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透视天津的佳作 ——《远处那片清澈的水》读后感

69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前几天,有幸读到李锡文先生的大作《远处那片清澈的水》,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也许是因为我与李先生同在一个小区居住,有爱屋及乌之感?或许是我们经常在小区的论坛上发表一些个人对时局及小区建设的想法与建议,因交流思想通畅而惺惺相惜?或者是早已仰慕李先生的大名,早想与先生结识,一直无缘得见而油然升起的一种敬意?总之,这是一种莫名的情感。得到李先生的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晚上。因为天黑,甚至没仔细看清李先生的模样。感觉在短短的交谈中发现李先生十分严谨而真诚,怎奈时间和环境所限,没聊上几句就匆匆作别了。

《远处那片清澈的水》这本书,约有 300 多页,分四个部分,分别为《风采》《风华》《风向》《风骨》。每一部分里又分成若干个分支,分支下面再细分成小题目。从文章的体裁上看,又分成散文、评论、诗歌、杂文等不同的类型。我对于第一部分《风采》写天津卫最感兴趣。因为我就是生于天津,算是地道的天津人,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辗转漂泊,最后还是在这里落了脚。

《风采》包括了5篇。第一篇《从天子渡口到现代都市》是这部书的最重要部分,其内容占全书的 1/5 强,作者纵横捭阖,从古到今,从百姓到总理,从市井到闻名于世的弘一大师,从地道的津味语言到庸俗保守油滑的典型的天津人的性格,涉猎之广,研究之深,可见作者确实是一位“有心”之人。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了解,独到的眼光,高度的概括,把作者在天津工作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记录在案,这才有了如此深刻剖析天津人文状况的佳作。

九河下梢天津卫,明代永乐年间直沽寨受朱棣之封,名为“天津”。几百年来,这个地方演绎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清代的“义和团”、“红灯照”,民众自发的“火烧望海楼”等一系列反抗洋人的运动,为我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人们都说这里是一块宝地,是名人荟萃之所,一点也不夸张。这里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名人,如严复、梁启超、李叔同、冯国璋、吉鸿昌等等,他们或是在这里出生,或是曾经在这里驻足。他们对天津的发展和影响,留下不可磨灭的踪迹。这些李先生在《从“天子渡口”到现代都市》一文里为我们做了大量的介绍,给我们描绘出天津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有了一个比较明确而清晰的认识。

作者对于天津市井的文化,以及带有本地特色的风气习俗也有着相当的研究和分析。在“逗你玩”、“吃嘛嘛香”等章节里,作者对于来自于民间的一些现象作了很详尽的介绍。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就拿“吃”来说,作者写道:“吃是天津的一个招牌”。的确,在外,两人见面先问:“吃了吗?”说起几位老太太在一起两个小时唠上“煎饼果子”的话题,一点也不夸张。老太太们说起吃来,那情形如在眼前,一个个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天津的姑爷在外地,几乎个个都是好厨子,以我过去的单位为例,我们天津籍的几十位丈夫个个都是家里“掌勺”的。无论你在单位是科长是处长,还是普通工人,概莫如此,无一例外。可见,“吃”在天津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占比重!作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可是津门人讲究吃的最生动的写照。所谓的吃,我觉得不是指那些山珍海味、燕窝鱼翅、鲍鱼熊掌之类的高档食品,而是如何把普普通通的蔬菜、肉食、面食、海鲜……做的更加有滋有味儿,讲究吃的就是这个“味儿”。比如,天津人吃"虾仁",一般老百姓不去到超市买塑料袋包装的现成的那种,那种虾仁往往一加热,原来挺大个的立马就缩水了。百姓吃虾仁是要到菜市场,买那种“铁皮虾”,回到家一个一个剥去了皮,去了腥线,用塑料袋一包一包的包好,放到冰箱里。家里来了客人,拿出一袋两袋,做清炒虾仁、虾仁烧茄子……多啦!那菜一端上来,多硬可。主人脸上有光,客人心里欢喜——双赢!花钱不多,面子上还过得去,自己吃着顺口,客人吃了舒服,这就是天津百姓的生活妙招。说起少花钱还要吃得好,莫过于贴“饽饽熬小鱼”了。贴饽饽要用大灶,如今家家都住进了楼房,很难有大灶的空间了。如今这道菜恐怕只能在饭店里面见到了,一顿久违了的贴饽饽熬小鱼,吃起来仿佛回到了从前。现在生活好了,时常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些饭菜,比如"尜尜汤",那是用棒子面做的一个一个玉米面疙瘩,放到有白菜、虾皮的热汤里煮熟。既有营养,又热乎好吃。类似这样又省钱又好吃的那才算是真正的会吃。过日子嘛,老百姓的生活还真是得算计着过,不能当败家子不是?

