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核心演唱方法——提拎着唱(二)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 ◆ ◆ ◆

“提拎着唱”(噙住唱)与声乐中讲的“吸着唱”相类似

张再峰

◆ ◆ ◆ ◆

声乐教育家沈湘认为“吸着唱”是一种想象的错觉,和“打哈欠”很接近,它能很省力地把气控制住。这是在主动想着“吸着唱”的同时,“气息便被动地得到了控制。”在“吸着唱”的同时,腔体已经打开,也就跟共鸣连上了。

“吸着唱”并不是要求在演唱的同时还要往里吸气,在演唱时,要感觉除气息是向外呼出,胸、腹还得保持吸气时不下塌、不回缩的状态。因为人在演唱时是向外呼气的,这种呼气,除演唱时口腔中的呼气外,其实鼻孔也同时在微微往外送气,我们用手放在鼻孔前可以感觉到轻微的气流,所以这时也就不可能同时还往里吸气。此时,气息明明是不断向外呼出,但却要感觉到是不断地向里吸气。“吸着唱”其实就是要求在演唱时,气息不要呼得太快,要慢慢地放,要使气息细若游丝、绵绵不断,在缓缓的呼气的基础上发声、演唱。所以,这种演唱就有又呼又吸的感觉。“吸着唱”就是要求保持吸气时的胸部、喉部的扩张状态来演唱,同时,小舌、软腭要适度抬高,使后咽壁的空间适当扩大,保持这种状态来演唱,喉结也会随吸气时稳定、松弛,从而使喉咙通畅 ,声音也就会结实、明亮,同时还可以帮助克服常见的由手喉咙紧、喉位高、气息浅而僵硬所形成的“挤、卡、尖”的毛病。

京剧演唱气息运用的决窍,就是要使一次呼气的时间尽量延长(短小气口的处理例外),这就需要将呼气的流量降到最小,从而达到耗能最小而能动最大,唱出优美、圆洞的声音。

有的人在演唱时,由于气息不均匀,不会控制,经常出现声音颤抖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由于不会运用丹田气息,咽肌太软弱,演唱时在受到气息的冲击后,而发出颤抖的声音。第二就是丹田气息运用不当,在演唱时气息不够用,或气息失去控制而发抖,这也就是不善于“提拎着唱”(噙住唱)、“吸着唱”的表现。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不急、不躁地“提拎着唱” (噙住唱)、“吸着唱”的演唱方法,以保持气息的匀和静。

“提拎着唱” (噙住唱)与声乐上所讲的“吸着唱”相类似,其实也就是“吸着唱”的进一步加强的一种歌唱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