转是圣贤。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按照圣贤的方法去做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