说到“逗你玩”,让我想起了儿时曾经见到过的许多相声名家,马三立、赵佩如、常宝霆、白全福、苏文茂、朱相臣、郭荣起……最使我难忘的是马三立、赵佩如两位老先生表演的一段“猜字谜”,两位老艺术家分别用肢体做动作,摆造型让对方猜是什么。记得马老先生当时的一个动作,只见他不慌不忙,走到桌子的一侧,把扇子放到桌子上,然后用胳膊肘支在桌子上,身体斜倒在桌子的一侧,问对方的演员:“你猜猜,这是什么?”对方是赵佩如老先生,左看右看,摇了摇头,说:“这是什么呀?看不懂!”“告诉你,记住了,这叫——”下面一个稍微的停顿之后,一字一顿的:“半导(倒)体)!”台下立刻就是掌声、笑声连成一片。

我家距离南市并不远,况且我的四爷就在南市住,小时候经常到那边儿玩。所以对南市那边很熟悉。我记忆的年代应该是五十年代后和六十年代初这一段时间,因为后来上中学加上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再以后,上山下乡、进城工作,那边就很少去了。都是过去听人说过那里曾经是杂巴地,三教九流、流氓混混很乱。这回读了李先生的作品,对这块地方又有了一些了解。不过儿时我在这个地方还是接受了不少的天津本土特色艺术,诸如王毓宝高亢嘹亮的天津时调、小彩舞(骆玉笙)低沉婉转回味悠长的京韵大鼓、李润杰声情并茂畅快淋漓的快板书,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各位老艺术家的相声,当然还有河南坠子、西河大鼓、雷琴演奏等等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以至于现在我每天在家做晚饭时总要打开收音机收听“曲苑大观”、“每日相声”等曲艺节目。一边享受着艺术形式带来的快乐,一边施展家庭厨艺,也算是乐此不疲吧!

在《都市的伤痛》一文里,李先生例举了众多的例子,当然这是择其要而述之。文中所述,作为天津出生的我太了解了,难怪每次回津我与妻子对身边的好些事情总觉得有些不适应。就拿“华而不实”来说吧,有句俗语形容那些华而不实者——“不吃饭能给你送出二里地”。我和老伴到人家串门,由于路途较远,我们给人家带了些礼物,快到中午时分了,只见主人和我们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我们又不好意思打断人家的话头,只好待到喘息的时机,马上和主人告别。主人拉住我们就是不让走,口口声声要留我们吃饭,可是主人就是不到厨房张罗做饭,还是和我们喋喋不休谈个不停,我俩已经饥肠辘辘,不得已强行从他家告辞,人家还在一边送我们出门一边嚷嚷“说好了留你们在这吃饭,你们说嘛也不呆着,介叫嘛事涅?”等我和老伴走远了,情不自禁掏出手机一看时间,好么——快下午1点了!我俩异口同声:“介不拿咱俩找乐么?”

像那些自我轻贱、叶公好龙、缺乏上进和原则、奴性等等性格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也是比比皆是。诚然,这些“都市的伤痛”并非仅仅天津本地才有,但是,在我们身边的确屡见不鲜。就像这些天津市民中的一些不足,李先生作了比较深刻的分析。“毛病和缺陷深深的扎根于某些市民的性格中,并且会长期延续下去。虽然它未必代表都市人的典型性格。有些特征如虚伪、油滑、惰性、奴性、傲气、散漫,或许是都市人的'通病’,尤其是市井阶层的通病,绝非某地所独有。城市的生活是热烈而火爆的,但人们似乎越来越缺乏人原来所具有的质朴,于是,这火爆的都市就有了冷清的成分,市面的繁华与人情的冷淡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不相称、不协调的对照。”

这里固然有地域文化的固有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明意识不断加强,百姓受教育的程度的不断提高,我想正如书中所总结的那样:“天津这座城市,历经 600 年磨难,在风雨中壮大。天津的发展,势如破竹,不可阻挡!”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总是进步的,天津这个城市近年来随着打工热潮的大军不断涌入,来天津发展的各地的才俊不断地给这个城市增加新鲜血液,使天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加之滨海新区的崛起和发展,更给这个古老的城市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天津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工商业中心,更是历史的选择。”

当我读完这一章之后,掩卷沉思,觉得作者不愧是一位有心之人。他的细致的观察,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索,大量素材的积累,是怎样把这些集合到一起奉献给读者的呢?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水滴石穿啊!李先生为此所付出的只有他自己才真正清楚。我可不是个能写作的人,写出以上的这些文字感觉已经是搜肠刮肚了,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慨!一篇文章的立意、选题、结构、内容,都需要下大工夫、大气力才可以做的。我知道李先生是一位有着高级专业职称的企管人员,有着自己的事业。应该说他在单位里的工作已经是很紧张的了,可是他还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把写作这件事完成,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一份责任。我觉得,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就太有意义了!他可能没空去休闲游乐,也可能失去了很多与家人亲朋团聚的机会;在别人进歌厅酒吧释放能量之时,他也许就在埋头伏案,痴心写作;在别人喝着咖啡,欣赏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也许文思泉涌,正在构思着新的作品。甘于寂寞,埋头笔耕,在充斥着势利、浮躁、蝇营狗苟、贪污腐败、巧取豪夺的环境里,作者不为世俗所惑,能够静下心来为历史、为社会、为他人默默地奉献一份一份“心灵鸡汤”,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吗?我为有这样的邻居和网友而骄傲,为这样有成就的朋友而自豪,同时也不断地激励自己,抓紧时间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吧。

成功,属于那些孜孜不倦,焚膏继晷,恒兀穷年的人;属于那些努力奋进,默默耕耘的人;属于那些不计名利,只求奉献的人;属于那些胸怀宽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愿李锡文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不断问世!

王作海出生于天津,1968年下乡知青,1971年选调石油部承德石油机械厂工作,石油装备集团承德某公司干部。退休后在津,赋闲、旅游,爱好文学,愿交文友。

微刊编辑部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0)

相关推荐